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成就)

老公我爱你 诗词大全 16

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性格,他写的一些文章,他的长相.

他不同意自由主义者、斯拉夫派以至农奴主顽固派的主张,也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列夫托尔斯泰长相 “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理著名作家、家,作品擅长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的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

人生经历: 托尔斯泰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写了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列夫托尔斯泰生平及名言?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于1828年俄历9月9日生于图拉省晓金区,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但期中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

列夫 托尔斯泰 (1828~1910) 俄国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写了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1828年9月出生在图拉省一个有名望的贵族世家。早年父母先后去世。童年和少年时代受过严格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进入喀山大学学习,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谁知道 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

安娜·卡列宁娜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幼年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儒略历8月28日)—1910年11月20日(儒略历11月7日)),俄国小说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尔斯泰这个贵族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 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1828年,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含着金钥匙,出生一个高贵、显赫的家庭中。他的父亲尼古拉来自深受沙皇器重的托尔斯泰家族,母亲玛利亚来自沙皇的亲戚沃尔康斯基家族。两家都是历史悠久的名门贵族。其中,托尔斯泰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家族的远祖最早从伟大的彼得大帝处获得了封爵。

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事迹

列夫托尔斯泰的三个典型事迹:一九零一年,俄国最高教会机关宣布托尔斯泰为邪教徒和叛教者,并开除了他的教籍。一九零五年,革命失败后,托尔斯泰虽已年近八旬,仍一再著文,强烈抗议沙皇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对革命者滥用死刑。

列夫托尔斯泰于1828年俄历9月9日(阳历8月27日)生于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是姑妈把他抚养长大的。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中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

本文讲述了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早年经历 列夫·托尔斯泰出身贵族,1岁半丧母,10岁丧父,他由家里的亲戚抚养成人。他不专心学业,痴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对道德哲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前往高加索当兵。

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成就

列夫·托尔斯泰,一生以平凡的标签度过,但是他有一双拥有威力的眼睛,可以直视人心的最高处和最低处,他生平普普通通,一个矮小的身子上却有着为国家着想的精神。

托尔斯泰的慈悲之处: 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他作为本县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地主和农民的纠纷时,常常同情农民,又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

这是托尔斯泰长期进行精神探索的结果,也是俄国社会发展在托尔斯泰思想中的反映。《复活》与《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一起,被称为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托尔斯泰的思想是矛盾的、变化的。他一生都处在紧张的精神探索中。

晚年时,托尔斯泰追求简朴生活,毅然离家出走。他于1910年11月20日在一个小站病逝,享年82岁。作为俄罗斯的杰出代表,列夫·托尔斯泰至今仍被尊为伟大作家。他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

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 列夫托尔斯泰出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个贵族家庭。他一岁半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十岁时父亲也相继去世,所以他一直都是靠亲戚抚养长大。十七岁时,他考进了喀山大学攻读东语系,但因为期中考试不及格,第二年又转学到了 法律 系。

1889年,沙皇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娅·别尔斯,见到了俄国最高统治者沙皇尼古拉二世。

列夫托尔斯泰的性格特征

托尔斯泰外貌:

托尔斯泰拥有着犀利的眼睛,黑豹似的目光,手指宽的眉毛、粗大的鼻子与黝黑色的脸夹和一把白色的卷胡须。

这是一张多么普通的脸啊,混在人群中都不会很突出,人们也不会知道在他们中间拥有着一张不同的脸的人竟然是一位身份地位都很高贵的一位天才,不,应该说是一位天才的灵魂,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看着他那犀利的眼睛真是惊人,这是一副真正能够透视人心的眼睛,他看着别人的时候就像在透视别人和窥伺别人的灵魂,直击别人的要害让别人冷不丁地想倒退一步,我想避开他那黑豹似的目光,可是却无法成功。

那植被多于空地的头,那两片厚厚的嘴唇被大把大把的胡须缠住,那鼻子,那黑色的脸,简直是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脸。

扩展资料:

当托尔斯泰拥有着足以透视别人心的眼睛,就再也不像是一张普通的脸了,就像是上帝的完美杰作,他的脸和他的任何东西就只是他那双眼睛的装饰物和外壳罢了,既普通有“完美”。

想象着晚年的列夫·托尔斯泰,笑着的时候肯定很像一个慈祥的老人,不,应该说是他的那双眼睛在笑着,嘴巴却紧闭着,而那双眼睛笑着的时候,眼里发出的光一定会像有几亿颗星星那坠落在他眼里一样,非常地光亮。

性格特征:谦逊内敛、不求名利。

在托尔斯泰离家之前,他与妻子的决裂程度人人皆知。一天晚上,夫妻二人又闹不和。之后,托尔斯泰的妻子曾跪下恳求托尔斯泰为她再读一遍早年时代丈夫为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散文,以找回当初的甜蜜,但是托尔斯泰当时已死了心。

最后,他于1910年10月28日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11月7日(公历11月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树立墓碑和十字架。

扩展资料:

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还在于刻画微观世界。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

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的,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不隐讳心爱人物的缺点,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

不粉饰,不夸张,不理想化或漫画化,总是借助真实客观的描写,展示其本来面目,从而于平凡中见伟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现象中显示其可怕。描绘性格的发展和变化,自然浑成而不露斤斧痕迹。

标签: 托尔斯泰 列夫 贵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