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18个详解(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雨后云初霁 诗词教学 17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古代汉语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20个。 在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

文言文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它们在文言文中通常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主要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表达语法关系。

指在句子中有实际含义的词 名词和动词就是典型的实词 实词很容易弄懂 而虚词就就很复杂 所有在句中表语气、停顿、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助词、连词… 指在句子。

我们所说的实词 就是指在句子中有实际含义的词 名词和动词就是典型的实词 实词很容易弄懂 而虚词就就很复杂 所有在句中表语气、停顿、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助。

文言文虚词和实词?

文言文中的实词是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文言虚词用法巧记怎么巧妙记住常见文言虚词18个的用法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高中文言文必背实词:实词是指能够独立成立句子并表达一定意义的词语。在古文学习中,实词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文言虚词的分类 1.代词(1)人称代词 ①第一人称 吾、予、余、我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段太尉逸事状》余于仆碑。

初一上学期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具体.要带例句

按音序排列1.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养(衣食所安)2.卑:低下(非天质之卑)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周全、详尽。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求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的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在句子中起辅助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只是帮助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具体、完整。

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叫虚词。可以把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用法如下:

1、而

表承接关系的“而”多用于复句中,连接有先后关系的两件事或两个动作。表修饰的“而”多用于单句,连接两个同时发生的动作,且前一个动词作后一谓语动词的状语。表修饰的“而”,除连接两件事或两个动作外,还用于单句中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作谓语的状语与谓语之间的连接。

2、何

用作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一般来说在译时,“何”要后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这是宾语前置。)。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如下:

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

而1、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

4、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9、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10、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标签: 实词 连词 代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