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别原文及翻译
新婚别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此诗采用独白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也可以说是三层,但是这三层并不是平列的,而是一层比一层深,一层比一层高,而且每一层当中又都有曲折。
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是指:《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新婚别》 作者:杜甫 原文: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
你看,天上的鸟儿都自由自在地飞翔,无论大鸟还是小鸟, 都是成双成对;但人世间却有如此多的不如意,但愿你我两地同心,永不相忘!【赏析】 新婚别,是指新婚燕尔之日,新郎新娘就要面临分别。
杜甫《新婚别》全文及鉴赏
诗人运用了大胆的浪漫的艺术虚构,实际上杜甫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不可能去偷听新娘子对新郎官说的私房话。在新娘子的身上倾注了作者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
《新婚别》 .[唐].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雨雪放朝因怀微之白居易归骑纷纷满九衢,放朝三日为泥涂。 不知雨雪江陵府,今日排衙得免无?独酌忆微之白居易独酌花前醉忆君,与君春别又逢春。
《春夜喜雨》1. 因为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通常是以表达情感和抒发思考为目的。 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和元稹(779—831字微之)是好朋友呀。雨雪放朝因怀微之白居易归骑纷纷满九衢,放朝三日为泥涂。
杜甫三史三别完整版?
「新安吏」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新婚别 杜甫 兔丝附蓬麻, 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 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
新婚别 杜甫〔唐代〕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新婚别是杜甫“三别”中的第一首,描述了新婚之际告别新娘的情境。诗中透露出新婚夫妇的恩爱和不舍,同时也反映出战士应征离别时的决绝和悲壮。通过新婚之际的离别,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破坏和对人性的考验。诗中展现的不仅仅是个人情感,更是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映。
《新婚别》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注释:
兔丝:蔓状菌类,多依附于别的植物生长。
蓬和麻:均为小植物。
结发:犹“束发”,指年轻的时期。俗称无配为“结发”。
未分明:古代女子嫁进门,三日内告了祖庙、祭了祖坟、拜了公婆,才算正名定分。
姑嫜:婆婆与公公。
藏:古代未出嫁的女子幽居闺房,不与外人相见,故云。
归:归宿,着落。
鸡狗亦得将:犹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将。跟随。
苍黄:同仓皇。紧张,匆忙。
事戎行:谓参军作战。戎行,军队。臻
致:置办。
襦:短袄,短上衣,指嫁衣裳。
施:穿用。
洗红妆:指不再梳妆打扮。
错迕:本意为错综复杂。此处 引申为不如意。
赏析:
这是一首悲壮的诗篇,婚礼刚刚完毕,新婚夫妇尚未拜见姑嫜,新郎却立即要奔赴战场出征打仗。诗中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她对爱情,对丈夫忠贞不渝,惟愿“与君永相望”;可是为了百姓的安康,对丈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励丈夫“勿为新婚念”,奋勇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