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简介及生平事迹(中国现代四大才女是谁?)

2顿吃个蛋挞 名人名言 23

中国现代四大才女是谁?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班昭。 蜀中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 民国四大才女:庐隐、萧红、石评梅、 张爱玲。

著书立说,原因太多!想听?我给您一一道来! 第一,奉命而行!司马迁写《史记》,就是汉武帝的命令。

上海的名人故居是很多的,我一直在介绍上海有特色的小马路,说起来这些路上都是名人故居,但很多都没有开放对外参观,只能在路上看看建筑的外观。

我比较喜欢她的(第一炉香)(倾城之恋)比较出名的有(红玫瑰与白玫瑰)(怨女)很多啦,她还和苏青一起写过小说,后来和文化汉奸胡兰成结婚了。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 ,后,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结婚了。她的事迹很长呢,希望你能满意哦,虽然我也不知道很多有关她的事!

个人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有两部,一部是国内的《红楼梦》,一部是国外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胡杨答问」千古才女李清照 在全民写词、万众作词的宋朝,随随便便都能碰到一个出口成章的词人,更不缺欧阳修、苏轼等历史留名的大家。

关于张爱玲的简介、生平事迹。最好多点详细点。

张爱玲,这位出生于1920年的上海才女,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传奇的人生经历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的早年生活充满了贵族血统与新式教育的交融,父母的离异和战乱的动荡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1923年,家庭的变动使张爱玲跟随父母迁往天津,开始了私塾教育。

李镜如(1914—1999),开国少将,河北省辛集市束鹿县人。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129师385旅政治部统战科科长,769团政治处副主任,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14团政治委员等职。(张爱玲简介及生平事迹)。

张爱玲一生创作丰富,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和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常被研究。1944年,她结识作家胡兰成,两人交往密切。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享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1920年至1930年,张爱玲在上海度过童年,后随家迁往天津,在私塾学习。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而她的祖母李菊耦则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可到了她父母一代,家道已然完全败落。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母亲则是一个时髦的新女性。3岁时张爱玲随父母生活在天津,有一个短暂的幸福童年。

张爱玲的生平事迹文学创作

1956年起,她为香港电懋电影公司陆续编写了10个剧本:1956年《情场如战场》、《人财两得》、《桃花运》,1960年《六月新娘》、《温柔乡》,1962年《南北一家亲》,1963年《小儿女》,1964年《南北喜相逢》和60年代的《一曲难忘》(又名《魂归离恨天》)。此后,张爱玲再没创作过电影剧本。

张爱玲: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 温馨提示:全文共3300字,图片10张,阅读时间8分钟。

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张爱玲简介 (1)简历。生于1920年9月30日,(比鲁迅小39岁,比老舍小21岁,比曹禺小10岁),卒于1995年(终年75岁),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原名张英。祖父张佩纶是清末的著名大臣,祖母是李鸿章之女。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母亲是新式女性。

张爱玲的生平简介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 张爱玲的散文《我的天才梦》参加《西风》三周年纪念征文,获第十三名荣誉奖,并获学校两项奖学金。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张爱玲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爱玲的生平简介

  张爱玲原名张媖,于一九二零年九月三十日出生在上海。父亲是张志沂,母亲黄素琼,两人都是名门之后,家中还有个弟弟张子静。虽然家出名门,但是张爱玲的童年充满不堪的回忆。因为父亲沉迷于鸦片,并且对他们姐弟两没有尽到做丝毫父亲的责任。接受过新 教育 的母亲终受不了父亲的颓废,在张爱玲读小学的时候提出了离婚。

  后来父亲张志沂娶了后妈孙用蕃,因与后妈发生口角,张爱玲逃出父亲家,投奔母亲。虽然张爱玲有个悲惨的童年,但这些也都是她后来写作的资源,因为她的生活就是一部剧。大学时期,张爱玲以远东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伦敦大学,后来因为战乱转入香港大学。在此,她结识了她最好的朋友炎樱。1942年,因为香港战乱,她俩一同返回上海,此年,张爱玲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优质作品。

  后来张爱玲与有夫之妇胡兰成相爱,胡兰成为她离婚,两人结为夫妻。婚后胡兰成难改风流本性,张爱玲无法忍受以致离婚。而后她全身心投入写作,直到遇见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赖雅先生。此后,张爱玲开始出版全英文小说。在一九六零年,张爱玲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第二任丈夫在一九六七年去世。1995年,张爱玲被发现死于洛杉矶的公寓之中,享年74岁。

  张爱玲作品有哪些特点

  张爱玲的小说,无论结局是好是坏都给人以一种悲凉的感觉。张爱玲文笔冷静,小说常用第三人称即“他”来描写,以一种全知的视角来叙述,小说中虽然没有掺杂太多作者个人的情感,但是感情基调悲凉。如《倾城之恋》中的开头写道“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 故事 ——不问也罢!”结尾虽然白流苏如愿以偿嫁给了 范柳原,但是作者却冷眼说道“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了。”“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以及呼应开头的胡琴声又响起。战争的混乱使白流苏认识到人的生命在大动荡中微不足道,所有关于爱情的实验到头来都经不过乱世的冲击,白流苏范柳原不过的婚姻,不过是两个战乱中的人对未来的迷茫对生命难以把握的结局。这一切实际上都反应了一种个人情绪:大限来临的惶恐和个人的迷失。再如《 金锁记》中一开头从月亮写起,“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比眼前的月亮大、白、圆;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来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带着凄凉。”小说中的 曹七巧用“三十年来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然而'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人还没完——完不了。”

