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最喜欢的女人是谁?是海兰珠还是小庄?
皇太极一生中有15位皇后,其中他最喜欢的是海,她是哲哲的侄女,孝顺的皇后,也是庄妃的妹妹。皇太极遇到海的时候,哲哲和庄妃已经嫁给他很多年了。传说,海在他母亲进京觐见皇太极时,对他一见钟情。那次见面后,皇太极提出要娶海为妻。天聪八年,海迎娶皇太极。今年,她已经26岁了。
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海兰珠。她的中文名是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她的妹妹是孝庄端皇后,别名是宸妃。海兰珠26岁的时候入了宫,当她16岁的时候她的妹妹就就嫁给了皇太极,当时宫中有一个亲戚见面会,海兰珠的妹妹嫁给了皇太极,所以海兰珠以亲戚的身份见到了皇太极。
皇太极对海兰珠是真爱,对孝庄是责任。皇太极第一任皇后叫哲哲,对这个女人皇太极并没有太多宠爱,只是相敬如宾地过着,因为哲哲出身蒙古贵族,皇太极平定天下就需要其他人的支持,这更像是一种协议:我娶你为妻子,你帮我打天下。于是哲哲坐在皇后之位上35年,但是皇后没有儿子,所以需要另外一位皇后。
皇太极最宠爱宸妃海兰珠。敏惠恭和元妃(1609年—1642年)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她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孝端文皇后哲哲的侄女,庄妃布木布泰(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清太宗皇太极的宠妃。海兰珠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比庄妃大4岁。
皇太极到底喜欢大玉儿还是山河恋之美人无泪最后皇太极喜欢谁皇太极最后喜欢的人应该是玉儿吧。豆瓣对这部《山河恋·美人无泪清宫美人无泪》简介里面写到:玉儿与海兰珠是一对同父异母的姐妹,她们在草原上打猎放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历史上,皇太极最爱的是海兰珠。大玉儿和多尔衮就不知道了。
皇太极的一生一共有一位皇后和十四位妃子。在这么多的女人中,皇太极最喜欢的女人是海南珠。大玉儿也是后来的孝庄皇太后,孝庄为人聪明自立隐忍坚强刚好与海兰珠相反。这样一位才色出众的女子在皇太极看来比不上海兰珠万分。哲哲皇太后是孝庄的姑姑,自古都是母凭子贵,成亲多年的哲哲一直没有儿子生出。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最爱的人?
. 这个小女孩,长成后果然成为一代绝色美女,引无数位英雄竞折腰。 努尔哈赤最爱的女人是东哥,无论什么时候。
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他的妃子众多,但是他也算是一个多情皇帝,而在他众多妃子中,最爱的是赫舍里皇后,最宠爱的妃子是容妃。
皇太极 最爱海兰珠 历史记载中,宸妃 海兰珠可谓宠冠后宫,孝庄秘史 皇太极爱玉儿 皇太极 在感情方面,他对妻子是敬,对孝庄是欣赏疼爱,但当他发现孝庄心中另有钟情,因挫折感而移爱于海兰珠,这更引起 多尔衮 的不满。大英雄仍不免儿女情长,皇太极对海兰珠的迷恋、海兰珠及其子的早逝,几乎令他崩溃。
感谢提问。 首先,外貌上海兰珠很占优势,她漂亮端庄,当时被誉为草原第一美女,肤色晶莹剔透,明眸善睐,当时的皇太极就对她一见钟情。
独步天下皇太极从小就和东哥一起,青妹竹马的感情。
努尔哈赤——阿巴亥皇太极——宸妃顺治——董鄂氏康熙——赫舍里氏雍正——钮祜禄氏、年氏乾隆——富察氏、香妃嘉庆——喜塔腊氏道光——钮祜禄氏咸丰——慈。
为何皇太极不爱孝庄独爱宸妃?
皇太极兼有其父努尔哈赤的英勇与谋略,却不似其父努尔哈赤对女人的那般寡情,他与宸妃的婚恋,堪称佳话。可以说,皇太极是马背上的多情天子。
看过《孝庄秘史》没?那挺真实的,努尔哈赤最爱的是多尔衮的母妃。
海兰珠已经是嫁过一次人了,但是皇太极却是很爱他,这是为什么呢?
皇太极一生娶了15位妻子,而他最喜欢的是皇太极是位杰出的军事家和统帅。他称帝之后,或亲自领兵,或坐镇指挥,其军事活动,是他帝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宸妃中的“宸”用作帝王代称,可见皇太极是非常宠爱海兰珠的。
说到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毋庸置疑就是宸妃海兰珠了。海兰珠是孝庄文皇后(大玉儿)的亲姐姐,比孝庄文皇后大4岁。
皇太极最喜欢的女人是谁?
皇太极最喜欢的女人应该是海兰珠。说起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都有一个表达,那就是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深爱,超越了生死,甚至可以说超越了极限。
当初皇太极出于政治原因娶了哲哲,可是哲哲生的是一个女儿,这对满族的婚姻是不利的,于是孝庄也被嫁给了皇太极,孝庄的前3个孩子也都是女儿,而海兰珠的第一胎就是儿子,深受皇太极的喜爱,母凭子贵,本来就很喜欢海兰珠的皇太极更加喜欢海兰珠了。
清朝各个帝王的后宫佳丽无数,但是皇太极只爱海兰珠;顺治也只钟情于董鄂妃;而乾隆对自己的结发妻子富察皇后始终如一,由此可见爱新觉罗家的痴情种还是很多。
最爱海兰珠,宸妃海兰珠可谓宠冠后宫,崇德六年,宸妃去世,皇太极追谥宸妃为敏惠恭和元妃。宸妃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
多尔衮一生最爱的人是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文皇后,即永福宫庄妃(顺治帝生母),故民间有太后下嫁之说。
皇太极的下一位皇上是谁?
皇太极是清太宗,全名爱新觉罗·皇太极,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皇太极是后金的第二代大汗和清朝开国皇帝,年号天聪、崇德,庙号太宗,谥号简作文皇帝。皇太极生于赫图阿拉,即今辽宁新宾县西老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亲为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皇太极早年译名不定,或作“黄台吉”、“洪太极”、“洪太主”、“洪佗始”等,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
皇太极在1626年努尔哈赤逝世后继承汗位,年号天聪,当时后金的实际统治区域为现中国东北大部及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生产,持续增强兵力,为后来清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去世,时年五十二岁,在位17年,庙号太宗,卒谥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后累加谥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其死后其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位。
皇太极的下一任皇上是爱新觉罗·福临。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满语:ᡶᡠᠯᡳ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二位皇帝(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定都北京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年号顺治。
顺治皇帝六岁登基,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同年,顺治皇帝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
扩展资料:
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历史上一个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重要君王。他继承了后金可汗努尔哈赤的大业。在横扫辽西各部族及与明朝的长年征战中,以杰出的智谋与奇勇赢得了可汗的信任,最终继承皇位。
皇太极继位之初,后金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外部处境孤立,受到明朝、蒙古、朝鲜的包围。内部由于贵族分权势力的矛盾,冲突日益严重。皇太极逐步建立国家统治机构,取代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国家权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福临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