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总的来说,陈子昂是唐朝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在唐朝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陈子昂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唐高宗时期,逝世于唐武则天时期。以下是关于陈子昂的 陈子昂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年少时便因才华出众而闻名,作品风格独特,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时代精神。尤其是在唐诗发展初期,他的作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对后来的唐诗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陈子昂是唐朝的诗人。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
都是唐朝人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后世称陈拾遗,与李白、孟浩然等十人合称仙宗十友。
陈子昂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陈子昂的简介
陈子昂是唐朝的诗人。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陈子昂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
陈子昂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字伯玉,因担任过“右拾遗”的职务,号“陈拾遗”。
陈子昂之前的初唐诗歌状况 要了解陈子昂对唐诗发展的贡献,就必须先了解陈子昂出道之前的唐诗发展状况。
陈子昂是开盛唐一代诗风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在矫正时政弊端的同时,又自觉地肩负起了革除诗歌弊端的重任。
陈子昂,唐朝人,著名诗人,千古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就是出自他的“登幽州台”。陈子昂(约659年到700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进士。因上书言事被武后赏识,授麟台正字。曾多次上书论政事,官至右拾遗。后解职归乡,遭县令段简诬陷入狱,忧愤而死。
陈子昂是哪个朝代的人 陈子昂资料介绍
陈子昂是唐朝时期的人。陈子昂(659年—700年,有争议),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文明元年(684年)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
陈子昂(659年——700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陈子昂的诗文革新主张对唐诗产生的历史影响巨大,并且意义深远。陈子昂转变了初唐时期的诗文风格,使唐诗彻底摆脱了齐梁颓靡诗风的影响和束缚。
陈子昂是初唐诗人,也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他的诗文寓意深远,具有铮铮铁骨,被后世赞誉为“诗骨”。陈子昂提倡诗歌革新理论,批判当时崇尚的辞藻华丽、脱离实际的诗文,其诗歌大多贴合实际,或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或抒发理想,内容丰富。陈子昂是什么朝代的 陈子昂是唐代诗人。
陈子昂是唐朝的诗人。陈子昂是唐朝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先驱人物之一,其作品充满了强烈的个性和时代特色。他的诗歌创作代表了唐代初期的一种新的文学风气,追求真实、质朴和自然,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都是唐代,但所处时间不同。 陈子昂:659年—702初康诗人。
陈子昂是谁被称为什么?
陈子昂是唐代诗人,被称为陈拾遗。 陈子昂(约659~约700),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初唐最杰出的诗人是陈子昂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这个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艺术取得辉煌的成就,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处于极盛时期.诗歌创作在唐代已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朝廷的科举制度也由写论文取士改变为诗赋取士.在流传下来的文学典籍《全唐诗》中。
陈子昂是初唐时人,但并不是“初唐四杰”之一。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他们是王勃(《滕王阁序》的作者)、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 (约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中国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文天祥 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陈子昂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诗词】《登幽州台歌》——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扩展资料
1、《登幽州台歌》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2、《登幽州台歌》鉴赏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击,心情郁郁悲愤。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陈子昂是初唐诗人,也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他的诗文寓意深远,具有铮铮铁骨,被后世赞誉为“诗骨”。陈子昂提倡诗歌革新理论,批判当时崇尚的辞藻华丽、脱离实际的诗文,其诗歌大多贴合实际,或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或抒发理想,内容丰富。
陈子昂是什么朝代的
陈子昂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字伯玉,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现存其诗句共100多首,诗文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具有铮铮铁骨,因此又被后世称为“诗骨”,表示对其品德、诗风的推崇。
在诗歌方面,陈子昂倡导诗歌革新理论,他的《修竹篇序》如同现在的宣言,标志这唐代诗风的革新以及转变,陈子昂继承了王勃等人对诗歌革新的主张,指出了当时诗歌辞藻华丽,浓墨重彩,脱离实际,更贴合实际,同时也体现了其远大的抱负和志向。
程子昂的名篇有《登幽州台歌》、《感遇诗三十八首》、《圣人不利己》等,这些诗歌创作中,都体现了它的革新主张,既有讽刺现实、感慨时事,又有抒发理想、感怀身世的,内容涵盖极为广泛,为后世创作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