美国历史上历届总统的排名分别是哪些?
美国的第1任总统,也就是美国的开国总统就是乔治·华盛顿,他的任职时间为1789年到1797年。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89—1797)美国开国元勋,领导美国人民赢得独立,制订宪法,创建国家,担任首任总统,公众尊称他为“国父”、“摩西第二”。
美元上有5个总统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亚伯拉罕~林肯,安德鲁~杰克逊,尤里西斯~格兰特~葛仑。
美国第一任总统是: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 1789一1796 George Washington 约翰·亚当斯 1797一1800 John Adams 托马斯·杰斐逊 1801一1808 Thomas Jefferson 詹姆斯·麦迪逊 1809一1816 James Madison 詹姆靳·门罗 1817一1824 James Monroe 约翰·Q·亚当斯 1825一1828 John Q.Adams 安德鲁·杰克逊 1829。
历史第一位总统是谁?
华盛顿(1732年—1799年),美国开国总统,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总统。
国总统 7安德鲁·杰克逊民主党1829年-1837年 8马丁·范布伦民主党1837年-1841年 9威廉·亨利·哈里森辉格党1841年上任一个月后便死在任期内 10约翰·泰勒辉格党1841年-1845年第一个由副总统接任总统的人 11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民主党1845年-1849年 12扎卡里·泰勒辉格党1849年-1850年死于任内 。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89年4月30日—1797年3月4日 ,无党派。美国首任总统。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殖民地军的总司令,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1797年3月4日—1801年3月4日 ,美国联邦党。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 (1732年2月22日生于弗吉尼亚,卒于1799年12月14日) 美国首任总统 任期:1789年4月30日 ~ 1793年3月4日 1793年3月4日 ~ 1797年3月4日 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James Knox Polk ,1795年11月2日——1849年6月15日)是美国第11任总统。
第一任 美国的国父:乔治·华盛顿 (George Washington) 任期:1789年-1797年 开国总统 所属政党:联邦主义者 第二任 白宫的第一个主人 :约翰·亚当斯 (John Adams) 任期:1797年-1801年 人称“老亚当斯”,儿子是第6任美国总统,和儿子共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对父子档总统。
谁是美国第一任总统?who is the 1st US president? 注:不是华盛顿哦
乔治·华盛顿 (George Washington) 1789年-1797年 开国总统 2 约翰·亚当斯 (John Adams) 联邦党 1797年-1801年 人称「老亚当斯」,儿子是第6任美国总统,和儿子是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对父子档总统。
华盛顿是第一任美国总统,就是华盛顿带领人民打胜的南北战争,被选为第一任总统,而且只当了两届,从此之后形成传统,总统只任两届。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89—1797)美国开国元勋,领导美国人民赢得独立,制订宪法,创建国家,担任首任总统,公众尊称他为“国父”、“摩西第二”。 2.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1797—1801)极力赞成13州宣布独立,并积极参与起草和领导辩论而通过独立宣言,公众尊称他为“独立擎天柱”、“革命建筑师”。
