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玉楼春”的赏析?
表达了闺中思妇深沉凄婉的离情别绪。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词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细而又温柔敦厚。 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 [宋代] 欧阳修 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么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湖阔,烟波浩渺波连波,东西南北望,不见岸堤坡。丝竹篁管声悲咽,随风荡湖面。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欧阳修 〔宋代〕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写情至此,本已对离别无常之悲慨陷入极深,而欧阳修却于末二句突然扬起,写出了“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的遣玩的豪兴,这正是欧阳修词风格中的一个最大的特色,也是欧阳修性格中的一个最大的特色。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译文自从分别之后,不知你已经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凉与愁闷,生出不尽的忧愁!
木兰花 【宋·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译文 离别后,不知你行程是远近,事事物物都凄凉,我的心里多烦闷!你渐走渐远无音信,水面宽阔、鱼儿下沉,到哪里去找送信人?
原文为《玉楼春·雪云乍变春云簇》,作者为宋朝诗人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歌黛蹙。
《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作者 :欧阳修 原文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注释 :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赏析 :这是欧阳修离开洛阳时所写的惜别词。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原文: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翻译及注释 翻译 洛阳春浓花满城,姹紫嫣红香正浓。游丝有意,苦留游客丝萦绕。
欧阳修的玉楼春?
《玉楼春》,据说便写于景佑年间,欧阳修离开洛阳之时,当时正值百花盛开的春天,在这样的日子里离别,自然别有一番感受,欧阳修这首《玉楼春》。
同一个词牌叫《玉楼春》的有两首。如下 玉楼春·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结论:渐行渐远渐无言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交流也越来越少。
《玉楼春》的翻译及赏析如下:原文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译文 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译文 分别后不知你的行程远近,满目凄凉心中有说不尽的苦闷。你越走越远渐渐断了书信;鱼书不传我去哪里问讯? 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千声万声都是别愁离恨。我斜倚单枕想到梦中见你,谁知道梦没有做成灯芯又燃尽。
意绵绵无关风月情楚楚出自哪?
此句出自于宋朝欧阳修的《玉楼春》,原文为“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这句话是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
意思是:你越走越远渐渐断了书信,鱼书不传我去哪里问讯? 表达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
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榖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切莫翻新阙,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译文:初春时节,杨柳依依,洛城内外,繁花似锦。如此季节,如此美景,怎能不让人增添万分留恋?但是,我却出门远游,诀别恋人,情非得已。城内小店,临行饯别。小饮无绪,归期若何?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出自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玉楼春•春景》作者:宋琪【宋代】 宋祁,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徏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
欧阳修 玉楼春 第一句 去时 只要翻译
玉楼春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译:你离开的时候梅花花蕾刚开始孕育,在花萼中呈现出雏形,不知不觉小桃花也因风吹的原因凋谢了。
译文: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拓展: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两汉·苏武《留别妻》译文:你我结发成为夫妻,相亲相爱两不相疑。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首先不是一个人写的 有些可能还不是原句 1:作者 晏殊 解释望到天暗也盼不见爱人归来,心里的凄凉与梧桐夜雨一起呜咽。
“落叶满地”是一个描述秋季景象的词语,以下是一些包含这个词语的诗句: 1.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原文_翻译及赏析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宋词精选 , 秋天闺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分别之后,不知你已经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凉与愁闷,生出不尽的忧愁!你越走越远,最后竟断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宽阔,鱼儿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处去打听你的讯息? 昨夜里大风吹得竹林处处作响,传递著深秋的韵律,每一片叶子的声响都似乎在诉说著怨恼。我有心斜倚著单枕,希望梦中能与你相遇,可惜梦做不成,无奈灯芯,又在秋风中燃成烬。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分别后不知你的行程远近,满目凄凉心中有说不尽的苦闷。你越走越远渐渐断了书信;鱼书不传我去哪里问讯? 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千声万声都是别愁离恨。我斜倚单枕想到梦中见你,谁知道梦没有做成灯芯又燃尽。
赏析 这是一首别后相思愁绪之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它受五代花间词的影响,以代言体(即女性第一人称方式)形式表达了闺中思妇深沉凄婉的离情别绪。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词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细而又温柔敦厚。
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叠用了个“渐”字,将思妇的想像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而雁绝鱼沉,无处寻踪。“无书”应首句的“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
词作从过片以下,深入细腻地刻划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思妇为了摆脱苦况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著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梦终未成,而最后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像灯花一样凄迷、黯淡。词到结句,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染。
赏析二 这首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词是写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离愁别恨。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了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像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然而雁绝鱼沉,天崖无处觅寻踪影。“无书”应首句的“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在她与亲人相阻绝的浩浩水域与茫茫空间,似乎都充塞了触目凄凉的离别苦况。词的笔触既深沉又婉曲。
词篇从过片以下,深入细腻地刻画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自古伤心唯远别,登山临水迟留。暮尘衰草一番秋。寻常景物,到此尽成愁。”(张先《临江仙·自古伤心惟远别》)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思妇为了摆脱苦状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著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连仅有的一点小小希望也成了泡影,不单是“愁极梦难成”(薛昭蕴《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最后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和灯花一样凄迷、黯淡。词到结句,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染。
创作背景 这首写别后相思愁绪之词,当为欧阳修早期所作,是以代言体(即女性第一人称方式)形式表达闺中思妇离情别绪的作品。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諡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
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香灭绣帷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