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草书七绝诗轴杨维桢草书七绝诗轴
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等,以其工书能诗的才华闻名于世,行草书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如这件《小游仙诗》轴,展现出清刚劲迈的个性,笔墨纵横,充满自由不羁的风格,堪称其代表作之一。
元宵节书法作品最出名的是杨维桢《元夕与妇饮诗》。杨维桢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著述等身,行于世的著作有《春秋合题着说》、《铁崖古乐府》、《丽则遗音》、《复古诗集》等近二十种。
历代名人辈出,孕育了王冕、杨维桢、陈洪绶、汪寿华、何燮侯、梁焕木等一大批人才。
杨维桢存世书迹有《沈生乐府序》、《张宣公城南杂咏》、《张氏通波阡表》、《游仙唱和诗》、《梦梅花处诗并序》、《玉井香诗》等。铁崖作为一代名流,诗文被人称为“铁崖体城南唱和诗”。
杨维桢书法的传世之作有《鬻字窝铭》、《真镜庵募缘书》、《梦游海棠城记》等等,分别收藏于各个博物馆。大凡对书法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去博物馆欣赏一下杨维桢的书法真迹。杨维桢作为书法大家,为中国书法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历代法书粹编:杨维桢行草卷》是一部详尽呈现杨维桢书法艺术精髓的编纂作品。杨维桢,原名维祯,字廉夫,以其别号闻名,如铁崖、东维子、铁笛道人、抱遗叟等,他是元朝至明朝初期的著名文人,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仕宦之家。家庭背景深厚,父亲杨宏以及多位家族成员皆曾身居要职。
杨维桢个人成就
他的代表作包括《东维子文集》和《铁崖先生古乐府》,这些著作充分体现了他的个性倔强,不随波逐流。杨维桢的书法同样备受推崇,他的字迹融合了章草、隶书和行书的韵味,形成了一种奇崛峭拔、狂放不羁的风格,与赵孟頫的平和秀美形成鲜明对比。
赵孟頫所作书法,“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在我国艺术史上像他这样以启功的人,实属难得一见。
中国书法史上行书名家,除了王羲之外,经过历代书法专家的总结排队,还有以下几位大家。他们分别是: 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
《书法造型·杨维桢墨迹》这本书精选自杨维桢的《张氏通波阡表》墨宝,这部作品中的字迹展现了杨维桢独特的书法风格。他的书法可以用"瘦、劲、清、奇"四个字来形容,其字形瘦削而有力,线条清秀,风格奇特,引人注目。杨维桢的书法特色源于他对章草的深入理解和巧妙运用。
杨维桢的代表作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周上聊墓志铭》是杨维桢楷书的代表作,清峭之态,有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和褚遂良《倪宽赞》帖的身影,一笔一画凝重森挺,精整险绝之外更有沉穆高古的气象。《真镜庵募缘疏卷》、《城南唱和诗卷》、《游仙唱和诗册》为其行草之杰作。
在松江筑起了自己的园圃蓬台。他的作品广为流传,其中《东维子文集》和《铁崖先生古乐府》是他的代表作,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总的来说,杨维桢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也是那个动荡时代中坚守自我,选择隐逸生活的智者,他的作品和生平事迹至今仍被后人所敬仰和研究。
秦汉李斯、张芝、篆书、汉隶、皇象、蔡邕、石门颂、乙瑛碑、曹全碑、张迁碑、鲜于璜碑、秦诏量铭文、莱子侯刻石、天发神谶碑、阳陵虎符两晋王羲之、王献之、。
万题方楷书 米芾、黄庭坚、杨凝式、杨维桢、王铎、傅山、八大山人,牛人总是打破常规,与众不同的。
书法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书法的美最根本的是体现在线条造型方面,它又具体表现在线条本身的美与线条组合的美两个方面。
杨维桢,中国古代书法大家,他的作品涵盖了题跋、序、记等多种形式,其中《真镜庵募缘疏》、《鬻字窝铭》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尽管篇幅有限,本书精选了他的几部杰作,包括《张宣公城南杂咏》、《张氏通波阡表》、《晚节堂诗》、《竹西志》以及《元夕与妇饮诗》。
元代的书法,由于赵孟頫书风的影响,其审美格局非常狭隘,并非如其他朝代那样百花齐放,能与老赵分庭抗礼者无非鲜于枢、康里子山、杨维桢几人而已。
杨维桢,杨老铁,元代文学家,书画家,诗人,戏曲家,和一代大家赵孟頫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老杨的书法却和当时的书法风格格格不入。
从全国范围看,不论从哪一方面选录人物,绍兴人都占有一定比重。 清以前的历史人物中,仅《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就收录绍籍名人500人以上。
绍兴有哪些名人?