美国第1位总统(1789年4月30日--1797年3月3日)姓名:乔治·华盛顿 绰号:“国家之父”出生:1732年2月22日,威斯特摩兰县,弗吉尼亚 死于:1799年12月14日,弗农,弗吉尼亚山 所属政党:联邦主义者 资产来源:遗产继承、种植园收入 美国首任总统 (1789~1797),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
总统制国家起源于美国。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整共和政体下的总统制国家。 总统制国家起源于美国。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整共和政体下的总统制国家。
乔治·华盛顿(1732—1799)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大陆军总司令,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美国总统是怎样产生的,数十年来得票最多的候选人
你好 历届候选人得票数最多的是里根总统 :
第50届 1984 朗奴·里根 ( 共和党 ) 525
美国选举过程如下:
在二百年前美国刚建国时,美国的先贤就设计了"选举人"制度,当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政客向选民虚假承诺骗取选票,由"选举人"间接选总统,以避免弊端。但今天这层意义已消失,它和间接选举无关,也没有实际的选举人,只有"选举人票"。这种制度主要是为了尊重各州的权利,它是美式民丨主的放权、尊重地方州权的体现。
美国全部"选举人票"共538张,是参议员(100名)、众议员(435名)、华盛顿特区代表(3名)的总数。参议员按州分配,50州每州2名;众议员按人口产生,约50多万人选出一名。例如纽约州约有1,600多万人口,就有31名众议员,再加上2名参议员,总共有33张选举人票。
按照选举人票制度,任何一个总统候选人如果赢得了这个州的多数人头票,就算赢得了这个州的所有选举人票,被称为"赢者通吃"。候选人在各州赢得的选举人票累计超过538票的一半(270张),就当选总统。
由于是采用赢者通吃的计算方式,那么就可能出现候选人赢了全国按人头计算的普选票,却因选举人票没过半而输了大选的现象。例如,上次大选时,在全国人头票中,民丨主党候选人戈尔比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多出50万张,但由于最后在佛罗里达州布什赢了戈尔几百张人头票,按赢者通吃原则,布什就赢得了该州的全部25张选举人票,因而使他的选举人票在全国超过半数,而当选了总统。
美国一直有人认为"选举人"制度不合理,呼吁废除,改采全国按人头计票制度,谁获多数票谁当选。据《选举团和宪法》(ElectoralCollegeandtheConstitution)作者、丹佛大学法学教授哈德维(RobertM.Hardaway)的研究,过去两百多年里,美国国会曾有700多项法案要取消"选举人"制度,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以200年计算,等于平均每年就有近4次,但为什么都没有通过?
原因是,美国先贤设计的这种选举制度不仅适合美国联邦制的国情,并且更体现民丨主的真谛:在服从多数的同时,能够尊重少数。具体来说,它有四大好处:
第一,保护小州的利益。美国是联邦制,50州其实相当于50个"州国","州国"和"省"的概念完全不同。"省"意味中央集权,"州国"是联邦。美国各州都有独立司法和立法权,例如州巡警不通知对方,不可跨越州界,进入他州。如果开车在美国横贯旅行,会看到州界间写着"欢迎到本州岛"的标志,各州边界划分得很清楚。
美国先贤对制度的设计,重点是强调地方分权,而不是中央集权,其宪丨政理念是把权力下放到各州,并保证大州小州在联邦层次上权利平等。例如,美国参议院权力比众议院更大,但参议员的产生,和州的大小、人口多寡毫无关系,而是硬性分配,每州两名。加州人口是罗得岛州的60倍以上,但这最大和最小两个州的联邦参议员人数完全一样。美国建国之初那些小州同意加入联邦,条件之一就是保证它们和大州有平等权利,并实行"选举人"制度。
"选举人"制度符合一人一票、多数当选的民丨主原则,只不过不是以全国人数为"单位",而是以"州"为选举单位。这个多数,不是全国范围的"多数",而是每一个州的选民多数,这样更能保护小州的权益。这种制度迫使总统候选人不能只看重几个大州,而是看重每一个州,在每一个州获得多数选票。
