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与陈寅恪读音?
吴宓陈寅恪whumichenyinke 宓[fú] 1. 古通“伏”。 2. 姓。 宓[mì] 〈形〉 1. 安宁 宓,安也。——《说文》。段注:“此字经典作密。” 宓穆休于太祖之下。
读作wú mì。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国立东南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1926-1928)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1941年当选教育部部聘教授。
问题描述:如题。我查了字典,发现“宓”字,既可以读“服”,也可以读“密”,而且这两个读音都有当姓氏讲的意思,那么“宓妃”怎么读呢?如果见了一个人的名字是“宓××”,又该读哪个音?现代著名学者吴宓,怎么读这个“宓”字?
“宓”的组词包括“甄宓”、“甯宓”、“宓羲”等,其中甄宓一词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提及,如刘基心中的甄宓和曹子建的关系,以及《洛神赋》的创作背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多地使用[mì]的读音,尽管[fú]的发音也存在于某些特定语境中。
吴宓的读音较为独特,标准读作 "mì",这是一个多音字,另一种读音是 "fú"。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当 "宓" 发音为 "mì" 时,它通常表示安静,也可以作为姓氏,有时用于形容水流动得迅速。此外,它还与古代神话中的伏羲有所关联,"宓羲" 或 "伏羲" 是古人的称呼。
“吴宓”的“宓”读音是什么?
结论:吴宓的“宓”字读音为mì。这个名字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最初吴玉衡取自《书经》中的“陈璇玑之玉衡”,但在1901年,为避不祥,祖母请来诗人陈伯澜为其改名,最终在一场醉酒中,姑丈随意写下“陀曼”,最终吴玉衡变成了吴宓。
mi。根据词典网查询到,“宓”这个字是多音字,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个字几乎只用于“宓”(mi)这个读音,并且在作为姓名时,这个字也多数读作mi。而吴宓中的“宓”读四声,代表安静、安宁,读起来音律轻柔,婉转动听。
读mì,“宓”有两个读音,mì和fú,古时只有在作为姓氏和通“伏”时读fú,其余时间皆读mì,现在作为姓氏也多读mì。所以在吴宓中,宓取其基本意安宁之意,读mì。
根据现代汉语,“吴宓”的“宓”读音应为[mì]。汉语解释:(一)读音 [mì]安宁 静止;静默 。秘密,不公开 水疾流的 。(二)、读音 [ fú ]古通“伏”。姓。
吴宓的“宓”字怎么读?吴宓(Mì):字雨僧。现代学者。陕西泾阳人。吴宓(Mì)本名玉衡,以生于阴历七月,取《书》“陈璇玑之玉衡”之义。七岁时,体弱多病,其祖母杨太淑人认为:改名可祓(fú)除不祥。遂(suì)请宓(Mì)之姑丈陈伯澜为其改名。
吴宓怎么读?
读音:wú mì 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吴宓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近代陕西才子、比较文学专家吴宓,曾将陕西“冷娃”这种群体性格概括为:生、冷、蹭、倔。生、冷、蹭、倔,单独说来并不好理解,“生”和“冷”、“蹭”和“倔”,分别合起来容易理解多了。先说“生”和“冷”陕西人给外地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不好接近。
读音:wú mì 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吴宓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鄂伦春族中有吴姓,他们是由鄂伦春族中的“吴查尔坎”氏的汉译简化而成,与汉族吴氏没有丝毫关系。 赫哲族 赫哲族人中也有吴姓,他们也是由赫哲族姓氏的读音转译而成。赫哲族吴姓到现代产生了杰出的作家吴白丰,他就是优秀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编著。
读作wú mì。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国立东南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1926-1928)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1941年当选教育部部聘教授。
吴宓简介 文学家吴宓的名字怎么读
吴宓简介 文学家吴宓的名字怎么读
吴宓怎么读
中国现代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叫做吴宓。但是吴宓怎么读还是有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的。下面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吴宓怎么读。吴宓的拼音wumi,“吴”发音为第二声,“宓”发音为第四声。在两个字里,大家主要发音有困难的是“宓”这个字。接下来就为大家好好地讲一讲“宓”这个字。
吴宓照片
“宓”这个字是一个多音字,有“伏”和“秘”两个发音。读作“秘”这个音的时候,是安静的意思,另外如果是姓氏为“宓”的话,也是发“秘”的音,如“宓子贱”。当“宓”念做“伏”这个音的时候,就是等同于“伏”这个字。比如在古代“伏羲”也时常被写作“宓羲”,就是读fu,发音为第二声。
“宓”这个字拆分来看,是分为“宀”和“必”这两个部分。“宀”指的是场所、所在的处所。而“必”的本义是说“心脏真实存在但不可看见”,渐渐的引申为“隐藏”的意思。因此“宀”和“必”连在一起就是隐藏处的意思。
发“秘”这个音的时候,有四种含义。第一种是安宁的意思。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中记载:宓,安也。第二种是静止、静默的意思。比如宓穆,就是安详静穆的意思。第三种是秘密,不公开的意思。庚信《哀江南赋》中有一句:豺牙宓厉,虺毒潜吹。在这里就是秘密的意思。第四种是水疾流的意思。比如宓汨。
发“伏”这个音的时候,就如同之前所讲的那样,同“伏”这个字。
吴宓简介
吴宓,一个拥有文学家、国学大师和诗人三种称号的中国现代学者。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吴宓简历。吴宓,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1894年出生于陕西泾阳。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奠基人,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吴宓简介:吴宓1911年考入了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这所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所以吴宓也常被世人说是毕业于清华大学。1916年在清华学校毕业后,就远赴美国,于1917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读书。一年后即1918年,转入了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读书,于1920年取得了学士学位,1921年硕士毕业。
1930年到1931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吴宓在欧洲游学,先后在牛津大学、巴黎大学从事文学研究。回国后担任了国内许多所知名大学的教授,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多家著名大学。1950年开始,在西南师范学院担任多个系的教授。之后还担任了重庆市文联常务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等。
吴宓讲授过英语、英散文、外国文学、西洋批判文学、世界文学史、中国旧诗及旧小说研究等课程,还参与编写了《世界通史》、《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简明英文文法》、《拉丁文文法》等讲义和教材。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期间,还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包括钱钟书、季羡林等。
40年代,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始作红楼梦的演讲。还用中英文发表论文《石头记评赞》、《红楼梦与世界文学》等等,为中国的红学研究事业的走向世界作出了许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