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2顿吃个蛋挞 古诗鉴赏 15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是怎么回事?

魏格纳是“大陆漂移说”的创立者,1912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他发现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的形状像齿轮一样正好重合,就想到,也许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原来并没有大西洋,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所以他有个大胆的思考:大陆是会漂移的。

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是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他于1912年首次提出这一理论。2. 大陆漂移学说主要内容是:地球表面原本存在一个超大陆,名为盘古大陆(Pangaea),在中生代时期开始分裂并向四周移动,形成了现代地球上的各大洲。

提出时间不同: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来的,大陆漂移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假说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内容不同:大陆漂移假说,指的是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并且缓慢地漂移着,大陆漂移学说,指的是在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关于全球构造的理论,是当今地球科学界普遍认同的学说。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三个阶段。 1.大陆漂移说 德国人魏格纳(A.Wegener,1880~1930年)于1912年提出了这个假说。

大陆漂移假说是由魏格纳提出的,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板块运动假说——渐变理论。其实地壳的岩石和矿物是坠落的原因,小行星撞击是地质变化的驱动力,也是岩石和矿物的来源——灾变论。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不能充分解释产生大陆分离和漂移的动力机制,虽然魏格纳认为动力来源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以及海平面升降的潮汐力,但这两种力已经被物理学家证明能量太小,不足以引起大陆岩石物质的漂移。

魏格纳是“大陆漂移说”的创立者,1912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大陆漂移学说(Continental Drift)是由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于 1912 年提出的一种假说,认为地球上的大陆曾经是一个整体。

地球三大学说

回分别为: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 一.1912年,由德国地理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 二.基本内容 认为二三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整块联合古陆。

1912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在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作了论证.由于不能更好地解释漂移的机制问题﹐当时曾受到地球物理学家的反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随着古地磁与地震学﹑宇航观测的发展﹐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并为板块构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说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fred Wegener)1912 年提出的。魏格纳1880 年11 月1 日出生于柏林,1930 年11 月 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可以说现代大地构造学说的发展历程是三部曲:“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

1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的证据主要有:(1)大陆岸线的相似性。南大西洋两岸,即非洲与南美的海岸线轮廓相互匹配,可以拼接成为一个整体,说明这两个大陆曾经相连接。褶皱系的延续性。

谁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他在1915年出版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现代地学理论认为,最初的大陆是两块,西部连接着,中东部嵌合着向东开裂的喇叭口巨洋。这一喇叭口巨洋,西与古地中海相通,东与古太平洋相连。板块区域图中的板块运动,只有在地球膨胀和收缩两种状态下进行。板块学说中的板块飘移,地壳只有整体在地球表面进行。

“大陆漂移学说”是魏格纳最早发现南美洲和非洲两个洲有契合而产生灵感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在1912年提出的。根据他的理论,他观察到南美洲的东部海岸线与非洲的西部海岸线之间具有明显的拟合契合,以及其他一些洲际地理特征的相似性。

提出即遭反对的学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一出来,地理学家的反对意见几乎是同声一片。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随着古地磁与地震学、宇航观测的发展,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并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格纳是怎么解释海陆变迁的?

“七大洲本是一个整体”这个想法似乎太荒诞了,但是100年前就真的有这么一位科学家从这个看似荒诞的想法中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学说:大陆漂移学说,他就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魏格纳在大陆漂移学说中提出:大约在距今2亿年前,地球上的只有一个大陆,叫泛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海洋。

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他在《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恢复地球物理、地理学、气象学及地质学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因各学科的专门化发展被割。

1912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在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作了论证。

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如下: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的大陆块,称为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位置。

地球运动三大学说时谁提出的

大陆漂移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

1912年,由德国地理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

基本内容:

二三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整块联合大陆。后来,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下,这一联合古陆开始逐渐的分开,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浮于较重的硅镁层上。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分布。

海底扩张学说

60年代初,由一些科学家所提出。

基本内容:

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越靠近海岭的岩石越年轻,越远就越古老,呈两侧对称分布。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涌出,冷郄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继续上升的岩浆,将旧的大洋地壳推向两边,当被越推越远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至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海底由此得以不断更新和扩张。

板块构造学说

60年代后期,在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产生的又一种学说。

基本内容

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地球运动三大学说分别为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

1、大陆漂移学说于1912年由德国地理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

2、海底扩张学说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加拿大科学家H·H·赫斯和R·S·迪茨分别提出;

3、板块构造学说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

标签: 大陆 漂移 学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