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简介(文明太后简介)

2顿吃个蛋挞 名人名言 16

李未央历史原型是谁

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长乐冯氏。冯氏是冯朗之女,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后宫,充为奴婢;正平二年(452年),选为文成帝的贵人。和平六年 (465年),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策诛杀了权臣乙浑,后依据北魏祖制归政献文帝;延兴六年(476年),献文帝暴崩,时人称冯太后毒杀。

冯太后,原名未详,魏文成帝的皇后,因其杰出贡献被尊称为文成文明太后。她出生于长乐信都(今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岳良村),在北魏历史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从477年至490年的14年间,她实际主导了一系列改革。冯太后的出身并不显赫,起初因罪被充为奴。

冯太后,历史上被誉为文明皇后,以其在北魏文成帝朝期间的深远影响而闻名。她出生于长乐信都(今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岳良村),原为官宦之家之女,因罪被贬为奴仆。452年,她被选为文成帝的贵人,次年即被立为皇后。465年,献文帝即位后,冯太后成为皇太后,开始在幕后辅政。

冯太后没有画像流传下来,故无法得知其真实画像。 北魏冯太后(441~490年)的人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她本是汉女,祖父曾做过五胡十六国时北燕国的国君。

冯太后,文成帝,王维,文成文明太后,长乐新都人。从公元477年到公元490年的14年间,他实际上是一系列改革的主持人。冯太后,一个官员的女儿,因为犯罪被充作奴隶。42年,他被选为魏的贵族。她在1956年被封为女王。45年,魏宪文皇帝即位,被尊为太后。

文明太后简介

冯太后,全名不详,出生于公元441年,逝于490年,是汉族,北燕君主冯弘的次子冯朗之女,同时也是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她的祖父冯弘与伯祖父冯跋曾是北燕的天王,弟弟冯熙担任太师,两位侄女冯清、冯润后来成为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皇后,因此,她被历史上尊称为文明太后。

北魏历史中,冯氏,以其卓越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被称为冯皇后。她出生于441年,是北燕君主冯弘的第二子冯朗的女儿,也是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在文成帝去世后,冯皇后开始了她的两朝亲政生涯,期间她领导北魏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改革,使之成为一个文明的国度。

冯太后(文成文明皇后)名冯淑仪,胡太后(宣武灵太后)正史不载其名,《北史演义》称其名胡仙真,另有一说名胡承华。

被历史称颂的“文明冯太后”,本来没有资格登鼎历史舞台的,可偏偏因为北魏一条不成文的陋习,被推到了历史风口上,从而成全了光辉一生。

锦绣未央冯太后真实身份?

冯太后(441年~490年10月17日),名字不详,祖籍长乐郡信都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

冯太后,北魏帝国第一个活着成为皇后的,汉人,所以她的这些改革都带着浓郁的汉化色彩,也拉开了史上著名的太和改制的序幕。

文帝知道后,觉得有失颜面,将李奕处死。李奕的死彻底惹怒了冯太后,逼文帝退位。文帝顶不住压力,无奈之下传位于自己的儿子拓跋宏(孝文帝),自己成了太上皇。

冯太后是孝文帝的养母,所以孝文帝尊称冯太后为皇祖母。 出身北燕皇族长乐冯氏,辽西郡公冯朗之女,生于长安。

人物简介冯太后,北魏文成帝皇后,长乐信都人。公元442年生于长安。十一岁成为北魏文成帝拓跋的贵人,十四岁封后。拓跋死后,乙浑专权。冯太后短期临朝,定策诛杀乙浑。其后与献文帝拓跋弘不睦。拓跋弘非冯太后所出,两人政见也完全不和。公元471年献文帝禅位于五岁的太子拓跋宏,自己仍过问大政。

北魏冯太后的名字叫冯有。 冯太后,罪臣冯朗之女,父死,她被罚入宫中为婢。

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

冯太后,北魏文成帝的皇后,441年出生于一个王族家庭。她的祖父冯弘和伯父冯跋曾统治北燕,而她的父亲冯朗在北燕亡国后归降北魏,担任过秦、雍二州的刺史。冯太后的姑母是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的宠妃。不幸的是,她的父亲因罪被杀,她因此被迫进入皇宫生活。

冯太后加入北魏管理层多年,以个人智慧实现了北魏两代人的顺利交接,北魏太和改革前期是由冯太后实行的,她辅佐三代帝王,为北魏王朝的政局稳定做出重大贡献。人物简介:冯太后(442-490年),名不详,汉族,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

文成文明冯太后,名不详,汉族,长乐信都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的嫡祖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

冯太后本是官宦之女,因罪充公为奴。452年,被选为北魏文成帝的贵人。456年被立为皇后。465年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太后临朝辅政,定策诛杀丞相乙浑,而后归政献文帝。476年冯太后因献文帝诛杀其宠臣,将献文帝毒死,再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490年去世,享年49岁。

冯太后儿子拓跋弘 拓跋弘(454年-476年),北魏第六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濬长子,生母李贵人,养母冯太后。

北魏冯太后剧情简介

这部剧聚焦于中国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改革家——北魏冯太后的一生。故事发生在南北朝的北魏,当时太武帝统治,太平真君十年,冯邈受命征讨柔然。乙浑质疑冯邈的忠诚,但左昭仪冯姑挺身而出支持,最终冯邈出征。

李未央是哪北魏朝的人。李未央的历史原型是冯太后,冯太后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太后,被后人称为文明太后。

