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的数学小故事【八篇】
【 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
乌龟背上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禹治⽔来到洛⽔。洛⽔中浮起⼀只⼤乌龟,乌龟的背上有⼀个奇怪的图,图上有许多圈和点。这些圈和点表⽰什么意思呢?
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
拉格朗日年少的时候,想当个律师,但是一去上学,就被数学迷住了。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说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他叫做冯·诺依曼,曾经参加过原子弹的制造,构筑了现代计算机的架构,进行了第一次可靠的现代数值气象预报。
有趣的数学小故事(50字数
蒲丰试验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
他对儿子们说:“我有十七匹马,留给你们,三个人分。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趣味数学小故事三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蜗牛掉入井中,但决心爬出。一只癞蛤蟆告诉它井深10米,但蜗牛不气馁,开始攀爬。每天爬升5米,晚上却下滑4米。蜗牛最终用了多少天爬出井?2. 小蚂蚁离开蚁穴,前往数字城。在城门被要求展示智商,小蚂蚁成功通过数字游戏进入城市。3. 蜜蜂的蜂房是六角柱状体,结构坚固且节省材料。
数学小故事--找零钱 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
数学趣味小故事
蒲丰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让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客人们按他说的做。蒲丰的统计结果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沙贡塔娜。
传说早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一种滴水的器具来计时,名叫刻漏。4.乘号“×”是三百多年前一位英国数学家最先使用的。因为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所以他把加号斜过来表示。5.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 恺撒指定历法。
欧拉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城,小时候他就特别喜欢数学,不满10岁就开始自学《代数学》。这本书连他的几位老师都没读过,可小欧拉却读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事后再向别人请教。13岁就进巴塞尔大学读书,这在当时是个奇迹,曾轰动了数学界。
蒲丰试验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数学天才的蛋糕:有一天,数学天才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庆祝他的生日。他们决定将蛋糕平分成相等的部分,但数学天才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蛋糕上有17个蜡烛,他们如何切割蛋糕,使得每个人都得到一个完整的蜡烛?
数学小故事有哪些?
1、数学陈景润的小故事
数学家陈景润边思考问题边走路,撞到一棵树干上,头也不抬说:“对不起、对不起。”继续思考。
2、数学家鲁道夫的小故事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3、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的小故事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4、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5、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
1、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一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
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二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三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间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 2 3 4 5 6 7 8 9 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自己也就可以借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 11 11 11 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
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后来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4、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四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5、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五
这天,我看一个故事,叫《燕子考青蛙》。故事是这样:一天,燕子对青蛙说:咱们比一比谁的数学好。青蛙同意了。青蛙出题:上个星期一我吃了一只害虫,星期二吃了3只害虫,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两只害虫,问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虫?
燕子说:1 3=44 5=99 7=1616 9=2525 11=3636 13=47,你一共吃了49只害虫。
青蛙说:你考我吧。燕子说:上星期一我吃了两只害虫,星期二吃了4只,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2只害虫,问我一个星期吃了56只害虫。燕子没说完,青蛙已经说了答案。燕子说:算得这么快!教教我速算的窍门吧。
青蛙让燕子画7个圈,然后按第一个圈放一只害虫,后面的圈比前一个圈多两只,它们的顺序是1、3、5、7、9、11、13,加起来是49,青蛙在每一个圈外各放一只害虫,再用49+7=56。燕子赞青蛙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