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道伐虢是什么意思
假道伐虢原义指通过向对方借路为名而行消灭对方。在春秋时期,晋国想要吞并虞和虢两个小国。但是,直接攻击会引起两国的警惕和联盟反抗。因此,晋国的大夫荀息建议晋献公采用借道的策略来攻击两国。具体来说,荀息建议晋献公先送给虞国以美玉和良马,以此为代价借用虞国的道路去攻打虢国。
假道灭虢”虽然出自左传,但还被列入“三十六计”之一,因为它蕴含了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军事斗争艺术,因此受到历代兵家的广泛重视。
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原典】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①。困,有言不信②。【注释】①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假,借。
假途灭虢 假:借。途:道路。虢(guó):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近义词:假道灭虢 出处 《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jí)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guó)。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
当年晋献公时代晋国曾经向虞国借道讨伐虢国,灭掉虢国后,晋国转回头便把虞国也给灭了。晋国假道灭虢这事,多年以来对诸侯的触动都是很大的。
假途灭虢读音
假途灭虢读音为jiǎ tú miè guó。成语释义:指晋国向虞国借路去灭虢,晋灭虢后,在归途中又灭了虞国;后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义而行消灭对方。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后指小国。
三国时期假途灭虢的典故如下: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币而不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
假道伐虢(拼音:guó):假道,是借路的意思。语出《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 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灭虢。” 处在敌我两大国中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武力胁迫时,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 态,把力量渗透进去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
灭(miè),5画,上下结构,部首:一 组词:毁灭(huǐ miè) | 覆灭(fù miè) | 灭亡(miè wáng) 蔑(miè),14画,上中下结构。
假道伐虢!这个成语…一般和唇齿相依或唇亡齿寒有关 假道伐虢!
鲁僖公二年, 晋侯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灭虢夏阳。 鲁僖公五年,晋侯再一次向虞国借道伐虢。 虞国大夫宫之奇看穿了晋侯的阴谋,于是力劝虞公不要借道。
三气周瑜的原文典故?
第二气: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美人计算计刘备不成,刘备娶走孙尚香。周瑜带兵追杀被黄忠魏延两路伏兵杀的大败。 第三气: 假道灭虢。
成语名字:假道灭虢 成语发音:jiǎ dào miè guó 成语解释: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成语出处:《左传 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假途灭虢的故事:春秋初期,晋献公为了拓展疆土,决定攻下虢国;但是虢、虞地理相连,晋献公就向虞借道攻虢,让大夫荀息携带贵重礼品献给虞公,请求借道攻虢;虞公贪利,不听从大臣的劝告,答应借道给晋献公,结果晋献公灭了虢国后,乘虞不备,又灭了虞国。
【假道灭虢】【jiǎdàomièguó】【解释】: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文章首先陈述了虞虢之间的紧密关系,然后揭露出晋侯残酷无情的本质,最后提醒虞国公国家存亡在于德行,而不在与神灵。文章批判了迷信宗族关系和神权至上的迂腐,反映了当时的民本思想。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开头只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着便通过人物对话来揭示主题。
假途灭虢是什么意思?
假途灭虢:为了眼前的小利而失去了整个国家。春秋初期,晋国传至献公,积极扩军,拓展疆土。晋献公为了夺取崤函要地,决定南下攻虢,但虞邻虢的北境,为进攻虢的必经之途。晋献公害怕二国联合抗晋,遂采用大夫荀息各个击破之计,先向虞借道攻虢,再伺机灭虞。
“假道于虞以伐虢”出自宋代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书》。“假道于虞以伐虢”全诗《拟孙权答曹操书》宋代 苏轼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东周本来疆域很大,迁都洛阳后,还是方圆千里的大国。地方在今天河南中部为核心的地域,面积大约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众多,仍然有很强大的实力。
草船借箭历史背景: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来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36计里试探别人内心想法的计是什么计?