而如果实行全国按人头计票方法,那么几个人口众多的大州联合起来,就有可能操纵选情。例如,美国最大的7个州枣加州、纽约州、德州、宾州、佛州、伊利诺伊州、俄亥俄州人口加起来,相当美国总人口的一半。如果实行全国普选票制度,那么总统候选人只需在这几个大州拉票,不必再光顾像罗得岛、阿拉斯加那样的小州了。全美只有三张选举人票的小州有7个,四张的有6个;如果不硬性每州分配2名参议员以及实行"选举人"制度,这些小的权益一定被大州吞没。罗得岛州人口虽只是加州人口的60分之一,但选举人票却是加州的18分之一,这样就在某种意义上保护了罗得岛州的权益。因此"选举人"制度不仅符合美国的联邦制国情,更体现民丨主的原则枣服从多数,尊重少数。
这种"选举人票"制度有点像NBA篮球赛,它不是按各场赢球总积分(相当于全国按人头计票),而是以赢得的场次多少(相当选举人票的每个州)来决出胜负。也就是说,NBA一个赛季打下来,总共82场,它不是累积计算每一场赢的分数,而是以每"场"为计算单位,赢得最多场的,就是赛区冠军。这样计算更体现这个球队的真正总体实力。
"选举人票"制度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通过赢者通吃的方式,一次到位产生总统,而不会像其它国家那样,第一轮总统选票没过半,再第二轮选举。因为只要有第二轮选举,就容易有政治分肥和交易,结果会扭曲选民意向,被迫把选票投给其它候选人。
美国实行"选举人"制度两百多年来,一次由于两位候选人的全国选举人票相等,另一次是三名候选人平分票源,没人过半,而由众议院投票在候选人中选出总统。按照美国宪法,众议院投票做这种仲裁时,并不是435名众议员全部投票,而是以州为单位,每州一票,过半获得26州的票才能当选总统。这种规定再次显示对州的权益的保护和重视。美国两百年来只有两次由众议院票决,意外率才是1%,证明"选举人"制度相当有效。
第三,"选举人"制度可以立即产生总统,而避免全国人头计算选票,清点到每一个村镇的每一张选票,使总统长时间无法产生。
上次美国总统大选时,佛罗里达州的几个郡重新点票,就要几个星期,如果普选票数相当接近,必须重新清点全国的选票,一直到每个村落,那么全美50州都这样计票,总统恐怕要几个月才会产生。而总统产生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出现政治麻烦,因为那些政治动物们就会动脑筋钻这个时间差的空子。
实行"选举人"制度,赢者通吃,会在选举当天立即产生总统,败者承认落选,赢者发表当选感言,选举就算结束。这种投票就马上计票,连夜用机器计算出选举结果的方式,可以免由于时间拖长而带来的可能政治纠纷。
根据上述哈德维教授的研究,美国实行"选举人"制度这二百年来,"几乎每次都是立即产生总统,上次选举纠纷是历史上少有的例外。"而且在实行这个制度的两百多年中,只有4次(包括戈尔那次)出现候选人在全国普选票中领先,但由于输了选举人票而落选的情况;等于两个世纪才出现4次,频率极小。
第四是不产生众多小党,使宪丨政制度比较稳定。美国建国两百多年来,一直是两大政党轮流执政,而不是像其它民丨主国家那样有很多小党,这和美国一直实行"选举人"制度有直接关系。由于选举人制度是以"州"为"计票单位",而且又是实行"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赢者囊括所有选票,因此,使得票第二多、第三多的候选人毫无所获。每个州的选举结果只有一个赢家,没有第二、第三,这样就不会产生小党,更无法产生政党比例制的多党制。
政党过多,尤其是实行政党比例制的多党制,两个小党就可以联合起来对抗一个没有过半数的大党,或者多党联合执政,结果容易导致内阁不稳定,选举频繁。在被称为世界上最大民丨主国家的印度,也是由于政党比例制而小党"丛生",目前国会有席位的政党就有30多个。
1998年4月印度人民党在全国大选获胜,由于席位没有过半,只好联合其它多个小党组阁,但执政仅375天,就因其中一个仅有18席的小党内讧而被不信任票投垮,导致印度不得不提前大选,印度人民党靠联合24个小党才在国会席位中过半得以再次组阁。
美国实行"选举人"制度,就使小党没有多大存活空间,两大政党轮流执政,不存在多个小党联合起来投不信任票而结束内阁的现象。总统因触犯法律遭弹劾,副总统则继任,不存在必须解散内阁、提前全国大选之事,从而使政局稳定。
任何一种选举制度都有它的不足之处,但从"选举人"制度实行两百多年的历史,以及它的特点来看,它虽有缺点,但更符合美国联邦制的国情,更体现民丨主原则。因而对那些嚷嚷着废除"选举人"制度的美国人,哈德维教授感叹地说,"这一制度在过去两百年里一直很奏效,美国人都被惯坏了。"
来自:http://tieba.baidu.com/p/768030653
届数 选举年份 当选人 ( 党派 ) 选举人票
1届 1789 乔治·华盛顿 ( 无党派 ) 69
2届 1792 乔治·华盛顿 ( 无党派 ) 132