  喜用比喻反讽等手法

  张爱玲小说的语言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大量的运用比喻,对照、反讽、色彩描写等手。

  如在《 沉香屑—第一炉香》里她曾写到“薇龙那天穿着一件磁青薄绸旗袍,给他那双绿眼睛一看,她觉得她的手臂像热腾腾的牛奶似的,从青色的壶里倒了出来,管也管不住,整个的自己全泼出来了”。这是一段以热牛奶比喻女人臂膊之洁白美丽的绝妙描写。这样的描写既通过读者的视觉来让人感受到乔琪的色迷心窍、蠢蠢欲动的形象,又表现了薇龙的竭力自持却又虚荣不能自拔的心态。

  在《金锁记》里,她写道:“她到了窗前,揭开了那边上缀有小绒球的墨绿样式窗帘,季泽正在弄堂里往外走,长衫搭在肩上,清甜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进他的纺绸裤缝里去了,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拍着翅子。”这是人物处于阴沉压抑的环境中,爱情终归破灭的情境。没有大段的铺张描写和渲染,文字精练动人,却将那种伤感表现的非常深入, 自然 灵动。

  如《金锁记》中借七巧的媳妇芝寿眼睛有段描写:“窗外还是那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个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屋里看得分明那玫瑰紫绣花椅披桌布,大红平金五凤齐飞的围屏,水红软缎 对联 ,绣着盘花篆字。梳妆台上红绿丝网络着银粉缸,银漱盂,银花瓶,里面满满盛着喜果。帐檐上垂下五彩攒金绕绒花球,花盆,如意,粽子,下面滴溜溜坠着指头大的玻璃珠和尺来长的桃红穗子。偌大一间房里充塞着箱笼、被褥、铺陈,不见得她就找不出一条汗巾子来上吊,她又倒到床上去。月光里,她的脚没有一点血色——青、绿、紫,冷去的尸身的颜色。”张爱玲喜欢用紫色、金色等浓艳色彩的字眼,而本来代表着高贵富丽的紫色、金色在她的叙述中从来给人的都是一种绝望的凄怆,在艳丽的字眼背后掩盖的是满眼满心的荒凉。这段文字中的玫瑰紫、大红平金、水红、红绿丝、银粉、桃红等等一系列标志着喜庆的富丽的色彩和青、绿、紫等冷去的尸身的颜色相对照,一暖一冷,一艳一晦,一喜一悲,这种鲜明而又参差的色彩对照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使人视觉上受到猛烈的冲击,烘托出一种晦暗阴森的气氛,给人以无边的联想,让人感到再美的色彩都只是一种凄凉和了无生气,让人觉得喘不过气的压抑和恐惧。这段色彩分明,描写细微的文字写出了芝寿无边的绝望,使读者对芝寿的悲惨处境给予深深的同情。同时通过芝寿的绝望、悲惨也从侧面进一步的达到塑造主人公曹七巧病态人生、变态心理的目的。

  作品主题多描写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张爱玲自称:“我甚至只是写男女之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肆的。”

  不管是张爱玲的小说还是散文都是描述那个时代的人们和生活,如《倾城之恋》描写了白流苏在离婚后,因为受不了家里人的不停给她闲气受想通过嫁给范柳原改变现状,最终如愿以偿的故事。《 红玫瑰与白玫瑰》通过讲述振保的情史来展示 两性 之间对恋爱和婚姻的差别。《 色戒》是关于王佳芝通过美人意图计杀害汉奸易先生,最后却发现自己爱上了易先生,而放走了他自己却惨遭杀害。

  张爱玲的散文虽然不如小说成就高,但是其中的名篇《中国的日夜》通过一个妓女的视角描写周遭的一切。其它作品如《谈音乐》、《谈 舞蹈 》、《自己的文章》描写的是关于某种事情的看法,但是张爱玲的散文很“散”即使看是议 论文 的文章,如上面所说的几篇,也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和中心,让人感觉全是作者信手拈来。

  张爱玲的社会评价

  张爱玲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上海有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一生写了很多优美的诗歌,也翻译了很多数不清的中外名著,她写的很多小说,如《倾城之恋》、《半生缘》等等,在当时的文学界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人都曾慕名来 拜访 过张爱玲,给她写信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身为一名作家,张爱玲无疑是 成功 的。而身为一个女人,张爱玲或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的一生爱过两个男人,都是比她大很多岁的,所以评价张爱玲,很多人都认为,她是一个有着恋父情结的女人。此外,由于很多张爱玲的作品中反映的情况都是自己的“家丑”,所以她和她的家人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好。这样的成长环境也形成了张爱玲孤傲怪癖的性格。她晚年频繁的搬家这件事,也说明了她在心理上似乎就是有一种强迫症。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怪人”却是一个看淡名利,对自己的丈夫有情有义,并且敢爱敢恨的人。在胡兰成四处逃亡时,即使他背叛了张爱玲,念旧情,张爱玲还是一直帮助他,等到他的生活安定了,张爱玲才提出诀别,并且是彻彻底底的和他说再见,没有一丝的纠缠和犹豫。后来她同样又是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第二位丈夫赖雅,直至他死去。对于评价张爱玲,虽然她对自己的亲人极其冷漠,但她对那些对自己好的人,却从来都是知恩图报,不忘旧恩。

标签: 张爱玲 小说 胡兰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