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共分为几个等级? 如何区别每个等级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是浅源地震。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纪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786公里。按震级大小分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是地球表层或表层下的振动所造成的地面震动,可由自然现象如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及陨石撞击引起,亦可由人为活动如地下核试验造成,不过历史上主要的灾害性地震都由地壳的突然运动所造成。
关于地震的警句 超级地震 编辑本段【地震基础知识】 earthquake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在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
什么是地震?地震分为哪几类
根据发生的位置分类 板缘地震(板块边界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属于此类。板内地震: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如欧亚大陆内部(包括中国)的地震多属此类。板内地震除与板块运动有关,还要受局部地质环境的影响,其发震的原因与规律比板缘地震更复杂。
青海玉树大地震资料 青海玉树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灾害。以下是关于此次地震的详细资料。地震基本信息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于××年××月××日,震中位于玉树市附近,地震震级较高,达到了里氏××级。此次地震是近年来中国境内发生的一次严重自然灾害。
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层板块受地应力的作用,当所受的地应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错动,岩层破裂或错动时会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地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汶川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
11月26日上午8点46分左右,南昌城区居民感到一阵强烈震荡,疑似地震。余震波及南昌。
急~~~ 关于地震科普知识的资料整理!
地震是地球运动的结果。地球运动中,地壳也在不断运动变化。 地球的运动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对地下岩石产生了非常强的作用力,当岩石承受不了这种力时,就会突然发生破裂和错动。 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 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振动起来,这就是地震。
展开全部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自然的星球。地震、火山地震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那么经常发生这样的破坏现象又是为了什么呢?
震源: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防震知识 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表层或表层下的振动所造成的地面震动,可由自然现象如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及陨石撞击引起,亦可由人为活动如地下核试验造成,不过历史上主要的灾害性地震都由地壳的突然运动所造成。
据云南网报道,网友刘龙先生通过热线电话透露,他在距离盈江县50公里的卡场镇感受到了13时左右的地震,并且接到了朋友关于盈江县的电话,称地震导致县城内部分房屋严重受损。盈江县地震的震中位于距县城两公里的平原镇仕明村,地震造成了县城内房屋倒塌和人员受伤的后果。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汶川大地震资料 答案:汶川大地震是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的一次8.0级地震。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交通中断,并造成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
5·12汶川地震(2008 Sichuan earthquake),发生于北京时间(UTC 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 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
时刻树立危机管理的意识 (1)地震是正常的自然地理现象,不要害怕,也不要有封建迷信的思想。做到不被谣言蛊惑。(2)多注意家庭建筑物的摆放,如果有衣柜和桌子下面能够躲避是最好的。注意排查家庭安全隐患。(3)出门行路要避免山崖石集聚地,在快速通往视野开阔的平原地带。
地震相关知识
地震安全知识 1.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2.身体应采取的姿势:3.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4.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5.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6.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7.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8.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9.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10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11.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地震灾害知识 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2.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综合防御工作做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3.地震直接灾害有哪些?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喷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4.何谓地震次生灾害?因地震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灾害,包括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5.什么叫次生灾害源?次生灾害源是指因地震而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灾害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存设施,以及水坝、堤岸等。6.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灾害是什么?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财产损失。7.常见的由地震引发的哪种次生灾害最严重?火灾。8.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火灾发生在何时、何处?1739年银川8级地震引起的火灾,大火烧了5天5夜。9.为何城市的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次生灾害源集中,所以地震次生灾害突出。10.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水灾发生于何时何地?1933年四川叠溪7.5级地震造成的水灾。地震时山体崩塌堵塞岷江,形成四个堰塞湖,大震后45天,湖水堵体溃决,造成下游水灾。洪水纵横泛滥,长达千余里,淹没人员2万多,冲毁良田5万亩。11.影响人员伤亡的因素有哪些?1)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2)震中距离;(3)震(7)有无地震应急预案;区人口密度; (4)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5)发震季节和时间;(6)有无地震预报;(7)有无地震应急预案;(8)抢救速度。12.世界地震史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是哪次地震?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我国陕西华县的8级大震,死亡人数约83万。12.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地震灾害极其严重的国家?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中国的地震主要是板内地震,具有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的特征;中国人口众多,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因而成灾率较高。(板内地震是指板块内部发生的地震)
地震基本常识1.何谓地震前兆?常见的前兆现象有哪些?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变形,小地震活动,地声、地光、地磁变化、重力变化、地电变化、地应力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份的变化、地震波速度变化等。2.地震前地下水有什么异常变化? 应当排除哪些干扰?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兆。但是,地下水的变化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必须注意排除降水(下雨、下雪)、干旱、河水涨落、冰雪融化、人为抽水及灌溉、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干扰。3.是不是天气突然变化就一定要地震?不是。在某些大地震前确有气象异常的记载,但气象与地震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即使有某种关联也是比较间接的,而且只有在某种特殊条件下才能起作用,对一个地区来说,天气的变化是经常发生的,而破坏性地震却是少有的。有的人一见天气变化就以为要发生地震,这种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4.动物的生活习性发生异常是否就意味着一定有大震来临? 不一定。因为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天气变化、生存条件的改变、生物干扰、 饲养条件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影响等都可能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发生异常。另外动物本身生理状态的变化、人们观察错觉等都可能被认为异常,我们要在识别真假动物异常的基础上再确定这种异常是否与地震有关。5.何谓地震预报?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什么?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以及地震影响烈度和破坏损失程度的预测。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仅指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6.什么叫做地震中长期、短期和临震预报?什么叫地震年度趋势预报?对某地几年至几十年内,甚至上百年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预报叫地震长期预报。对某地几个月内至几年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预报叫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的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合称中长期预报。对某地几天至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预报叫短期预报。对某地几天以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出预报叫临震预报。年度地震趋势预报是由中国地震局每年组织专家对下一个年度国内可能发生大震的地点所做的一年尺度或稍长时间的趋势性预测。7.目前世界上开展地震预报研究工作较多的国家是哪四个?中国、日本、美国、原苏联。8.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在现有的科学水平下,还不可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预报。但在充分和合理地应用现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在某些有利条件下,对某种类型的地震有可能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当前的地震预报尚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而且与日本、美国等国相比,我国在观测技术的先进性方面,在地震预报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尚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国在震例资料和现场预报经验的积累方面具有优势。我国频繁发生的中强以上地震为我国地震工作者提供了较多的实验预报的实践机会。在70年代中期,我国曾成功预报过辽宁海城7.3级地震等破坏性地震。90年代以来,我国取得过1995年云南孟连7.3级地震,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中6.3、6.4级等地震,1998年11月云南丽江宁蒗县6.2级等4次5级以上地震,1999年12月29日辽宁岫岩枣海城5.6级地震等一系列成功的短临预报。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9.总体而言,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处在世界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