浙江绍兴的名人有鲁迅、蔡元培、马寅初、越王勾践、文种、马臻、贺知章、徐渭、秋瑾、徐锡麟、陶成章、范文澜、陈建功、竺可桢、张秋人、孙优贤、杨维桢、任。
杨维桢《城南唱和诗卷》,行草书。论元代书法形态的奇崛古朴,杨维桢当数第一。这与他倔强的个性、深厚的学养又联系在一起所以,非常人所及。杨维桢的行草书,其风格在元代书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
其代表作有《题邹复雷春消息卷》、《城南唱和诗册》、《真镜庵募缘疏卷》等。《中国书法全集-康里巙巙、杨维桢、倪瓒》卷收有他两件立轴书,书于1363年《溪头流水诗草书轴》不仅在作品章法款式已见立轴书的成熟模式,笔法多变,结字诸体杂揉,倔犟超逸,足显其书法的趋于偏激的表现主义风格。
在松江,他亲手建造了园圃蓬台,享受着宁静的隐居生活。杨维桢的文学成就显著,他的作品《东维子文集》和《铁崖先生古乐府》被后世广为传颂,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的生活和创作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变迁,也体现了他个人的高尚品格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丑书是否属于创新的范畴?”人长得丑他就不能穿一件新衣服吗?打了败仗是不是就不叫打仗?字写得丑就不是字了?因为创新就不是书法了?
《元夕与妇饮》是杨维桢传世代表作品之一,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点画入古出新,劲健刚狠;结字不主故常,直抒心臆。《草书元宵七言绝句轴》张弼 这一件作品用笔、结构、章法娴熟,信手走笔,疾如骤雨,矫若游龙,一气呵成,堪称佳作。
杨维桢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杨维桢的书法讲究抒情,尤其是草书作品,显示出放浪开骸的个性和抒情意味,杨维的传世墨迹约十余件,且都是五十岁后所书,故无法探求到他早年时学书的来龙去脉,但从其楷、行草诸体具备的遗作中来看,可其功力深厚,其书由诏追溯汉魏两晋,融合了汉隶、章草的古拙笔意,又汲取了二王行草的风韵和欧字劲峭的方笔,再结合自己强烈的艺术个性,最后形成了他奇崛峭拔,狷狂不羁的独特风格,与赵孟頫平和、资媚、秀美、曲雅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因其书不合常规,超逸放轶,刘璋在《书画史》中评曰:“廉夫行草书虽未合格,然自清劲可喜。”吴宽《匏翁家藏书》则称其书如“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笺,倒载而归。”他晚年的行草书,恣肆古奥,狂放雄强,显示出奇诡的想像力和磅礴的气概。
杨维桢书法能将章草、隶书、行书的笔意熔于一炉,并加以发挥。他的字,粗看东倒西歪、杂乱无章,实际骨力雄健、汪洋恣肆。如果说把赵孟頫比作优美的代表,那他则是壮美的典范。书法的抒情性在他这里得到充分的张扬。他反对摹拟,主张不工而工。他认为“摹拟愈逼,而去古愈远”,主张诗品、画品、书品与人品作统一观,认为书品无异于人品。于此,我们也找到了他怪异书风的精神来源。黄惇评其作品粗头乱服,不假雕饰,常以真、行、草相互夹杂,并以卧笔侧锋作横、捺笔画的章草波磔;结字欹侧多变、长短参差、大小悬殊;章法则字距大于行距,在貌似零乱错落中,凸显其跳荡激越的节奏旋律。其代表作有《题邹复雷春消息卷》、《城南唱和诗册》、《真镜庵募缘疏卷》等。《中国书法全集-康里巙巙、杨维桢、倪瓒》卷收有他两件立轴书,书于1363年《溪头流水诗草书轴》不仅在作品章法款式已见立轴书的成熟模式,笔法多变,结字诸体杂揉,倔犟超逸,足显其书法的趋于偏激的表现主义风格。 传世墨迹有《鬻字窝铭》、《真镜庵募缘疏》、《梦游海棠城记》等,楷书有《周上卿墓志铭》。杨维桢善行草书,笔法清劲遒爽,体势矫捷横发,富于个性,自成一种特殊面貌有“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斤,例载而归”之势。传世主要作品有《真镜庵募像疏卷》、《鬻字窝铭立轴》(故宫博物院)、《城南唱和诗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草书《梦游海棠城诗卷》(天津市文物管理处)、《竹西草堂记卷》(辽宁省博物馆)、《晚节堂诗》(现藏日本)、《沈生乐府序》等。其余墨迹多见于书札及书画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