《锦绣未央》是以我国南北朝时北魏皇室斗争为主线的一个故事。锦绣未央剧情简介:南北朝期间,出身北凉王族的少女心儿,本是天真善良的无忧公主,过着万人宠爱、恣意随性的快乐日子。北魏大将军叱云南为自己的野心而陷害,欺君罔上擅自出兵,导致北凉上下一夜之间血流成河,天之骄女被迫流落异乡。

北燕灭亡后,被收入北魏宫中为奴。后来成为文成帝的贵人,四年后,为皇后。文成帝驾崩,献文帝即位。但是当时的时局动荡,权臣作乱。已经升为皇太后的冯太后,就出手诛杀权臣,夺回朝政并且返还给献文帝。但是后来,献文帝暴毙,有人称,他是被冯太后毒杀的。

太平真君十年,太武帝颁诏,命大将军冯邈带兵征讨柔然。大臣乙浑以冯邈是降将为由极力反对,左昭仪冯姑出面力挺大将军冯邈,太武帝最终决定仍由冯邈带兵出征。冯邈战败投降,大为震怒的太武帝派乙浑诛杀冯家老小,冯姑的哥哥冯朗也被赐死冯太后简介,冯朗的儿子冯熙因为逃到羌族部落,性命得以保全。

关于锦绣未央剧情介绍简介,锦绣未央剧情介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锦绣未央》讲的是我国南北朝期间北魏皇室斗争的故事。

文明太后是谁?

文明皇后冯氏(442―490),即冯太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属北燕皇族,汉人。14岁时被选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后被册封为皇后。拓跋濬死后,冯氏操纵政权。北魏献文帝尊冯氏为皇太后。在冯氏的指导和辅佐下,北魏孝文帝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

北魏文明太后——中国历史上一位女政治家 在肯定北魏孝文帝的历史作用时,有一个重要人物是不应当忽略的,这就是孝文帝时的太皇太后, 死后谥为文明太皇太后的冯氏。因为在实行均田时,孝文帝还没有实际掌握大权,掌权的是这位临朝 专政的太皇太后;孝文帝从襁褓之时就由这位太皇太后抚养,这位太皇太后是汉人,孝文帝实行汉化 政策虽在太皇太后死后,但他的汉化教育却来自这位汉人祖母。 冯氏是文成帝拓跋珪的皇后。公元四六五年,文成帝死,太子弘即位,是为献文帝,尊冯氏为皇 太后。 丞相太原王乙浑乘机专政,诛杀异已,阴谋不利于帝室。这时皇太后冯氏才二十四岁,皇帝只有 十二岁,可谓欺人孤儿寡妇。但在这次政治斗争中,冯太后就表现她的政治才能。她杀死了丞相乙浑, 掌握了国家大权,临朝称制。 孝文帝即位,冯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复临朝称制。这时候孝文帝还不满五岁。接受上次还政的 教训,文明太后这次便不还政了,直到太和十四年(公元四九○年)身死,她临朝二十年之久。在太 和十四年以前,孝文帝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实际上,国家大事都是由文明太后作出决定。《北史·文 成文明皇后冯氏传》说:“自太后临朝专政,孝文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 魏收在《魏书·高祖纪》的后论里也说:“高祖幼承洪绪,早著睿圣之风。时以文明摄事,优游恭己。 玄览独得,著自不言。神契所标,固以符于冥化。及躬总大政,一日万机,十许年间,曾不暇给。” 所谓“孝文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多有不关帝者”,“以文明摄事”, 孝文“优游恭己”,都说明太和十四年以前,孝文帝是不掌握政权的。事无大小,皆由太后决定。只 是在文明太后死后,从太和十四年到太和二十三年这十年间,孝文帝才“躬总大政,一日万机”。 文明太后“多智,猜忍,能行大事,杀戮赏罚,决之俄顷”。“性严明”,对于左右宠幸的人, “亦无所纵”。一般地说,在男子居支配地位的封建社会,女的要掌握政权是不简单的,她的政治往 往是严的。问题在于对谁严。是对人民,还是对官吏;是对好官,还是对坏官;是对进步的,还是对 顽固守旧分子。史称文明太后“自以过失,惧人议己,小有疑忌,便见诛戮。至如李、李惠之徒猜 嫌覆灭者十余家,死者数百人,率多枉滥,天下冤之”(《北史》卷十三《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其中李曾于献文帝时因“受纳人财物,胡商珍宝”被下狱。他利用献文帝和文明太后间的矛盾,诬 害文明太后所宠、献文帝所恶、对他自己大有恩德的李敷、李奕兄弟,而保全了自己的生命。不久又 恢复了政治上地位,而且有“宠于献文”,“权倾内外”。在他任太仓尚书摄南部事的时候,他的运 送租粮的办法,曾给人民带来很大不便,“远近大为困弊”,使得“内外疾之”(《北史》卷二七《 李传》)。李的被杀,还不能完全算在文明太后的猜忍帐上。而李惠“本无衅故”,仅仅因为他 是孝文帝生母献文思皇后的父亲为文明太后所忌,遭到诬陷而死。文明太后还曾毒杀不顺从她的献文 帝。她长时期临朝专政,“威福兼作”,刑狱枉滥。作为封建统治者,文明太后不可避免地有她的阶 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然而总的看来,她不失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女政治家

标签: 孝文帝 太后 皇后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