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标题 【诗经·国风·相鼠】 原文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①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②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译文 看老鼠都有皮,人却不讲礼仪。人若没有礼仪,不去死还干什么?看老鼠都有牙齿,人却不知廉耻。人若不知廉耻,不去死还等什么?
相鼠有皮:意思是仔细看老鼠尚且有皮。,旧指人须知廉耻,要讲礼义。出自《诗经·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通“义”);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此诗明则描述老鼠,实则是统治者用虚伪的礼节以欺骗人民,人民深恶痛绝,比之为鼠,给予辛辣的讽刺。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第一节,“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你看老鼠还有皮,你怎么这么不要脸。人要是不要脸了,还不如死了算了。第二节,“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你看老鼠还有牙齿,你怎么这么无耻。人要是这么无耻,不死还在等什么。
仓鼠有皮,人而无义 很小的时候背的诗,有人记得吗?
【诗经·国风·相鼠】原文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①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②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③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④ 注释 ①相:视也。仪:威仪也。②止:假借为“耻”,郑笺释为“容止”,也可通。③俟:等。④胡:何。
相鼠有皮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老鼠都有皮,可以用来形容人应该有廉耻之心,知礼义。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鄘风相鼠》,是其中一句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的简化。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相鼠有皮是《诗经》中的一句,通常被归类为“兴”的手法。在《诗经》中,“兴”常常是用来起兴、发端,即借由一个事物或情景引出另一个主题或情感。
诗经国风相鼠的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相鼠有皮①,人而无仪②。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④?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⑤?【注释】①相:察看。②仪: 礼仪 。③止:节制。④俟(si):等待。⑤遄(chuon):迅速。
意思是:看那老鼠还有皮,做人怎能没威仪。做人如果没威仪,不如早早就死去。
相鼠有皮谁写的?
相鼠 【诗经·国风·鄘风】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原文: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此诗明为描述老鼠,实则是统治者用虚伪的礼节以欺骗人民,人民深恶痛绝,比之为鼠,给予辛辣的讽刺。
意思是:看那老鼠还有皮,做人怎能没威仪。做人如果没威仪,不如早早就死去。出自周代无名氏《国风·鄘风·相鼠》,原文节选: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的意思是你看老鼠尚有一张皮,而人怎么会不知道礼仪呢。一般用来指指人须要知廉耻,要讲礼义。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的意思。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本文分类:诗词名句 发布时间:2014/4/27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鄘风·相鼠》
注释 相:观看。
仪:威仪,指仪表、举止。
翻译 看老鼠尚有一张皮毛,却见有些人没有庄重的仪表。如果人连仪表都没有,活着还能干什么呢?
鉴赏 诗句以老鼠都有一层护身的皮毛,而人却能不顾尊严,尽情怒斥当时统治者的寡廉鲜耻,语言尖刻,感情强烈。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意思是:看那老鼠还有皮,做人怎能没威仪。做人如果没威仪,不如早早就死去。
出自周代无名氏《国风·鄘风·相鼠》,原文节选: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译文:
看那老鼠还有皮,做人怎能没威仪。做人如果没威仪,不如早早就死去。
看那老鼠还有齿,做人行为没节制。做人如果没节制,还等什么不去死?
看那老鼠还有体,做人反而不守礼。做人如果不守礼,赶快去死别迟疑。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讽刺诗,其讽刺的对象,说法不一。前人对这个问题大致上有二说:《毛诗序》以为是刺在位者无礼仪,郑笺从之;《鲁诗》则认为是妻谏夫,班固《白虎通义·谏诤篇》承此说。
全诗主旨:
此诗明则描述老鼠,实则是统治者用虚伪的礼节以欺骗人民,人民深恶痛绝,比之为鼠,给予辛辣的讽刺。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三章重叠,以鼠起兴,反覆类比,意思并列,但各有侧重,通篇感情强烈,语言尖刻,既一气贯注,又回流激荡,增强了讽刺的力量与风趣。
作品出处: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鄘风·相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