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一剪梅(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分别概括这首词上,下片的内容)

雨后云初霁 诗词教学 22

求“客梦”的解释?

基本解释异乡游子的梦。唐王昌龄《送高三之桂林》诗:“留君夜饮对瀟湘,从此归舟客梦长。”宋蒋捷《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词:“天不教人客梦安。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1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1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是一首描绘词人旅途中的情感波澜之作。词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点"与"染"的手法,深入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伤春与思乡之情。上片以"一片春愁"开篇,愁绪如连绵不断的江水,词人试图借酒浇愁,江上的舟摇与酒楼的帘招,勾起了他的游子之心。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贺新郎·甚矣君狂》、《一剪梅·舟过吴江》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一剪梅·舟过吴江》中有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故后人又称其为“樱桃进士”。蒋捷有《竹山词》、《小学详断》等著作传世。存词90余首。周铁镇竺山有蒋捷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史上水平最高的六首《一剪梅》-01-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译文】春光容易流逝,将人抛弃,樱桃才红熟,芭蕉又 绿了,春去夏又到。-02-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蒋捷的一剪梅 舟过吴江,分别概括这首词上,下片的内容

《一剪梅·舟过吴江》是宋末词人蒋捷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用“点”“染”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词人伤春的情绪及久客异乡思归的情绪。全词以首句的“春愁”为核心,选取典型景物和情景层层渲染,突出了春愁的内涵:一是倦游思归的愁,一是春光易逝的愁。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评析]飘泊已久的游子,乘一叶小舟,路过太湖旁的吴江县。春寒料峭,岸边楼上的酒旗对他频频招手,故故撩拨。吴地方音软媚,渡桥的名字也香艳。一阵风、一阵雨的恼人天气,添了游子的春愁。客袍早就脏了,到家就可以洗。

蒋捷的词一剪梅舟过吴江如下:原文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词语注释 吴江:今江苏省县名,在苏州南面、太湖东面。秋娘渡、泰娘桥:均为吴江地名。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像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驰,也是渲染。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写过《一剪梅》的很多 例如:周邦彦 李清照 刘克庄 宋蒋捷 一剪梅,词牌名。

《一剪梅》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蒋捷的词一剪梅

【诗歌名称】:一剪梅 【年代】:宋 【作者】:蒋捷 【内容】: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是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不仕。这首词,是词人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

我国也有野生香蕉种植的历史,野生香蕉和野生芭蕉在古代都被统称为“芭蕉”,是重要的文化元素。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译文: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

蒋捷的诗词,我认为最好的作品是《一剪梅·舟过吴江》《虞美人·听雨》和《贺新郎·甚矣君狂矣》。

蒋捷一剪梅原文及翻译

宋代蒋捷的一剪梅全文如下: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释义: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

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蒋捷个人风格

在宋末词人中,蒋捷词别开生面,最有特色和个性。在社交上,他与声同气应的周、王、张等人不见有任何来往,词风也是另辟蹊径,不主一家,而兼融豪放词的清奇流畅和婉约词的含蓄蕴藉,既无辛派后劲粗放直率之病,也无姜派末流刻削隐晦之失。

他敢于直接表现亡国遗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异族统治的不满情绪,《沁园春·为老人书南堂壁》和《贺新郎·乡士以狂得罪赋此饯行》二词,就充满着一股不屈的奇气。蒋捷词还多角度地表现出亡国后遗民们漂泊流浪的凄凉感受和饥寒交迫的生存困境。

此外,蒋词的情感基调不像王沂孙、张炎词那样一味的低沉阴暗,有的词作格调清新,乐观轻快,如《霜天晓角》和《昭君怨·卖花人》写折花和卖花,极富生活情趣。蒋捷在宋末词坛上独立于时代风气之外,卓然成家,对清初阳羡派词人颇有影响。

标签: 芭蕉 蒋捷 春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