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人的黄金比例?
希腊杰作的一般主要特征是一种高贵的单纯和一种静穆的伟大,记在姿态里也在表情里,就像海的深处永远停留在寂静里,不管它的表面多么狂涛汹涌。
《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7.《美的历程》 。
美学散步读后感1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著作。作者没有建构什么美学理论体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来自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艺术美,待得我散步归来,我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篇一: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经老师介绍,我开始阅读宗白华老师的《美学散步》。 《美学散步》这本书,是宗白华老师一生中为数不多的著述之一,里面汇集了他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据了解,这也是他生前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
《美学,散步》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
《美学散步》的作者宗白华。《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最重要的美学论集,它出版之时恰恰是上世纪 80 年代的“美学热”渐渐兴起的时候,与当时其他美学家浩帙非凡、体系严密的专著相比,这本集子真的如作者所说,只是散步的路上随意捡拾起的一枚燕石,但 20 多年过去,这枚小小燕石的兴味却没有消弭。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最重要的美学论集。宗白华,江苏常熟人。191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语言科。 1920-1925年留学德国,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1949-1952年任南京大学教授。之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顾问。
《美学散步》一书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宗先生的美学思想。这部书中有四篇直接谈到了虚与实的问题,而且宗先生的对于绘画、书法、雕塑的欣赏中也时常涉及。
1925年回国后,他在南京和北京等地的大学任教。他担任过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他的著作包括《宗白华全集》、《美学散步》、《艺境》等。宗白华于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美学散步》是宗先生一生中唯一且备受瞩目的美学著作,它汇集了他诸多精华篇章。这本书共收录了22篇美文佳作,堪称宗先生美学论著中的精华之作。他以充满艺术灵性和激情的笔触,深入剖析了诗歌、音乐、绘画、雕塑、戏剧及书法等艺术形式中蕴含的美感,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学散步》解读如下:作者宗白华从德国康德形式美学关于审美规定性的观点出发,对审美和艺术的本质从知情意的三分法角度作了揭示。他认为,美是介于真和善之间的一种活动。
在美学散步中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音乐的审美特质包括
在《美学散步》中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音乐的审美特质包括追求意境、追求空灵、追求韵味。《美学散步》是已故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唯一一部美学著作,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其词句典雅优美、充满诗意,是中国美学经典之作和必读之书。
每日精读:宗白华《美学散步》看了罗丹雕刻以后~你看空中的光,色,那花草的动,云水的波澜,有什么艺术家能够完全表现出?所以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艺术最后的目的,不外乎将这种瞬间变化,起灭无常的"自然美的印象",借着图画雕刻的作用,扣留下来,使他普遍化永久化。
及至读到宗先生这样一句“晋宋人欣赏山水,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宗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提到了另一组概念“空灵与充实”。 “空灵与充实”并不等同于“虚与实”。空灵与充实是从艺术风格或美感的角度的划分。 任何一个美术作品都既有虚又有实,可是却不能既空灵又充实。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
(中国)吕思勉《中国通史》 (美)威廉•L•夏伊勒《第三共和国的崩溃》 艺术美学 (中国)王国维《人间词话》 (中国)宗白华《美学散步》 (中国)王小慧《我... (美)威。
每日静读:宗白华《美学散步》~诗(文学)和画的分界。
每日静读:宗白华《美学散步》~诗(文学)和画的分界。宋代文人晁以道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也是论诗画离合异同,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至于太抽象。
对于大部分没哲学基础的(比如我),专业的哲学书晦涩难懂。
画画审美三部曲包括下面三项:美学散步。美学散步当代宗白华,中国美学经典之作和必读之书。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美学与意境。
宗白华,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艺术史家。其主要著作丰富,涵盖了美学、意境、书法、西方艺术等多个领域。其中,《美学与意境》、《美学散步》、《歌德研究 宗白华》、《论中西书法之渊源与基础》等著作,不仅展示了宗白华对美学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在艺术史研究方面的独到见解。
《美学散步》的作者是谁?
宗白华 宗白华(1897年-1986年),原名宗之櫆,字伯华。美学家、哲学家、诗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20世纪唯一一个建立了自己美学体系的中国美学家,与朱光潜先生并称为20世纪中国美学界的“双峰”。
中国: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 刘勰《文心雕龙》 钱钟书《谈艺录》 何文焕《历代诗话》 宗白华《美学散步》,这个还不能说是经典。
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反问一个问题:读书和2019年有什么关系吗? 难道,2018年就不应该这样读书吗?或者,2020年,就要换另外一种方式去读书吗?
《美学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书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却熠熠发光。作者是宗白华先生。美学散步800字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美学散步1200字读后感一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
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美学散步名著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学散步名著读后感1 当我把《美学散步》从图书馆给借回来后,发现它的内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全是专业术语而且文诌诌的学术著作,而是文辞优美、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的美学奇葩。
(一)《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着作。作者没有建构什么美学理论体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来自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艺术美,待得我散步归来,我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美学散步》读后—意境的意义
提起意境,通常人们觉得是一个南移真正解释其意义的词汇。 不同领域的境界意义不同,“化实景而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是书中对于“艺术意境”的解读。
通读本节,我认为真正的艺术艺境主要在于“美”的感受,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美感的。书中所写:“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那么笔者可以理解为,以自己主观的生活态度与客观的自然景象相互交融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气是“情”与“景”的结晶石。艺术的意境也会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出现种种色相。面对一个事物,通过自己的主观情感一层一层 更深层次的感悟,同时也透入更深的景。一层景,一层情,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展现出美的意象。
有灵魂的意境则是从人类灵魂深处的感悟结合实物而来,这种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马致远的《天净沙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四句完全写景,末一句写情,全篇以点化片,描绘出了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的诗境。这种用情写景的手法在中国诗歌中常见,正所谓“皆理想之所独辟,必总非人间所有”。与此写作手法相对的“借景抒情”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此般艺术意境创现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