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汪藻(文言文的句子?)

2顿吃个蛋挞 诗词大全 15

点绛唇·新月娟娟的介绍

《点绛唇·新月娟娟》是北宋著名词人汪藻一首词,是一首吟咏归隐的词。上阕写冬末初春景:寒江夜月,梅横影瘦。心境的落寞与凄清在这些景物描写中得到表现。下阕前两句写霜寒无酒可饮,处境十分困窘,听到乱鸦聒噪,更增退隐之思。整个作品写法含蓄,深有寄托,有感而发。

汪藻《点绛唇》赏析及翻译 点绛唇·新月娟娟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这首词抒写诗人寒夜中的一种闲适、恬淡而又略略感到凄恻、悲凉的情怀。

以下是一些形容雪的诗句,希望您能够满意: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原文】:点绛唇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景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注释】点绛唇:杨慎《词品》:“《点绛唇》取梁江淹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以为名。”汪藻(1079-1154):宋饶州德兴人,字彦章。

汪藻(1079~1154),字彦章,祖籍饶州德兴(今属江西)。进士出身,先后担任过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后知徽州、宣州。汪藻学识渊博,文风精丽,著有《浮溪集》,词有四首传世。点绛唇 【原文】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①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 ② 传杯手。君知否?

文言文的句子?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酒诗词经典文言句子】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在寒冷的冬夜,月亮如新月般皎洁,静静地挂在天空,山巅上北斗七星横斜,江面静谧无声。词人难以入眠,披衣而起,望着窗纸上映照的梅树影子,思绪纷飞,举止间似在不断思索。"搔首"这一动作,描绘出他的内心不平静,新月的影子投射在窗户上,让梅树显得更加清瘦,"瘦"字恰如其分地刻画了梅花的姿态。

“采菱歌断秋风起”出自宋代汪藻的《点绛唇》。“采菱歌断秋风起”全诗 《点绛唇》宋代 汪藻 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晚云如髻。湖上山横翠。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天如水。画楼十二。有个人同倚。作者简介(汪藻)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

小题1:“瘦”字用拟人手法,把梅花人格化,(1分)既刻画出梅花疏影横斜的姿态,(1分)同时又写出它(也是诗人自己)不谀不阿的坚贞硬挺精神──耿直的傲骨。

新月娟娟,秋夜的画卷展开,山间闪烁着北斗星的光芒,如诗如画,尽显静谧之美。一轮明月高悬,照耀着这冷清的江流,远处的山峦似乎在静静地捧着那星辰,夜色中增添了几分神秘。夜深人未眠,不自觉地起身,轻轻摩挲着窗棂,梅花疏影斜照在窗边,那份清瘦的韵味,仿佛在诉说着秋夜的寂寥与冷清。

《点绛唇·新月娟娟》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点绛唇·新月娟娟 汪藻 〔宋代〕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译文 一弯秀美的新月高高悬挂在夜空中。寒夜里,江流澄静,听不到一点波涛的声音,北斗星斜挂在山头。

汪藻最好的十首诗如下:《点绛唇·新月娟娟》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书灵筵手巾》五代·李煜 18 物外烟霞为伴侣,壶中日月任婵娟 《七言》唐·吕岩 19 新月娟娟。

点绛唇·高柳蝉嘶原文: 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晚云如髻。湖上山横翠。 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天如水。画楼十二。有个人同倚。点绛唇·高柳蝉嘶简析 这首词通过初秋景物的描写,委婉含蓄地表露了怀人之情。上片写景。高柳蝉嘶,湖山横翠。秋风菱歌,晚云如髻。一派清秋景色。

点绛唇·新月娟娟的鉴赏评价

关于此词的背景,张宗的《词林纪事》中所记比较可信,汪藻出守泉南,后为人谗毁而被移知宣城。他心中很烦躁愤懑,便写下此词。

这首词构思别致,语言晓畅,婉转含蓄,情景相生。但一般认为这首词不是通常的写景抒情,而是寄托着作者厌倦仕宦生涯、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怀。上阕集中笔墨描绘了一幅江寒、山静、梅瘦的霜天月夜图。开篇两句写远而静的夜景。“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一弯新月如玉镰悬空,星月交辉,把夜空装扮得十分美丽。远山静静地矗立着,起伏的山峰仿佛把正在下沉的北斗星衔在其中一样。江水在夜幕下流淌得更加悄无声息了,夜似乎更冷了。“衔”字极为生动准确,将静景写活了。以下内容由室外的星月江山之景写到室内的“起来搔首”之人。“搔首”是思考问题时习惯的动作,此处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他情绪不平静。深夜无眠的人必是心事重重者,他凭窗而坐所见到的是斜映在窗上的清瘦的梅影。“瘦”字刻画出梅花的丰姿。这句“梅影横窗瘦”一是以梅花点明残冬早春时节,二是作者以“梅瘦”自喻愁情满怀、品格高洁,为下文抒发归隐之志作好铺垫。下阕以“好个霜天”作为上阕写景的收束,又引发下文的抒情。“霜天”好在它正是推杯换盏的时候。“梅影横窗瘦”也可以成为酒宴助兴的美景,但作者却“闲却传杯手”。他远离官场宴会,酒兴全无。其中原委好似一个悬念耐人寻味,紧接着又用“君知否”对之加以强调,最后才告知是“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归隐的兴趣像酒一样浓烈。“乱鸦啼”暗喻得志小人的聒噪,这是全词唯一写声音的句子。这聒噪声在星沉月明之时会显得更加刺耳。但作者对之的反应是“搔首”、“闲却”,如梅影傲霜般默默无语。这里“无声”与“有声”相对,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因为“归兴浓于酒”,表明了作者远离官场倾轧的决心。此两句也是全词主旨之所在,在意义上倒贯全篇,使全词的景语皆成情语。这首词上阕写初春霜夜,词人内心激动,耿耿不寐,中夜起身,搔首踟蹰;下阕写闲愁难耐,委婉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苦闷。作者借霜天月夜图抒发了厌恶官场、乐于归隐的清峻高洁之志。整个作品借景抒情,写法含蓄,深有寄托,有感而发。 吴曾《能改斋漫录》:彦章在翰苑,属致言者(为言官所劾),作此词。或问曰:“归兴浓于酒,何以在晓鸦啼后?”公曰:“无奈这一群畜生聒噪何!”南宋人编《草堂诗余》改“晓鸦”作“乱鸦”,“归梦”作“归兴”,朱彝尊《词综》据吴曾所记改回。

标签: 新月娟娟 霜天 山衔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