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怎么读?
晏殊 拼音读音:yàn shū 字义详解:晏 [ yàn ]1.迟,晚:~起。~驾。2.天清无云:天清日~。3.鲜艳。4.同“宴”5.安定,安乐:~宁~处(chù)(安然处之)。~安。~然。6.〔~~〕温柔,和悦,如“言笑~~”。7.姓。殊 [ shū ]1.不同:~途同归。悬~。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浣溪沙的作者读作晏殊(yànshū)。《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最撩人一首诗?
晏殊的感伤和落寞并不同于一般文人的风花雪月、无事呻吟,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体验与深切感悟。
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人,北宋著名词人。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格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
关于晏殊最著名的10首诗词有: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读音】:yàn shū 【释义】: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晏的读法为:【yàn】。组词:晏起、晏殊、晏歇、晏婴、晏子。晏的典故:谓安宁清谧。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当时四海晏清,八荒率职。”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五:“天下晏清,篇词纵逸。”明徐渭《代初进白牝鹿表》:“允著晏清之效,兼昭晋盛之占。
晏殊怎么读 晏殊的读音
晏殊读作yàn shū。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自幼聪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秘书正字。天禧二年(1018年)被选为升王府僚,后迁太子舍人。
晏字拼音:yàn 读四声晏字部首:日晏字笔顺:竖、横折、横、横、点、点、横撇/横钩、撇点、撇、横晏字释义: 1.迟。
晏殊读作“yàn shū”。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其著名的词作有: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拼音版读音如下:【huan,xi,sha】浣溪沙 【song,yan,shu】宋·晏殊 【yī,qǔ,xīn,cí,jiǔ,yī,bēi,】一曲新词酒一杯,【qù,nián,tiān,qì,jiù,tíng,tái】去年天气旧亭台。【xī,yáng,xī,xià,jǐ,shí,huí】夕阳西下几时回?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作者: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字什么
1、晏殊读作yàn shū。
2、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3、晏殊自幼聪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秘书正字。天禧二年(1018年)被选为升王府僚,后迁太子舍人。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并在崇政殿为仁宗讲授《易》,一度升至枢密副使,后因得罪刘太后而出知应天府。在地方大兴学校,培育人才。仁宗亲政后,他更受宠遇,最终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宰相。晚年出知陈州、许州、永兴军等地,获封临淄公。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在开封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
4、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
晏殊字同叔。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县(今属江西抚州)人。中国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自幼能作文章。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进士出身,任秘书省正字。累迁至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
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并在崇政殿为仁宗讲学,一度升至枢密副使,后因得罪刘太后而出知应天府。其后仍被召回朝中,历任御史中丞、三司使、参知政事等职。
仁宗亲政后,愈发受到重用,于庆历二年(1042年)自知枢密院事进官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正式拜相。两年后因事罢相,带工部尚书衔出知颍州,移知陈州、许州、永兴军、河南府等地,累封临淄公。
至和元年(1054年),晏殊因病自请入朝,翌年(1055年)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轶事典故:
据晏殊自述,他在担任知制诰时,曾被误宣入禁宫内。当时宋真宗已经病重,出示一纸文书给晏殊,其中是除拜一些大臣的诏令。晏殊奏道:“臣是外制,不敢越职。”
真宗点头同意,召来翰林学士钱惟演(翰林学士被称为内制,辖此事),晏殊又奏陈:“臣担心此事泄露,请留宿在学士院。”到第二天早晨宣麻发往宫外,其内容与昨日所见大相庭径,晏殊深感惊骇,但不敢向外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