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为什么称为千古一帝(杨广为什么是千古一帝?)

老公我爱你 诗词赏析 15

历史上杨广是如何夺嫡成功的?

隋文帝继位之初,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其余诸子分别封王。起初相安无事,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太子和晋王杨广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后世对杨广的评价再怎么不好,也是个“暴君”。胡亥不仅谈不上是什么“暴君”,恐怕说他是一个“昏君”都有点抬举他了! 胡亥只是一个孩子,而且还是个熊孩子!

很多人认为杨广堪称千古一帝的观点,主要依据的是他的科举制、三征高丽和京杭大运河。然而,科举制度在隋朝尚处于起步阶段,其雏形是沿袭了察举制,唐朝才将其完善,所以这并非杨广的独有成就。至于三征高丽,结果却是惨败,不能作为其英明的证据。

但要说千古一帝的话,还是留给嬴政吧,开创先河的人更配的上这个称号! 如果杨广不是亡国之君,这个称号我会投给他,可惜了杨广的“大业”。

历史地位:杨广被誉为“千古一帝”,主要是因为他在位期间的卓越政绩和改革举措。他成功统一南北,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深远:杨广的执政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广为什么是千古一帝

杨广,被誉为千古一帝,其功绩卓著。他不仅结束了魏晋以来长达300年的华夏分裂,通过武力征服,吞并了吐谷浑,使得青海高原首次被纳入华夏版图,这一壮举极大地扩展了国家疆域。他的大运河开凿工程更是划时代,通过连接长江和黄河,实现了南北地区的紧密沟通,从此,华夏大地的分裂隐患几乎不复存在。

分享一点自己的想法: 他确实是历史上最为冤枉的皇帝,还有一个是秦始皇。 他的冤枉,主要拜李世民所赐。 杨广是李世民的姨表叔,李渊就是造了表哥的反!

二作为一个强盛的大一统王朝,为什么会轰然倒塌,后期都归于隋炀帝的荒淫无道、穷兵黩武,实质是氏族做大,藩王割据,无休止的战争动了国本!

《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隋炀帝杨广的一生》?这是悟空问答关于历史探讨的提问,邀我回答。

杨广为什么是千古一帝?

杨广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在历史上的诸多功绩。首先,他结束了魏晋以来长达三百年的华夏分裂,统一了隋朝,这一壮举在隋开皇八年和次年通过他的领导得以实现,尤其是在攻灭陈朝后,奠定了隋朝的稳固基础。

杨广是千古一帝的原因是因为他有很多功绩,具体如下:完成大一统,成功结束自魏晋以来华夏300年的分裂。隋开皇八年十月,隋文帝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帅50万大军攻陈 次年1月陈灭了亡。也就是说,在实际上,隋的统一是由杨广完成的。攻灭吐谷浑。华夏首次将青海高原划入版图。开创科举制。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好问千古帝?中国封建社会从声音算起,也就2400多年。从秦始皇算起,不过2200多年。就算1000年出一个千古一帝。那也就两个,最多不超过三个。

杨广之所以被誉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一系列重大举措,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强盛。首先,他结束了魏晋以来长达三百年的华夏分裂局面,将分裂的华夏重新统一在隋朝的旗帜下。

杨广是千古一帝的原因:完成大一统,成功结束自魏晋以来华夏300年的分裂。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月,隋文帝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帅50万大军攻陈次年1月陈灭了亡。也就是说,在实际上,隋的统一是由杨广完成的。攻灭吐谷浑。华夏首次将青海高原划入版图。

汉武帝刘彻和隋炀帝杨广,都雄才大略又好大喜功。之所以命运不同,是因为两人手里的底蕴差别太大。 幸福的刘彻。 1,刘彻父祖的修养生息。

杨广和李世民要做的事都一样,为什么杨广失败了,李世民成功了?

李世民的怒气全消,没有再生魏征的气,反而对他重用有加。

总的来说,杨广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和贡献。他的智慧和才能,使得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杨广被称为“千古一帝”主要是因为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大业年间成为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首先,杨广对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他借鉴了前朝的经验,对官制、选举制度、法律制度等进行了改革,使得政治体制更加完善和合理。

杨广被称为是千古一帝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主张修建了“京杭大运河”,根据史书记载,早在隋朝初步建立的时候,隋文帝杨坚就已经有了修建大运河的想法,但国家初建,这种大型工程无疑是劳民伤财,所以就搁置了。

杨广为什么是千古一帝?

杨广是千古一帝的原因:

1、完成大一统,成功结束自魏晋以来华夏300年的分裂。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月,隋文帝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帅50万大军攻陈次年1月陈灭了亡。也就是说,在实际上,隋的统一是由杨广完成的。

2、攻灭吐谷浑。华夏首次将青海高原划入版图。

3、开创科举制;科举制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无需赘言。撕开了自汉以来华夏数百年门阀政治的裂口,给了低层士人晋身机会,大大的避免了阶级固化的严重现象。

主要成就

1、政治

隋炀帝在位的十四年间,起初为提升经济发展和民生便利的层次,曾推动各种建筑包括南北隋唐大运河等艰钜工程。

一方面这些巨大的工程促进了经济,另一方面也给民生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大运河的修建使百万计的中国劳工伤亡,甚至出现了“丁男不供,始役妇人”的情况,为隋朝带来不稳定因素。

另外,在执行政策的同时,隋炀帝也搜罗江南、五岭以北的珍材异石来犒赏自己。

又为求完美,令各地献上特产、奇禽异兽至京,动用了大量的劳役。隋炀帝还遣大军远征高句丽。连年的征战,使百万隋军丧命异国他乡并间接引发隋末民变。

2、经济

大业元年(605年),杨广继位之初,征发河南、淮北一百多万人开通济渠(唐时称广济渠,宋称汴河),由洛阳通到淮水。

同年,又遣淮南十几万人开邗沟,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扬子(今江苏扬州南)入江,又称“山阳渎”。自大兴至江都(今扬州),全长四千多里。

运河的两旁开辟了大道,为美化环境和鼓励人民亲近利用,皆种有榆树和柳树[20],可谓当代良策。大业四年(608年),征河北一百多万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

大业六年(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通到余杭(今浙江杭州)。自大业元年(605年)起,以六年时间开凿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运河。

标签: 千古一帝 大运河 科举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