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平水韵
平水韵是由宋人刘渊根据唐人用韵情况,将同用的韵合并,分为106个韵部,是更早的206韵的简化,上、下平声各分为28个韵部,上声29韵部,去声30韵部,入声17韵部。平水韵被广泛应用于古诗词的创作和鉴赏中,是诗词用韵的一种标准。
平水韵具体指的是按照平水韵书的标准来选择押韵的字。平水韵书是宋以后人们编撰的专门用来指导近体诗押韵的书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南宋江阴士人刘渊所编纂的《词韵略》。它以平水这个地方的人语音调为基准来划分韵部,在诗词创作中被广泛应用。在诗词创作中,平水韵有着重要的地位。
平水韵是一种诗词押韵的规则和韵书。详细解释如下:1. 定义与背景:平水韵,也称平仄韵,是古人对诗词押韵的一种规范。它源于古代汉语的音韵学,是诗词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诗词中的字音进行归类,规定了同一类别的字在诗词中可以相互押韵。这样的规定有助于保持诗词的声韵和谐,增强其艺术效果。
平水韵是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7个韵部(其书今佚)。
什么是,平水韵、词林正韵、宽韵、中华新韵(十四韵)?
平水韵是前人归纳的诗韵,比较严格,近体诗多用之; 2.词林正韵是前人归纳的词韵,更精练,合并了平水韵里的部分韵部,是填词的范韵。
区别: 从来源上:平水韵、词林正韵 是前人归纳的诗韵,而中华新韵是以现在普通话归纳的诗词通用韵。
《平水韵》指的是宋代以后诗人创作旧体诗时所参照的韵书。“平水韵”的得名是因为其刊行者的原籍是江北平水,《平水韵》中一共有106个韵部。《平水韵》是什么 《平水韵》是一本成书于南宋末年的韵书,是古人创作旧体诗时需要参照的韵书,属于工具书。
杜牧 《江南春》,押东韵(ng):红(hong),风(feng),中(zhong)。 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两大类,各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
平水韵是一部韵书,类似于字典,全称《壬子新编礼部韵略》,由南宋礼部郎中刘渊主编,由于刘渊是山西平水人,故又称平水韵。
平水韵是一种押韵规则。平水韵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的押韵规范,主要流行于宋代以后。它是对汉字音韵的细致分类,为诗人提供了具体的韵部参考,使诗歌在韵律上更加和谐统一。平水韵的名称来源于其编纂者南宋时期一个叫平水人的刘渊,他根据前人韵书及当时语音,对诗歌的韵脚进行了归纳和整理。
平水韵入句什么意思?
平水韵入句一般也称作入韵,某句(一般是指首句)入韵,即是说该句押韵;出句,指一联中的上半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大漠孤烟直”即是出句。
平水韵,释义是:原为金代供科举考试用的官韵书。分汉字一百零六韵。元、明、清以来作近体诗时以为押韵的根据。平水韵是一种汉字韵书,用于查找汉字的韵脚和音韵归类。它按照韵母的音韵特点,将汉字分为16个韵部,每个韵部下又细分为多个韵目,以便于查找和对应。
平水韵指文学体裁:工具书、韵书。“平水韵”是由其刊行者刘渊原籍为江北平水(今山西临汾)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出韵、错用。
最近正好在学格律,以下是讲义 一点个人理解 《广韵》凡206韵,唐宋时期人们苦于《广韵》所分之韵过于苛细,按照当时“同用”的规定。
平韵是指诗词曲的押韵字为平声。古汉语四声是平、上(音赏)、去、入,上去入三声统称仄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即第一声和第二声)。《平水韵》根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7个韵部,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为格律诗创作的“金科玉律”。
平水韵是写律诗用的韵。平水韵是从宋朝至今诗人们作旧体诗使用的韵书,在词韵出现以前,诗人们也是用诗韵来作词的。当然,和古体诗一样,有时候会用邻韵,有时候会一韵到底,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用的是十三覃。
平水韵讲的是声调还是韵脚?
关于平水韵,不少人把它偏面误解只是一种韵书,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一本字典:己包含了一个字的用音丶声调丶及韵部。
“平水韵”其实就是写律诗用的韵。《平水韵》是由其刊行者刘渊原籍为江北平水(今山西临汾)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出韵、错用。
近体诗用韵根据“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7个韵部(其书今佚)。
中华新韵跟平水韵有以下异同: 平水韵和中华新韵的差异,中华新韵是中华诗词学会于2010年公布的,韵部划分依据普通话。
平水韵是什么意思
“平水韵”是写律诗用的韵,是由其刊行者刘渊原籍为江北平水(今山西临汾)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出韵、错用。
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因为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的韵,所以,唐人用韵,实际上用的是平水韵。
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又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上平声15部,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声15部,如一先、二萧、三肴、四豪……等;上声29部,如一董、二肿、三讲、四纸……等;去声30部,如一送、二宋、三绛、四寘……等;入声17部,如一屋、二沃、三觉、四质……等。
平水韵是写律诗用的韵。
平水韵是从宋朝至今诗人们作旧体诗使用的韵书,在词韵出现以前,诗人们也是用诗韵来作词的。当然,和古体诗一样,有时候会用邻韵,有时候会一韵到底,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用的是十三覃。
平水韵的由来:
“平水韵”最早的源头有两个,一是宋金时代的刘渊编写的《壬子新刻礼部韵略》,一是金代王文郁编写的《平水新刊礼部韵略》,这两部书都失传了。
刘的韵书韵目分为107韵部,“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上声三十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共 207韵。”这个韵目保留在元朝熊忠编写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中。王的韵书韵目分为106韵部,这个韵目保留在元朝阴时夫编写的《韵府群玉》中。
拓展:
1、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出韵、错用。
2、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3、全书结构: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因为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的韵,所以,唐人用韵,实际上用的是平水韵。
4、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又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上平声15部,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声15部,如一先、二萧、三肴、四豪等;上声29部,如一董、二肿、三讲、四纸等;去声30部,如一送、二宋、三绛、四寘等;入声17部,如一屋、二沃、三觉、四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