3届 1796 约翰·亚当斯 ( 联邦党 ) 71
4届 1800 托马斯·杰弗逊 ( 民 主共和党 ) 73
5届 1804 托马斯·杰弗逊 ( 民 主共和党 ) 162
6届 1808 詹姆斯·麦迪逊 ( 民 主共和党 ) 122
7届 1812 詹姆斯·麦迪逊 ( 民 主共和党 ) 128
8届 1816 詹姆斯·门罗 ( 民 主共和党 ) 183
9届 1820 詹姆斯·门罗 ( 民 主共和党 ) 215/218
10届 1824 约翰·昆西·亚当斯( 民 主共和党 ) 84
11届 1828 安德鲁·杰克逊 ( 民 主党 ) 178
12届 1832 安德鲁·杰克逊 ( 民 主党 ) 219
13届 1836 马丁·范布伦 ( 民 主党 ) 170
14届 1840 威廉·亨利·哈里森( 辉格党 ) 234
15届 1844 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 民 主党 ) 170
16届 1848 扎卡里·泰勒 ( 民权党 ) 163
17届 1852 富兰克林·皮尔斯 ( 民 主党 ) 254
18届 1856 詹姆斯·布坎南 ( 民 主党 ) 174
19届 1860 亚伯拉罕·林肯 ( 共和党 ) 180
20届 1864 亚伯拉罕·林肯 ( 国家联合党 ) 212
21届 1868 尤里西斯·格兰特 ( 共和党 ) 214
22届 1872 尤里西斯·格兰特 ( 共和党 ) 286
23届 1876 拉瑟福德·伯乍得·海斯( 共和党 ) 185
24届 1880 詹姆斯·加菲尔德 ( 共和党 ) 214
25届 1884 格罗佛·克里夫兰 ( 民 主党 ) 219
26届 1888 本杰明·哈里森 ( 共和党 ) 233
27届 1892 格罗佛·克里夫兰 ( 民 主党 ) 277
28届 1896 威廉·麦金莱 ( 共和党 ) 271
29届 1900 威廉·麦金莱 ( 共和党 ) 292
30届 1904 西奥多·罗斯福 ( 共和党 ) 336
31届 1908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 共和党 ) 321
32届 1912 伍德罗·威尔逊 ( 民 主党 ) 435
33届 1916 伍德罗·威尔逊 ( 民 主党 ) 277
34届 1920 沃伦·盖玛利尔·哈定( 共和党 ) 404
35届 1924 卡尔文·柯立芝 ( 共和党 ) 382
36届 1928 赫伯特·胡佛 ( 共和党 ) 444
37届 1932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民 主党 ) 472
38届 1936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民 主党 ) 523
39届 1940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民 主党 ) 449
40届 1944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民 主党 ) 432
41届 1948 哈利·杜鲁门 ( 民 主党 ) 303
42届 1952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 共和党 ) 442
43届 1956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 共和党 ) 457
44届 1960 约翰·肯尼迪 ( 民 主党 ) 303
45届 1964 林登·约翰逊 ( 民 主党 ) 486
46届 1968 理查德·尼克松 ( 共和党 ) 301
47届 1972 理查德·尼克松 ( 共和党 ) 520
48届 1976 吉米·卡特 ( 民 主党 ) 297
49届 1980 朗奴·里根 ( 共和党 ) 489
50届 1984 朗奴·里根 ( 共和党 ) 525
51届 1988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 共和党 ) 426
52届 1992 比尔·克林顿 ( 民 主党 ) 370
53届 1996 比尔·克林顿 ( 民 主党 ) 379
54届 2000 乔治·沃克·布什( 共和党 ) 271
55届 2004 乔治·沃克·布什( 共和党 ) 286
56届 2008 贝拉克·奥巴马 ( 民 主党 ) 364
希望能帮到你!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