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小故事100字左右(近代和古代爱国故事(100字左右).(名人故事))

橘黄色日落 诗词大全 23

近代和古代爱国故事(100字左右).(名人故事)

屈原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于是选择以死明志,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爱国人士的故事1邓世昌献身大海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之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

爱国的故事100字15篇 爱国的故事100字(一): 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进取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小兵张嘎: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

爱国故事100字

詹天佑为国名与利: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

董存瑞烈士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南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党的培养下参加了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用心、做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爱国战争故事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 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中国有那些爱国科学家 我只要他们的一个爱国小故事 100字左右 中国有那些爱国科学家 我只要他们的一个爱国小故事 100字左右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爱国小故事七十字

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事爆发。

9月1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援军到鸭绿江口。17日返航旅顺途中,突遇原挂美国国旗后改悬日本国旗的日本舰队袭击。致远号即舰长邓世昌毅然下令升起本舰军旗,下令开足马力,准备撞沉日舰灵魂“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沉,全舰250名官兵壮烈牺牲。

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 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爱国故事100字

岳飞

岳家军乘胜前进,抵达开封的朱仙镇,北方人民抗金情绪高涨。岳飞要求宋高宗下令北伐。宋高宗和朝中的奸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会威胁自己的统治,于是向金求和,并命令岳飞撤回军队,岳飞愤慨地说:“十年的功劳,一天就断送了!”1141年,宋高宗解除了岳飞等抗金将领的兵权。秦桧又派他的爪牙诬陷岳飞谋反,把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逮捕入狱。另一位抗金将领韩世忠去质问秦桧,根据什么说岳飞谋反,秦桧拿不出证据,竟厚颜无耻地说:“莫须有。”韩世忠愤怒地对他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1142年初,宋高宗和秦桧杀害了岳飞。那时候,岳飞刚39岁。

辛弃疾(1140 - 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辅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峣、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明世。其《稼轩词》还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冠两宋。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一个贵族

家庭。二十多岁时,他根据楚国祭神的歌词改写的《九歌》,传

遍了全国 。屈原的学问和才干 ,博得了楚怀王的赏识,任命他担任左徒

(比丞相小一些的官职)。

屈原走上从政的道路后,极力主张实施变革,任用贤能,富国强民,

完成统一全中国的大业。但变法刚开始,就遭到以子兰为首的楚国贵族集

团的仇恨和排挤,他们在楚怀王面前造谣中伤,昏庸的怀王,误信谗言,

把屈原降职为“三闾大夫”(管理皇族事务,主持宗庙祭祀的闲职)。

屈原虽然降职了,对楚国的命运仍十分关注。当秦国为了破坏六国联盟,

派特使张仪来楚国游说时,屈原冒死进宫劝说怀王不要上当。当怀王轻信

秦国,要去与秦王会盟时,屈原流着泪进行劝阻,但都遭到子兰一伙的阻

拦。后来怀王被秦国软禁,死在咸阳。屈原悲痛之余,希望刚即位的顷襄

王能变法强国,洗雪楚国的奇耻大辱!但顷襄王比怀王还要昏庸,亲秦派

依然得势,他们唆使顷襄王把屈原赶出朝廷,放逐汉北。秦国攻破楚国郢

都后,楚国濒临灭亡,屈原悲痛之余,投汨罗江而死。

壮志未酬的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山阴(今绍兴)

人。他的幼年正是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战乱时期,父亲陆宰是一个

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言传身教,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

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

为了效力国家,陆游和其他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一样,也走上了科举

的道路。29岁时,他赴京(临安)考试,名列奸相秦桧孙子秦埙之上,

因此受到秦桧的排挤。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方被起用。因他主战抗金,一

直遭到朝中主和派的排挤,但他一有机会就上书朝廷,提出许多抗敌救国

的策略和政治措施。一些权臣讨厌他,给他加上一些罪名,罢了他的官。

六年后,他到抗战派领袖王炎部下任职。陆游来到前线,演兵习武,提刀

跃马,准备与敌人作战,但昏庸的皇帝又听信谗言,把主战的王炎调回临

安,陆游也被派往成都。虽然他的杀敌报国的壮志未酬,但他在几十年的

风雨生活中,却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抗敌将士的崇敬,对收复失地的

决心,对中原父老的同情和怀念,以及对投降派的无比蔑视和憎恨,都写

进了他的诗篇。他慷慨悲歌,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成为一个杰出的

爱国诗人。

标签: 抗金 秦桧 怀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