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哪首诗?
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亦指三年。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有传言说,完颜亮喜欢诗词,他一次看到了一首柳永的词,里面有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句子,于是发了疯的想要抵达南方看看,究竟什么场景,为此,还提前写了这首立马吴山第一峰的诗,随后就准备征讨。正隆六年,完颜亮率军数十万南征,他的目的是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当时的金主完颜亮无意中听到了柳永的一首词,词中有一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让他听到后,就非常的羡慕宋朝的美景。于是就开始攻打宋朝,引发了宋朝多年的战乱,最终导致了宋朝的灭亡。柳永是北宋时期很有名的一位词人,他写的词都是那种优美,婉约的风格,让人们很是喜欢,常常都会被人们广为传播。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高度凝练,非常具有诱惑力。
三秋:农历九月,也指秋季的三个月。该句写出了西湖景色的秀美,词句清丽。相传此词传到北方,金主完颜亮听后,欣然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攻占杭州之心。可见此词艺术魅力。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谁写的?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宋代陈德武写的。 原词: 《水龙吟·西湖怀古》宋代: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
这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整首诗就是描写了西湖的美景。
一介书生奉命前线劳军,率领1.8万名残兵打败40万大军,完颜亮被杀,这真正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一诗句,描绘出一幅绚丽动人的秋日湖景。桂子在秋风中散发着馥郁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令人陶醉;而十里荷花则在阳光下盛开,如同火焰般娇艳,给宁静的湖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这美景出自南宋陈德武的《水龙吟·西打宪落河衣湖怀古》一词。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什么是名句
生动的自然描绘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句话展现了秋天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桂子飘香,代表着秋天的丰收与喜悦;荷花盛开,则象征着夏日的繁荣与生机。这种跨越季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意境深远 这句名句所创造的意境深远,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尽管完颜亮最终遭遇了南宋将领虞允文的强烈抵抗,未能成功,被部下所杀,但如果他当时成功灭亡南宋,是否会真的迁居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地,实际上是有疑问的。5. 我们可以借鉴历史例子,如辽国的耶律德光和元朝的忽必烈,他们在灭亡其他国家后,并没有选择留在南方,而是返回了北方。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典故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说秋天的桂花和荷花全开了,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写得高度凝炼。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句名言源自柳永的《望海潮》词作,它凭借其艺术魅力深入人心。这八个字通过夸张的描绘,捕捉了西湖乃至整个杭州的精髓,生动展现了秋季桂花的馥郁和夏日荷花的繁盛,仿佛将湖光山色、秋月桂花、满塘荷花一并纳入画中,给人以视觉与心境的双重享受,让人流连忘返,思绪万千。
柳永的《望海潮》描绘了一幅繁华富庶的江南画卷,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一句,直观地展现了秋季满城飘香的桂花和夏日盛开的荷花,犹如诗一般地展现了杭州的自然美景。"三秋"象征着秋季的漫长,而"十里荷花"则形象地描述了湖面上荷花连绵百里,构成了一片花海。
请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意思是什么?
三秋指秋季。秋有三月,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故称三秋。桂子指的是桂花。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
《水龙吟·西湖怀古》“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出自宋代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译文:杭州是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有湖山之美。
出自:南宋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原文如下: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白话文:临堤有台榭楼参差,湖上有画船往来如梭,游人到处弄舞歌吹。十里荷花映日娇艳似火,三秋桂子飘香沁人心脾,四周青山风光明媚葱翠欲滴。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名句,因为它们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还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意境。生动的自然描绘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句话展现了秋天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桂子飘香,代表着秋天的丰收与喜悦;荷花盛开,则象征着夏日的繁荣与生机。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什么意思
出自:南宋末年词人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原文: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译文:十里荷花映日娇艳似火,三秋桂子飘香沁人心脾,四周青山风光明媚葱翠欲滴。赏析:以荷花面积之广,桂花香味之浓,四周群山之青翠来突出湖山景色之美。
仅仅因为一篇一百五十多年前的词而发动战争,听起来未免可笑。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望 海 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音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宋朝因为什么而亡?
