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故事(‘望帝春心托杜鹃’有什么典故?)

韶华倾负 诗词大全 19

‘望帝春心托杜鹃’有什么典故?

关于望帝化为杜鹃的传说,有多种版本。一种是望帝因与鳖灵的妻子私通而愧疚,隐居后化为杜鹃,他的哀伤之情通过鸟鸣传达给人民。另一种是望帝因让位后遭遇不幸,临终前托付杜鹃传达他的哀伤。这些故事都体现了望帝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使其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的君王象征。

“望帝春心托杜鹃”,这里所展示的正是一幅笼罩着哀怨凄迷气氛的图画:象征着化为望帝冤魂的杜鹃。在泣血般的悲鸣中寄托着不泯的冤恨。这幅图画,一方面是表现瑟声的哀怨凄迷,另一方面又喻指自己的春心春恨(美好的愿望和伤时忧国、感伤身世之情)都托之于杜鹃啼血般的哀怨凄断之声。

这两句诗出自李商隐的《锦瑟》。 全诗为: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望帝春心托杜鹃”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锦瑟》。完整的诗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句诗的意思是庄子睡醒后忘记了自己就是蝴蝶本身,还是在虚无缥缈的梦里做了一次蝴蝶,望帝杜宇去世以后化为杜鹃,在每年的三月求偶期会听到啼血般的哀怨凄惨之声。

《望帝春心托杜鹃》一诗,讲述了战国时期蜀王杜宇的感人故事。杜宇,即望帝,以治水有功闻名,后因水灾禅位于臣子鳖灵,隐居山中,死后化身为啼血的杜鹃,象征着无尽的哀思和春心的寄托。望帝的化身杜鹃,以其凄切的啼声,成为了悲伤与思念的象征。

‘望帝春心托杜鹃’有什么典故?

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典故 传说,在古代的蜀国,有一位名叫杜宇的望帝。他是一位贤明的君主,深受人民的敬爱。然而,在他年老时,考虑到国家的未来和人民的福祉,他决定禅位,让更有能力的人来接任。

“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典故如下: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名号“望帝”。后来有水害,一个大臣治理水害有功,他就把皇位让位给他了,自己归因山林。

关于“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典故如下: 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名号“望帝”。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望帝春心托杜鹃是晚唐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中的名句,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七言律诗。

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典故?

望帝春心托杜鹃是晚唐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中的名句 ,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七言律诗。原文:锦瑟 [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诗中,"望帝春心托杜鹃"暗指了古代蜀国君主杜宇的传说。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杜宇担任蜀国君主时,因水患禅让于臣子开明,自己隐居山林,化身为杜鹃鸟。每当二月春来,杜鹃鸟的啼鸣,寄托了望帝对往昔的怀念与哀思,其深情的心灵和高尚的品格感人至深。

"望帝春心托杜鹃"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这句诗通过望帝杜宇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哀怨之情。望帝是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杜宇,他因国家灭亡而身死,死后化作杜鹃鸟,每到春天便悲鸣不已,其声哀怨凄切,动人心弦。

这是唐代李商隐的《锦瑟》中的诗句。望帝,就是希望帝王,托,就托付的意思。望帝将我的春心即内心的幽恨,托身给杜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恨郁闷之情。

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典故是什么?

“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典故如下:

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名号“望帝”。后来有水害,一个大臣治理水害有功,他就把皇位让位给他了,自己归因山林。

可是没有想到,大臣变成皇帝之后,并没有好好对待百姓,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整天悲鸣,声音哀怨凄惨,动人肺腑,就连杜鹃花上面的红色也是鸟儿啼哭出来的。希望能够让以前的臣子体恤百姓。

这个典故在《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记载:“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出处

望帝春心托杜鹃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锦瑟》。

“望帝春心托杜鹃”诗句原文

《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词句注释

⑴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⑵无端:无缘无故,生来就如此。犹何故。怨怪之词。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⑶柱:乐器上用以架弦的小木柱,也叫"码子"。

⑷"庄生"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⑸"望帝"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⑹沧海:大海。海色青苍,故名。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白话译文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创作背景

李商隐天资聪颖,文思锐敏,二十出头考中进士,举鸿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从此怀才不遇。在"牛李党争"左右为难,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大志难伸。中年丧妻,又因写诗抒怀,遭人贬斥。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

赏析

首联哀悼早逝,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

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4、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标签: 望帝 春心 蝴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