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计刻度(为什么密度计的刻度值上大下小?)

恍惚一瞬苦相见 诗词大全 23

密度计刻度值表示的是什么的倍数?

密度计刻度值表示水密度的倍数 密度计刻度值表示水密度的倍数

密度计(旧称比重计)是根 据物体浮在液面上的条件来测量液 体密度的.它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测量物体密 360问答 度的仪器是密度计(DensityMeter)。

密度计的刻度特点是:刻度值均匀;刻度线平行。以下是 密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其刻度特点至关重要。首先,密度计的刻度值是均匀的。这意味着在密度计的每一刻度之间,其代表的密度值是等距的。

一是密度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二是其刻度上面小,下面大。对于第二点,很容易理解,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有。

密度计的刻度通常是从下往上依次递增表示不同的密度值。

答案:密度计的刻度是下密上疏。解释:密度计的结构与原理 密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其内部有一个浮标,通过浮标的位置来反映液体的密度。浮标的位置决定了密度计的刻度显示。刻度分布特点 密度计的刻度分布是根据浮标的位置进行设定的。

为什么选用刻度合适的密度计?

密度计的原理是密度计漂浮液面,浮力等于密度计的重力,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露出液面的体积越大。所以要增大密度计的精确度,需要减小密度计空心管的横截面积。

答案:密度计上的刻度值是从上到下递增的,表示密度逐渐增大。这些刻度之间的间隔并不是均匀的。解释:密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的刻度设计反映了其测量原理。在密度计上,刻度值的排列从上到下递增,这是因为随着液体密度的增大,密度计需要相应地下沉以维持浮力平衡。

粗细均匀的不是,下密上疏设管的截面积为S,装入弹丸后质量为m,将它放入密度为ρ的液体中(假设能竖直站立),浸入液面下的深度为h,由F浮=m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密度计的刻度分布不均匀是因为浮力的影响和液体密度的变化。详细解释:1. 浮力的影响: 密度计是根据浮力原理设计的,它通过漂浮在液体中显示液体的密度。随着液体密度的变化,密度计所受的浮力也会相应变化。

为什么密度计的刻度值上大下小?

密度计的刻度值设计为上大下小,其实蕴含了一个简单的物理原理。当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时,它会保持平衡状态,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F浮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与液体密度P液的乘积再除以重力g,即F浮 = V排 * P液 / g。

所以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入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由于浮力相等,所以当液体密度越大时,排开水的体积越小,密度计在液体中浸入的体积就会越小。这样就造成了密度计的刻度上疏下密。

因密度计的刻度线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刻度的,而这个刻度与密度是反比关系,因此刻度不均匀。因F浮=G=mg=ρgV,密度计进入液体越深,排开液体的体积V也就越大,而g一定,故此时液体的密度就越小。所以密度计上疏下密,其示数表示液体的密度。

△密度计刻度值上刻着800-900表示:800kg/m³—900kg/m³;就是说它可以测定密度的范围是800kg/m³—900kg/m³,超出这个范围不合适。

密度计的刻度为什么上疏下密

原因 密度计刻度上疏下密的现象,主要是由其结构设计所决定的。为了使密度计在液体中保持稳定,降低重心,设计上通常使其底部较重。由于密度计的横截面积自上而下不均匀,导致其在液体中的浮力分布不均,进而造成刻度间隔的不均匀。上面的刻度间隔较稀疏,而下面的刻度间隔则相对较密。

密度计的刻度上疏下密的原因:漂浮状态的的物体,重力等于浮力等于ρ液gV排;ρ液与V排成反比,参照双曲线观察函数图像,随着液体密度增大,V排减小;在密度增大相同的值,V排减小的值减小,即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减小得越慢,为了使刻度间隔较大,下的横截面积要小一此。

密度计读数下大上小是因为F浮=G=mg=gV,密度计进入液体越深,排开液体的体积V也就越大,而g一定,故此时液体的密度就越小。所以密度计读数是下大上小。

密度计刻度特点为上疏下密。密度计是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其刻度特点上疏下密的原因与阿基米德原理有关。密度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即F浮=G物。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而G物=m物g=ρ物gV物,所以ρ液gV排=ρ物gV物。

如何标注密度计的刻度?

