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言志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咏物言志的古诗数不胜数,其中比较经典的有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描写咏物言志的诗: 《梅花 / 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咏煤炭》明代: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译文: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融融燃起之炬火,犹如浩浩之春风。
托物言志的古诗如下:篇一:《山行》---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托物言志的诗推荐:1. 小孤山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依此挡狂澜。坚定如猛士战场立,危疑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造极处,宇宙辽阔我心宽。2. 群鹤咏 八风舞动遥远翼,九野之间闻清音。经历摧折志不改,终成苑中引路禽。3. 咏燕 海燕虽微渺,春日暂飞来。
咏物言志的诗有哪些?
《蝉》 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咏物言志诗有哪些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宋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托物言志的诗句大全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宋)王安石《北陂杏花》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关于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如下:《山行》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爱莲说》宋朝·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咏物言志的诗有《画菊》郑思肖,《菊花》黄巢,《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感遇》唐.张九龄,《梅花》王安石,《在狱咏蝉》唐·骆宾王,《青松》陈毅等等。
一年级咏物言志类的古诗,有一首非常经典,那就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物言志的古诗
咏物言志的古诗1 暗香 不恋世间佳丽地,独上寒山称骄子。狂飙过尽绝胜处,凌寒飘香九千里。霞光照彻万仞山,节烈垂尽千秋史。生来爱斗三冬雪,报春报得万民喜。疏影 世间何处寻奇葩?一剪寒梅凌天涯。仙客对此欲归俗,农夫叹绝忘桑麻。流芳千载任风雪,独呈丹心报中华。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蝉》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 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狱咏蝉》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青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以下是一首咏物言志的古诗——《白日依山尽》: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一部分。
咏物言志的诗?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竹石〔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赏析: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立意高远,既是成功的咏物诗,更是杰出的言志诗,为后世传诵。二,梅花 王安石 〔宋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使至塞上托物言志赏析?
使至塞上_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 陈毅 青松被赋予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的品知格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王冕 梅花被赋予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古代咏物言志的诗句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托物言志的咏物诗有哪些
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如下: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也就是现在的“清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