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情月常圆。 这整句诗什么意思?
月若无恨,月就会终是圆满。若月无恨,婵娟千里为何还有月阕之时?三丈红尘,皆是过客匆匆,人在旅途,总不能事事苛求圆满,太多的事情,总会在岁月的流逝中转化为尘埃。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一个成语,出自唐代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无情的。
这句诗出自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天若有情天亦老。 这句话原本出自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原文是: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后来被用了,变成: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是李贺原创的诗句《金铜仙人辞汉歌》原诗如下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宫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
天若有情天亦老 出自中唐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这句诗的意思是:出处: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选段: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译文: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汉月,伴随铜人走出官邸,回想起往日的君主,铜人不禁潸然泪下。
求李贺诗“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全诗?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原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李贺原创的诗句《金铜仙人辞汉歌》里的,后来毛爷爷借用这句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诗如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天意从来高难问” 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 -- 作者:【张元干】 年代:【宋】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李贺的对联“天若有情天亦老”,最终为宋代的石延年对出,下联是“月如无恨月长圆”,对仗工整,浑然天成。两句的意思是天如果有情天也会老去,月亮如果没有怨恨月亮不会有残缺,比喻人想追求开怀旷达的心境。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一句是世间原只无情好。 “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这句诗,是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创作的。
后半句出自唐代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全诗如下: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原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代·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出自唐代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一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一个成语,出自唐代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无情的。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亦有引用此句。
《金铜仙人辞汉歌》作者:李贺 (唐)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1、宋初石延年(曼卿)赠友联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上联,对出下句“月如无恨月常圆”,一语刚出,惊动四座。此事记载在《蓼花州闲录》中。
2、《忆秦娥》·宋·万俟咏“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3、《河满子》·宋·孙洙“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4、《减字木兰花》·宋·欧阳修“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5、《蝶恋花》·元好问“过眼风花人自恼。已□寻芳,更约明年早。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6、《寿阳曲·酒可红双颊》元初张弘范“酒可红双颊,愁能白二毛,对樽前尽可开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
7、《朝云集句诗七言律诗(十首)》·明·孙蕡“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此声肠断非今日, 风景依稀似去年。”
8、《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近现代·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古代神话:女仙麻姑对另一仙人王方平说,他们相见以来,东海已经三次变为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