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名词解释(急需一份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答案,谁有?发给我一份,好吗?万分)

流泪猫猫头 诗词大全 13

乐府诗集分为哪三个部分?

乐府诗从其内容来看, 大约可以分为三类: 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 郊庙歌辞:为祀天地,太庙,明堂,社稷所用.今存者有《郊祀歌》和《安世房中歌》。

名词解释:11.《史记》12.鸿门宴13.《史记》三家注14.《汉书》15.乐府16.《孔雀东南飞》17.《古诗十九首》18.建安风骨19.建安七子20.竹林七贤答案:11.《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著,共一百三十篇,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前91年)撰成。

乐府诗属于古体诗,对格律要求远不如后代的近体诗,但并不是没有格律。 乐府诗形式很灵活,三言、四言、五言、六言杂言都可以,不象近体诗有严格字数要求。

“艳歌罗敷行”,乐府诗,是汉代著名民间敍事诗。它敍述了一个太守调戏采桑女子罗敷而遭到严词斥责的故事,被选入教材。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乐府诗历来根据所用音乐不同来分类。郭茂倩《乐府诗集》将乐府分为十二类,但主要是以下四类: ①郊庙歌辞,主要是贵族文人为祭祀而作的乐歌。

乐府诗集主题?

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原则实际上和《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原则一脉相承,因而必然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乐府”的名词解释是:古代时的音乐行政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诗体名。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起于汉代。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

《乐府诗集》为宋郭茂倩编纂。集录了先秦歌谣,汉朝至唐五代的乐府诗,全书共一百卷。其中有著名的《昭君怨》和项羽的《垓下歌》。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

急需一份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答案,谁有?发给我一份,好吗?万分感谢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乐府,汉族古代民歌音乐。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乐府”,原为汉代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人们便把 这个机构所收集和配乐演唱的歌辞,称为“乐府诗”,也简称“乐 府”。的乐府诗,既有贵族、文人的创年,也包括一部分民歌。 据记载,仅西汉乐府机构收集民歌的地区即几乎遍及当时的全国, 范围超出了《诗经》十五国风产生的地域。

乐府名词解释: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 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乐府的三种含义 乐府的三种含义是什么

乐府名词解释: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艺术特色

汉乐府民歌多用生动的口语,亲切朴素,叙事同抒情结合,感情真摰动人。如《孤儿行》写孤儿受兄嫂虐待,诗句虽参差不齐,而情与境会,孤儿口状心计之状,活现笔端。

诗句句式长短不一,二至八言都有,有句式整齐的齐言诗,也有错综参差的杂言诗。汉乐府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和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灵活自由。

1、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1976年在秦始皇陵区出土了一件钮钟,上书错金铭文:“乐府”,2000年在西安秦遗址出土“乐府承印”封泥一枚,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史实,而非始于汉武帝时期。)

2、2乐府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3、唐代诗人作乐府诗,有沿用乐府旧题以写时事,以抒发自己情感的,如《塞上曲》《关山月》等,也有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自制新题以反映现实生活

标签: 乐府 音乐 民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