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部诗集(杜甫诗选哪个版本最好?)

韶华倾负 古文典籍 19

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一共有多少卷

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

杜甫的诗集:《杜甫诗全集》《杜少陵集》《杜工部集》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宋)王安石选杜工部年谱(宋)吕大防编注杜子美集(宋)刘克撰杜甫传(宋)孙洙撰陈浩然本杜诗(宋)陈浩然编增注杜工部诗集(宋)王得臣撰凤台子和杜诗(宋)王得臣撰杜诗刊误(宋)王钦臣撰杜诗笺题(宋)黄庭坚撰注杜诗(宋)邓忠臣注和杜诗(宋)邓忠臣撰分类杜诗(宋)何南仲撰樗叟诗杜拾遗。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杜甫诗选哪个版本最好?

《杜甫诗选》要说最好的选本和版本,我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邓魁英、聂石樵选注的《杜甫选集》最好,注释考究精当,选目不多不少。

强烈建议翻看山东大学萧涤非先生的《杜甫诗选注》 ,该著产生较早,其经典性和权威性不容置疑,尽管文中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绝句·迟日江山丽》是唐代诗人杜甫诗集《杜工部集》中的一首。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杜甫诗集有《杜少陵集》。《杜少陵集》简介:《杜少陵集》也叫《杜工部集》,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集。《杜工部集》一书共收诗一千四百多首,其内容真实的反映了唐王朝自盛到衰的种种社会现实,具有广泛的社会内容,并饱含了作者爱国爱民的热情。

杜工部诗集辑注内容简介

《杜工部诗集辑注》是一部宏大的作品,共计二十三卷,分为诗二十卷、文赋二卷以及集外诗一卷,收纳了杜甫的1457首诗歌和23篇文赋。朱本在此注释中独树一帜,以其考据严谨和精炼的编排受到赞誉。朱鹤龄对杜甫作品的研究,尤其在经史典故、职官制度和地理学上,展现出了深厚底蕴。

杜少陵的诗集《杜工部集》充满了深沉而富有哲理的佳句。在《望岳》中,他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攀登高峰的决心和俯瞰万物的豪情。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他揭示了社会不公的现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示了贫富悬殊的鲜明对比。

杜甫的诗作及相关史料包括: 1.《杜工部集》:是杜甫的诗集,收录了他大部分的诗歌作品,是研究杜甫诗歌最重要的资料之一。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是唐代文学家元稹为著名诗人杜甫撰写的墓志铭。

杜工部集全译

译文:

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和颂(两种文体),于是就自己大力赞扬自己,并且说:“臣的先祖恕、预以来,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十一代,等到(祖父)审言时,凭文章显扬于中宗时。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近四十年,然而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如果让臣继承先祖的旧业,改变地位低下的长时间的屈辱,那么臣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极为含蕴深刻、感情抑扬,切合时宜、文思敏捷,可以企望赶得上扬雄、枚皋。有这样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舍弃呢?”

适逢安禄山叛乱,杜甫避乱奔走于泾、渭等三江流域。唐肃宗即位,杜甫疲困衰弱想要从鄜州投奔皇帝临时的临时驻地。(中途)被寇贼捉住。后来杜甫逃了出来,逃往凤翔拜谒唐肃宗,被授右拾遗的官职。杜甫和房琬是平民之交,房琬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上疏说:“罪行小,不应该罢免大臣。”唐肃宗大怒,召见三司来质问。宰相张镐说:“如果让杜甫抵罪,这是在断绝言路。”唐肃宗(怒气)才缓解。杜甫谢罪说“琬,是宰相的儿子,年轻时就建立有远大理想要成为纯儒,有大臣的体器。时人认为房琬有三公之才。陛下果然委以宰相一职。我看他深切地为陛下担忧,形色中显出大义,可是他的性情有些傲慢。我感叹他功名没成,志气被挫败,非分地希望陛下您弃小错取大德,所以冒着死罪称述,我直言激怒、违背了圣意。陛下赦免了最当白死的我,又赐我还乡,这是天下的大幸,不仅我独自蒙受圣恩。”可是皇帝从此很少罢免和录用了。

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甚至被饿死。于是杜甫亲自前往鄜州探视。严武因为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杜甫见严武,有时竟不穿衣服,而性格褊狭放诞,曾经酒醉登上严武床,瞪着眼说:“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恨杜甫。有一天想要杀杜甫,将出去的时候,帽子被帘子的钩钩住好几次,左右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严武的母亲,严武的母亲跑去相救严武才作罢。严武死后,崔旰等作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后来向南去,客居耒阳,一天大醉后死去,时年五十九。

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高谈而不贴合实际。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做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忠诚不忘君主,人们爱他的忠义。

标签: 杜甫 杜工部 诗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