靖康之变 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金将宗望率军匆匆北撤以后,一面继续在黄河以北攻打尚未占领的州县,一面作再次大举攻宋的准备,宋朝却恢复了文恬武嬉的故态。宋徽宗赵佶被接回了东京。 宋徽宗、宋钦宗赵恒父子以为,天下从此太平了,一头栽进了酒肉声色之中。 在宗望率金兵渡黄河退却时,老将种师道向宋钦宗建议发动一次袭击,将金兵消灭。 宋钦宗不但不采纳种师道的建议,反而还撤了他的职。 宋朝统治者不作任何防御金兵再次进攻的军事准备,各路勤王军队也被下令遣还。他们想入非非,企图暗中联络在金朝的辽降将耶律余睹等人,里应外合搞垮金朝,以求获得意外的成功。于是,金朝以此事和宋朝不履行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的诺言为口实,于靖康元年八月,再次出兵南侵。 金太宗命令宗翰为左副元帅,宗望为右副元帅,分东西两路进军。 宗望率领的东路军从保州(今河北保定市)出发,连续攻陷真定、庆源,并经恩州(今河北清河县),由大名府魏县(今河北魏县西南三十里)取李固渡渡过黄河。 宗翰率领的西路军继续围攻太原。北宋朝廷一再破坏河东的抗金部署,太原外无援兵,内无粮草,被围困250多天后,终于在九月间被金兵攻破。 接着,宗翰率军越过无宋兵守卫的险隘南北关(在今山西灵石县),直逼黄河北岸的河阳(今河南孟县)。 守卫河阳对岸的宋军有12万人,金军不敢渡河。金军将许多战鼓集中起来,敲了一夜,宋军吓得连夜溃逃。西路金兵顺利渡过黄河,进占西京(今河南洛阳市)、郑州。两路金兵同时进逼东京。 金统治者对宋朝采取的是“以和议佐攻战”的策略,一面加强军事进攻,一面又不断派使者同宋朝磋商议和条件。 金军渡过黄河以后,宗翰派使臣到宋朝,提出划黄河为界,河北、河东(今山西省)的地方全部归金国。宋钦宗对金国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顺,他立即派门下侍郎耿南仲和开封知府聂昌去办理割地事宜。 钦宗还下诏给河北、河东的军民,令他们开城降金。 河北、河东的人民异常愤怒,立即掀起了反割地的怒潮。聂昌走到绛州(今山西新绛县),被绛州人民杀死。耿南仲和金使臣到卫州(今河南汲县),卫州人民要捉拿金使臣,金使臣吓得仓惶出逃。耿南仲再也不敢提割地的事了。 靖康元年十一月底,金兵东、西路军会师汴京城下。 金兵再次包围了宋朝京城。这时京城危在旦夕,宋钦宗还在幻想与金求和。汴京虽然还有7万宋兵,但宋钦宗根本不组织这支军队进行有效地抵抗。 汴京城中的百姓坚决要求抵抗金兵,自动起来杀死抵抗不力、有奸细嫌疑的东壁统制官辛康宗。宋钦宗一伙害怕京城百姓造反,在杀死辛康宗的事发生后,赶忙把参加守城的汴京百姓赶下了城头。 宋钦宗不让汴京百姓抗金,却想依靠汴京的市井无赖,组织所谓“六甲正兵”、“六丁力士”、“北斗神兵”来保卫汴京。 闰十一月二十五日,自称懂得“六甲法”的郭京命令由一帮无赖组成的7777个“六甲正兵”,大开宣化门出战。这帮“神兵”一出城就被金兵击溃。郭京见势不妙,推说下城“作法”,带领残兵南逃。 洞开的城门还未来得及关闭,金兵就蜂拥而入。 汴京失守了。 汴京城破后,宋军将士和城中百姓纷纷要求与敌人进行巷战。他们宣誓:人在城在,誓与京城共存亡!宋钦宗吓得面无人色,哪里敢抵抗。他狠狠地说:“巷战巷战,无异于加速死亡。君不见精通‘六甲法’的郭京也被打败了?金胜宋败,这是天意!”钦宗派宰相何栗去金营求和。 何栗吓得连马背都爬不上去,手中的马鞭一连落下来三次。 何栗到了金营,宗翰、宗望对他说:“我们不想灭掉宋朝。请宋朝皇上前来商议割地。谈妥了,我们立即退兵。”宋钦宗带领几个大臣赶到金营,向宗翰、宗望交了降表。 钦宗交了降表,可金兵还是不撤退,他们提出要废除宋钦宗的帝号,另立一个宋国的国君。 钦宗回到京城,痛哭一场,觉得一切都完了。接着,金军派人进城,查封府库的金银财物,抢去金1000万锭,银2000万锭,绢1000万匹。 宋钦宗还派出24名官员帮金兵在皇亲国戚、官吏、和尚道士等家里前后查抄了二十多天,金兵除了搜去大量金银财宝之外,把珍贵的古玩文物、全国州府地图档案也一抢而空。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宋徽宗、宋钦宗被拘押在金营。 金太宗下令废掉了宋徽宗、宋钦宗。四月初一,金兵把钦宗父子连同后妃、宗室、朝官3000多人俘虏北去。北宋王朝覆灭了。 这次事变是在北宋靖康年间发生的,所以历史上称作“靖康之变”。 金兵退走前,立宋朝投降派头目张邦昌做傀儡皇帝,国号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