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
除书法外,颜真卿还擅长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传。拓展材料: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1]),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
颜真卿的字帖中《多宝塔碑》和《颜勤礼碑》最有名。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包括《多宝塔碑》、《劝学》、《颜勤礼碑》、《祭侄文稿》和《颜氏家庙碑》等。《多宝塔碑》全称为《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由颜真卿书丹,是一篇楷书书法作品,立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年)。
我个人认为是《颜勤礼碑》。 原因有三,第一是《颜勤礼碑》不臃肿,以粗细显变化。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争座位帖》《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手稿。
颜真卿的代表作品及特点?
颜真卿书法的代表作品是其所书《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悼念其侄子季明,征战沙场,殘遭杀害的一篇祭文。 文稿行笔苍劲郁抜,沉雄古拙,老笔纷披。
《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之一,与其早年时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浑厚大气,乃晚年之代表作。此外,当代发现的颜真卿书法作品也有部分墓志铭,如《郭虚己墓志》《王琳墓志》《罗婉顺墓志》,多属颜真卿早期作品。
颜真卿,这位唐代书法巨匠,留下了多部传世佳作。以下是他的三部代表作品,让我们一起探索他的艺术魅力。首先,是《多宝塔碑》。这部楷书作品,全称为《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由岑勋撰文、徐浩题额,颜真卿亲笔书写,于752年创作。
《多宝塔感应碑》:该作品全称为《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创作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岑勋撰文、徐浩题额、颜真卿书丹、史华刻石。此碑现今存于西安碑林,是楷书书法的杰出代表。2. 《麻姑仙坛记》:此作为颜真卿楷书之佳作,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颜真卿代表作书法作品有哪些?
颜真卿代表作书法作品有以下这些:1. 《多宝塔碑》这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此碑书法笔画丰满,间架结构安排严谨,笔力稳健,气势雄伟。展现了颜真卿独特的书法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2. 《颜勤礼碑》此碑是颜真卿为了纪念其先祖而书,书法雄浑大气,结构严谨,体现了颜真卿深厚的书法造诣和对传统的继承。
是属于楷书,初唐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风格以端重浑厚、气势磅礴、笔力刚健而著称,对于后世的书法影响深远。
颜真卿书法碑帖应该这样排名,先说行书排名,一是祭侄文稿,二是争座位帖,三是祭伯父稿。
毛笔书法字体现在一共有九种字体,有甲骨文、小篆、大篆、隶书、楷书、行书、行楷、行草,而颜体属于楷书字体。
颜真卿早期书法作品?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传世作品中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一块碑,可以代表颜书早期的风貌。
颜真卿的作品有《多宝塔碑》、《祭侄文稿》、《东方朔画赞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这是颜真卿的一部楷书作品,结构端庄精密,秀美多姿。碑文内容为颜真卿所撰写,书法风格受到了广泛赞誉。碑石流传至今,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颜真卿的代表作包括《多宝塔碑》、《颜勤礼碑》和《祭侄文稿》。《多宝塔碑》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此碑是颜真卿早期的作品,展示了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技巧。碑文内容主要关于佛教,字迹清晰,结构严谨,笔画刚劲有力,表现出颜真卿书法的基本特点。《颜勤礼碑》也是颜真卿的重要作品。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手稿。
颜真卿代表作书法作品有哪些?
颜真卿代表作书法作品有如下:
一、《多宝塔碑》
《多宝塔碑》全称为《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此碑共三十四行,满行六十六字,内容主要记载了西京龙兴寺禅师楚金创建多宝塔之原委及修建经过。整体秀美刚劲,清爽宜人,有简洁明快,字字珠玑之感。
用笔丰厚遒美,腴润沉稳;横细竖粗,对比强烈;起笔多露锋,收笔多回锋,转折多顿笔。结体严谨致密,紧凑规整,平稳匀称,又碑版精良,存字较多,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二、《颜勤礼碑》
《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为颜真卿晚年楷书的代表作。
此碑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立,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在陕西西安出土,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颜勤礼碑》四面刻字,现存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38字,碑侧有5行,每行37字,碑文追述颜氏祖辈功德,叙述后世子孙在唐王朝的业绩。
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结体端庄大方,宽绰舒展,拙中见巧;气息浑厚雄强,生机郁勃,代表盛唐审美风尚。
三、《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