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贤(武则天次子李贤被废杀,没能当上皇帝。我不为他可惜,我为天下苍)

韶华倾负 诗词大全 17

李弘“病逝”,武则天改立太子李贤,为何又在李贤32岁时赐自尽?

章怀太子李贤是死于谋反还是死于谋杀,还是死于权力争斗?是他自己咎由自取还是生错于帝皇家,他不得不死呢?

上官婉儿是武则天时期非常重用的一位女官,在唐高宗时期,她便被武则天封为了才人,所以她是唐高宗的后宫之人。

另一首则是出自唐朝章怀太子李贤之手的《黄台瓜辞》。与曹植相同,李贤也出生于皇家贵族,他生活在一个不折不扣的皇权家庭中,这也注定了他必将一生都被裹挟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而无法逃脱。下面就来说一说李贤的故事。

根据两唐书记载,李贤之死很可能出于武后的懿旨。李贤死后,武后下旨恢复其雍王王爵,并以亲王礼在流放地下葬。公元705年,武后驾崩,中宗继位。唐中宗念及兄弟之情,将李贤的遗体迁回长安,以亲王礼陪葬乾陵。

公元680年,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二儿子,当时的太子李贤因为私藏盔甲被控谋反,废为庶人。三年之后流放到了巴州,第二年死在巴州,享年29岁。历史上都认为章怀太子李贤,是被武则天逼死的。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的话,作为母亲的武则天,为什么要杀儿子呢?

根据两唐书记载,李贤之死很可能出于武后的懿旨。李贤死后,武后下旨恢复其雍王王爵,并以亲王礼在流放地下葬。公元705年,武后驾崩,中宗继位。唐中宗念及兄弟之情,将李贤的遗体迁回长安,以亲王礼陪葬乾陵。

武则天次子李贤被废杀,没能当上皇帝。我不为他可惜,我为天下苍生可惜。大家怎么看?

正史武则天次子李贤,比起皇太子李弘更有天子之气!天气炎热长话短说 小时 在李贤小时候深受唐高宗喜爱,有次读《论语》,读到'贤贤易色',他反复的读诵。

李贤(654年-684年),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也是武则天第二子。在其兄李弘死后,一度被封为太子,之后被废为庶人。武则天得到政权以后,为避免李贤有什么轻举妄动,派丘神绩去巴州监视他。但丘神绩却做主将他囚于别处,逼他自杀,李贤遂死。

李贤和李显并非为一人,武后生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李贤:字明允,唐高宗第六子,武则天次子,李贤年少时容止端雅,由于聪慧而深得高宗喜爱。上元二年,皇太子李弘猝死,李贤继立为太子。

章怀太子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 ),字明允,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永徽五年腊月(655年1月)出生,初封潞王。自幼得到良好教育,以“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为太子侍读。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父皇李治喜爱。

在唐朝时,就有个传言,说武则天的二儿子李贤不是她生的,而是她姐姐韩国夫人生的,这个传言让武则天母子心生介蒂。

李贤的父母兄弟及妹妹都身份尊贵,为什么他的一生如此可悲?

而她为了防止异动,竟然命令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搜查李贤的住宅,以防备谋反隐患。谁曾想丘神勣却逼着李贤自杀了。客观说李贤是唐朝皇子中的佼佼者,可他却也非常悲催,因为他遇到了武则天,这个极具权力欲的母亲,这也注定他他必将卷入政治斗争而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

如今章怀太子已经成为李贤的代名词,这个称号流传了1300多年。虽然李贤由庶人重新成为太子,但是他的地位依旧是家里最卑微的。李贤的父亲李治、母亲武则天、三弟李显和四弟李旦都是正经八百的皇帝;大哥李弘死时虽是太子,但死后却被唐高宗追赠为孝敬皇帝;就连妹妹太平公主,在唐睿宗复辟之初也曾权倾朝野。

然而不到一个月后李显被母后废黜,改立第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此时武则天开始临朝听政,她成了大唐的实际掌权人。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看上官婉儿自传的时候很认真的了解过这段历史。图示是我当初的一些随想。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唐朝李贤的种瓜黄台下表达诗人什么情怀?

表达了诗人对母子相残的伤感。 表达了诗人对母子相残的伤感。

李贤是武则天与李治的长子。李贤作为李治与武则天的嫡长子自然被立为太子。因为他才智过人颇有乃祖之风,成为了武则天独掌大权的一个绊脚石。

怀太子李贤(655年1月—684年3月),字明允,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上元二年(675年)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李弘猝死。六月初五,20岁的李贤被册命为皇太子。仪凤四年(679年)五月,因李贤颇好音乐、女色,与家奴赵道生等狎昵,破格赏赐他们,司议郎、郑州人韦承庆曾上书规劝。

李贤死于公元684年。 李贤字明允,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

李贤之所以会被废是因为他与武后的关系不好,而待备受武后宠信的明崇俨遇害之后,武后更是怀疑是李贤所为。不久之后,李贤便因意图谋反被废。武后曾为唐高宗先后生下四子,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以及李旦。这四人都曾当过太子或者皇帝,其中最早被立为太子的人是李弘。

章怀太子是怎么回事?

李贤谥号“章怀”,字明允。

人物平生:

1.永徽五年,李贤出生,自幼得到良好教育。

2.显庆元年,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武后长子李弘。咸亨三年,更名李德,上元元年,又依旧名李贤。

3.仪凤元年,唐高宗亲笔下诏表扬李贤,并命赏赐绢帛五百段。

4.仪凤四年明崇俨被强盗杀害,却又迟迟抓不到凶手,武后因此怀疑是太子所为。李贤未能洗清罪责,被废为庶人,幽禁在长安。

5.永淳二年,幽禁数年的庶人李贤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 走时妻儿仆从衣缕单薄,十分凄凉。

6.文明元年,高宗驾崩。武后由此把持朝政,金吾卫逼李贤自杀 ,年仅二十九岁。

7.景云二年,唐睿宗追加李贤皇太子身份,谥号“章怀”,与太子妃房氏合葬于章怀太子墓。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章怀太子李贤不仅文史造诣深厚,可能还具备相当音乐修养。《旧唐书·李嗣真列传》记载了太子被废前一段插曲。当时李嗣真前往太清观奏乐,发现曲调十分悲哀,就问道士刘概和辅俨:“这曲子为何如此哀怨不和谐?”,两人答道:“这是太子谱的《宝庆乐》。”

按理说《宝庆乐》应当欢快喜悦,由太子作出却充满悲凉,反映了李贤当时愤懑抑郁的心情。果然没过多久,太子即被废黜。后来刘概将此事讲给高宗,高宗也觉得十分惊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贤

标签: 李贤 太子 武则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