密度计的刻度以及质量的分布是否使均匀的? 刻度不均匀 这是因为密度计总漂浮在水面上,它的浮力总等于重力,而密度计的重力不变的。

一是密度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二是其刻度上面小,下面大。对于第二点,很容易理解,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有。由于密度计的重力一定,所以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小,它露出液面部分的体积也就越大,因此下面的刻度比上面的要大。

因此,密度计的刻度分布是这样的:下面的刻度较大,对应较低的密度值,而上面的刻度较小,对应较高的密度值。另外,密度计的重量分布不均匀,它的下方为了保持竖直漂浮,重力分布较密集。

密度计的刻度是下大上小,从上至下的刻度值是逐渐增大的,但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当它浸入不同的液体中,体积不变示数发生变化,密度计底部的铁砂或铅粒是用来保持平衡的。密度计是根据重力和物体漂浮时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

在物理实验中使用的密度计,是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根据物体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制造与工作的。

密度计(旧称比重计)是根据物体浮在液面上的条件来测量液体密度的.它的刻度是不均匀的。测量物体密度的仪器是密度计(Density Meter)。密度计测量的基本原理是,衡量感光材料曝光和显影后的变黑程度即黑度。在制版时,感光材料上的溴化银,受到光照作用,显影后还原成金属银,形成一定的阻光度。

密度计为什么上疏下密

密度计的刻度不均匀的原因是,密度与体积不成正比,而是反比关系,所以刻度不是均匀的。密度计的刻度上疏下密的原因:1、漂浮状态的的物体,重力等于浮力等于ρ液gV排;2、ρ液与V排成反比,参照双曲线观察函数图像,随着液体密度增大,V排减小;3、在密度增大相同的值,V排减小的值减小,即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减小得越慢,为了使刻度间隔较大,下的横截面积要小一此。因此做成上宽下窄的形状。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中考

解析:

密度计结构剖析

江苏吴县横泾中学(215103) *** 达 李金高

密度计是测液体密度的仪器,就测量范围可分为轻表和重表.轻表形状上细下粗,重表上粗下细.两种表的刻度都是不均匀的,刻度值是上小下大,它们的下端都有一个重锤,其目的是使密度计浮在液体中静止时呈竖立状态.如图.

1 密度表刻度值上小下大

密度计是根据物体浮在液面上条件的原理制成的.从物体沉浮条件可知,浮在液面上的物体符合:F浮=G.由于密度计重力G不变,所以它受到的浮力F浮是一定的.又F浮=ρ液gV排可知.ρ液大时V排就小,V排小表示密度计在液体中浮了寻起,所以表示密度大小的刻度值就大,使密度计上刻度值呈现上小下大.

2 密度计刻度上疏下密

密度计在各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以密度为1000千克/米3的水为基准,其它液体与水比较时有:ρ水gV排水=ρ液gV排液=ρ液g(V排水±V).V表示密度计分别浮在水,其它液体中达平衡时,排开水和液体的体积差.当ρ液ρ水时取"-".

由于密度计下半部玻璃管粗细不均匀,要将其折算成与上半部粗细均匀部分一样的长度来进行刻度.具体方法是:用排水法测出比重计不均匀部分体积V1,用游标卡尺测出密度计均匀部分的外径d,计算出横截面积S=

度L2则折算成粗细均匀的密度计浸入水中的总长度为L=L1 L2.则上式可变换成:

ρ水gSL=ρ液g(SL±ls)

l为密度计分别浸在水和液体中的深度差

根据上式.对密度计结构剖析如下:

(1)比重计刻度以浸入水中达平衡状态时与水面相切之线为基准刻度线1.000×1O3千克/米3.根据上式可知.重表刻度自上而下,刻度值由1.000×103千克/米3逐渐增大.轻表刻度线自下而上,刻度值由1.000×103千克/米3逐渐减小,见图1.

(2)重表,轻表浸在水中达平衡时.受到的浮力相等.即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又重表基准刻度线1.000在上.轻表基准刻度线1.000在下.所以重表下端粗细不均匀部分必须做得细长,轻表下端粗细不均匀部分必须做得粗短.见图1.

(3)以重表为例分析刻度线的不均匀性.

公式.列表计算如下:

表中l值为负值表示各刻度线在基准线l.000×103千克/米3以下.

根据数据在密度计上制作刻度线,重表刻度最上端为1.000×103千克/米3,自上而下刻度是不均匀的,呈上疏下密状.同理可知,轻表刻度最下端为1.000×103千克/米3,自下而上呈下密上疏状.

标签: 密度 液体 浮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