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如果虢国灭亡了,那虞国也会跟着灭亡,虞公不信,执意让路给荀息,果不其然,荀息带兵消灭了虢国,再回军又消灭了虞国,并拿着玉璧牵着骏马回来向晋献公报告;它的近义词有【假道灭虢】,我们可以这样造句,假途灭虢这个成语的典故告诉了我们不能因小失大的道理,要懂得往长远看。
按:"假道伐虢" 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四计,此计是以向对方借道为名,达到消灭对方或夺取对方要地的目的。假道灭虢造句 田畴,他是不会借道给我们用的,难道他不害怕你给他来个‘假道灭虢’。徐荣一眼看穿此计乃假道灭虢之计,就跟周瑜向刘备借道讨伐西川一样,玩的都是一个调调。
山西的虞国是周初武王所封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省南部夏县和平陆北一带,历史故事就是假道灭虢,也是唇亡齿寒的典故来源。
广为人知的历史主要有:分陕而治、鸡鸣狗盗、唇寒齿亡、秦赵会盟、负荆请罪、假虞灭虢、淆之战、甘棠遗爱、老子著经、仰韶文化、唐朝宰相姚祟。
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阻。最终,虞国国君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允许晋军借道。晋国军队如约通过虞国,成功地消灭了虢国。然而,晋国并未停止脚步,他们迅速调转矛头,乘胜追击,毫不留情地也将虞国纳入了灭亡的行列。这个历史事件以“假道灭虢”这个成语,警示后人,贪图眼前小利可能会带来灭顶之灾。
假道伐虢是什么意思
“假道伐虢”读音是jiǎ dào fá guó 。
假道伐虢,汉语成语,是指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
假道伐虢也称假途伐虢,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灭虢”。 假道伐虢的原意是指假借虞国的道路去攻打虢国,结果把虞国也给灭了,后泛指以借路为名,行扩张之实。
“假道灭虢”之计体现了相当丰富深刻的军事斗争艺术,因此受到历代兵家的广泛重视。此计所蕴含的主要内涵是,战争指导者要有意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利用敌人贪利、畏怯等弱点,借攻击第三者为由,顺势渗透自己的势力,控制对方,一待时机成熟,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一举消灭或制服对手,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假道伐虢
汉语成语,是指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
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 ,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这个成语的来源是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人自颠转,伐鄍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左传·僖公二年》)
给大家把翻译也放出来了,便于大家理解
晋国的荀息请求用屈地出产的马和垂棘出产的璧玉向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晋献公说:"这是我的宝物啊!"荀息回答说:"如果向虞国借到了路,东西放在虞国,就像放在宫外的库房里一样。"晋献公说:"宫之奇还在那里。"荀息回答说:"宫之奇的为人,懦弱而不能坚决进谏,而且从小就和虞君在宫里一起长大,虞君对他亲昵,即使进谏,虞君不会听从的。"于是晋献公就派荀息到虞国去借路,说:"冀国无道,从颠軨入侵,围攻虞国鄍邑的三面城门。敝国伐冀而使冀国受到损失,也是为了君王的缘故。现在虢国无道,在客舍里筑起堡垒,来攻打敝国的南部边境。谨大胆地请求贵国借路,以便到虢国去问罪。"虞公答应了,而且自己请求先去进攻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不听,就带兵进攻虢国。夏季,晋国的里克、荀息领兵会合虞军,进攻虢国,灭亡了下阳。《春秋》把虞国写在前面,因为虞国接受了贿赂。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的就是
按:"假道伐虢" 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四计,此计是以向对方借道为名,达到消灭对方或夺取对方要地的目的。
假道灭虢造句
1、田畴,他是不会借道给我们用的,难道他不害怕你给他来个‘假道灭虢’。
2、徐荣一眼看穿此计乃假道灭虢之计,就跟周瑜向刘备借道讨伐西川一样,玩的都是一个调调。
3、避实击虚、以逸待劳、联宋灭金,且隐含的策略为假道灭虢,南宋亡也。
4、不过李孚的假道灭虢之计倒让他颇为心动,他一直在考虑谋安陆郡,只是他一时找不到理由,虽然想到了不少计策,比如佯装曹军进攻安陆郡,江夏军前往救援等等。
5、那队玩家中除了一个战士一个盗贼,其余全是施法类职业,看见我们这支大部队浩浩荡荡开过来,尽管事先招呼了仍然十分警惕,大概怕被假道灭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