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兄弟姐妹,可有史可法的史料传记介绍,小弟急需
1\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祥符人(今河南开封祖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东汉溧阳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孙,其师为左光斗。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南明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追谥忠正。
左光斗:(1575—1625),字共之,又字遗直,号浮丘,今横埠镇忠毅村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 万历四十七年,光斗任左佥都御史时,巡视京城,目睹豪绅恶吏罪恶活动,非常气愤,一举缴获伪印70多枚,拘捕伪官100多人,纲纪一振,贪官恶吏畏惧敛迹。
史可法左光斗是什么关系 明朝有一对有名的师徒二人,爱国将领史可法和一代文官左光斗,史可法年轻进京赶考的时候没有地方住,是住在庙里凑合着过的。
他是南明的忠臣,但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史可法的历史功绩? 对于史可法所处时代来说,他尽了大明臣子的本分,拒降满清,为国尽忠。
史可法史可法纪念馆
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储门外街24号的史可法纪念馆,是一座承载着明朝末年抗清英雄史可法事迹的历史遗迹。纪念馆占地约6000平方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临古城河,坐落在梅花岭的优美环境中。
史可法纪念馆 清顺治二年,兵部尚书史可法在扬州城保卫战中主动投降,并想换取城中百姓性命。英勇就义,在扬州十日屠城后,他的遗体已经被炮火和杀戮掩盖,依据他的遗嘱,将史可法的衣服帽子安葬在梅花岭下,现在我们看到的史可法纪念馆大多是晚清时期所建造的。
根据查询邮编库得知,枞阳县,隶属于安徽省铜陵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铜陵市西北面,长江下游北岸,大别山东南麓。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县驻地枞阳镇。电话区号:邮政编号为246700。枞阳县著名景点:浮山景区,汉武文化生态园,三公山景区,左光斗纪念馆等。
有左雄、左慈、左宗棠、左光斗。左雄:左雄少有大志,知识渊博。品性笃厚,誉满郡县。于汉安帝时举孝廉,后为冀州刺史,任内严肃处事。后为虞诩举荐,历任尚书、尚书令等职。在任内实行考试选官制度,对完善察举制作出贡献。其后任司隶校尉,晚年再任尚书。
铜陵风景区域有哪些 铜陵有什么地方好玩
晋梁以后,经过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黄庭坚、左光斗、张英、方苞等。凤凰山,凤凰山位于安徽省铜陵市,为4A级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宝安第一山”的美誉。凤凰山海拔678米,树木丰茂,景色优美。山腰的凤岩古寺主供观音,香火旺盛。
史可法是左光斗的学生,方苞曾写《左忠毅公轶事》,述说史可法与其师左光斗之间的提携情感,自是铮铮铁骨、有血有泪。编辑本段相关记载古文 左忠毅公逸事(作者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官至广东右参政、左佥都御史。 左光斗:(1575—1625),字共之,又字遗直,号浮丘,今横埠镇忠毅村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 万历四十七年,光斗任左佥都御史时,巡视京城,目睹豪绅恶吏罪恶活动,非常气愤,一举缴获伪印70多枚,拘捕伪官100多人,纲纪一振,贪官恶吏畏惧敛迹。
魏忠贤写并读过杨炼的纪念,但当然不是倒在嘴里,而是变成了水。听完皇帝的想法,至于弹劾?让让我们创造美好的未来。魏忠贤复活,反攻计划开始。杨炼、左光斗和魏大中等董琳党员被捕。他们被指控受贿,行贿者是熊廷弼,他被处决了。审判开始时,作为主要对象,杨炼首先被提审。
枞阳县邮编
枞阳县邮编是246700。
邮编是为了实现信件分拣自动化的方案实施,因电脑不能识别中文,但能识别数字。每区域编上代码,能快速运用电脑分拣,当然要写的越细越好。
我国的邮政编码采用四级六位数编码结构。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位数字表示邮区;第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其中枞阳县邮编是246700。
枞阳县介绍:
枞阳县,位于安徽省中南部的长江北岸,介于北纬30°38′~31°05′之间,东经117°04′~117°35′之间。总面积为1473.43平方千米。东与铜陵市区接壤;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与安庆市市区毗邻;北与芜湖市无为市、合肥市庐江县两县接壤;南与池州市隔江相望。
枞阳县以矿产资源储量丰、矿种全而闻名。已探明的矿种主要有铜、铁、金、铀、煤、明矾石等,县内铜矿点很多,主要产于火山岩中,偶见于正长岩中,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等有一定储量。
枞阳县有浮山风景区、白云崖、大青山、岱鳌山、旗山、望龙庵、陈氏宗祠、汉武帝射蛟台、陶侃洗墨池、三国吕蒙城遗址等名胜古迹。
有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方以智、“桐城文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以及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章伯钧、外交家黄镇、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美学家朱光潜等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