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的结果是什么
这样看来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中日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上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是迫在眉睫了。
西安事变简介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的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时任国民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
西安事变详细简介 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调集嫡系军队约30个师准备从河南开入陕甘参加“剿共”。之后,蒋又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抵抗日本侵虐者。
1936年是什么事变?
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在西安爆发事变的同一天,距西安千里之外的兰州,东北军将领奉张学良之命在兰州发动... 兰州事变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迫使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是发生在民国时期1936年12月12日,俗称双十二事变、是真实事件,是由民国高级将领17路军 军长 杨虎城、和张学良发动的一起逼将抗日救国运动。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西安事变历史意义: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西安事变目的: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也被称为西安事变和平谈判,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至25日,地点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一致抗外,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本质是什么?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1935年,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七次代表会议,着重讨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问题。1936年8月15日,共产国际要求与蒋介石进行和谈。
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张杨两将军发动事变是为了逼蒋抗日。
因为在1936年12月12日,由于东北军由东北退到西安,东北军思念东北家乡,西北军长期受到将介石欺视,在由日本侵略中国,并战领了东北,华北。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兵谏)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难与个人窘迫之际,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领向蒋介石“哭谏”抗日失败,直接导致蒋介石被军事监禁。最终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时局得以扭转,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国共联合抗日。
西安事变电影主题曲 西安事变简介
《西安事变》是成荫执导的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金安歌、辛静、王铁成、孙飞虎联合主演,于1981年上映,该片讲述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西安事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历史故事。该片获得1981年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化妆奖。
九一八日夲借口中国军队炸铁路首先攻占大夲营张学良接蒋介石不抵抗手令放弃沈阳。
简介: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1936年12月25日,在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目的是联蒋抗日。其性质是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于1936年12月在临潼发动的爱国救亡运动。 西安事变的目的是联蒋抗日。
西安事变的爆发原因是什么
这时候蒋介石说的这些话,到底是为了表示自己宽宏大量,还是只是做做面子那就不得而知了。
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激发了国民的抗日热情,为全民族抗战打下了基础,成为了当时局势转变的关键点。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为了迫使蒋介石采取抗日立场。张学良曾在与周恩来初次见面时提出:“根据我两年来的观察,蒋介石有抗日可能性。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时间是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是12月12日。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和杨虎城联手发动"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西安事变的结果是什么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一次 历史 事件,那么你了解西安事变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西安事变的结果,希望能帮到你。
西安事变的结果
张学良是一个非常爱国的英雄人物,他自己觉得蒋介石的政策并不是很合理,在多次劝阻而被拒绝的情况下,站到了中共的队伍中,对蒋介石发动了西安事变,而西安事变的发生也让之间的局势发生根本变化,那么西安事变结果怎样呢?
人们总是讨论西安事变如何的重要,可是西安事变结果如何呢?西安事变的结果其实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首先西安事变的结果就是国内的矛盾暂时软化,两党之间再一次开展合作,当前的情况就是统一战线终于顺利的形成。
而西安事变的结果还有一个方面,当时张学良护送蒋介石离开西安,可是蒋介石最后却改变了原来的 决定 ,将张学良扣押在南京不予放回,并且还将张学良送上审判法庭,虽然最后西安事变的结果是张学良并没有坐牢,可是他手下的部队却在此期间被蒋介石重新洗牌改编。
除此之外西安事变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中共再也不用像从前一样被两头夹击了,两党共同合作让抗日的压力少了许多,更重要的是中共得到了喘息修整的时机,这一点不管对于抗日还是恢复实力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日军方面却并不看好西安事变的结果,他们认为这是蒋介石已经完全面对抗日,而中方的力量一定会因此加强,与此同时中日两国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全面战争在最后还是提前爆发了,日军侵略的速度越来越快也给中国境内造成了一度的慌乱。
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
西安事变之所以被称为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主要原因不仅是因为国内,而且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存在的。张学良为了迫使蒋介石能够答应停止内战,策划这次事变的发生,西安事变对国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要怎么说明呢?
西安事变对于世界的影响可以从多方面来说明,首先在西安事变之前, 国际 上就曾经组织过会议,针对世界法西斯这一事件也做了深刻的分析,认为在这种残暴的列强主义面前,建立一条统一而且同步的战线是十分必要的,那么西安事变对于世界的影响就出现了。日本的侵略行为也属于上述针对的问题当中,而西安事变主要就是想要达成一致的对外战线,从而抵抗并且破坏掉日本的不良企图,这样看来西安事变对于世界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除此之外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还可以从国际上形成的格局来说明。当时日本的野心是很大的,不仅是对中国就是对苏美也存在假想,甚至曾经想要通过占领中国而达到称霸世界这个狂妄的目的,苏联对于西安事变也是极其关注的,若是西安事变并不存在,中国就有可能因为内战从而导致被占领的最后结局,到时候苏美等国家是否还安然存在就是个未知的了。
上述西安事变对世界的影响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通过西安事变而导致遏制日本的侵略,也能使法西斯远离各个国家。
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
西安事变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变革,对于当时的社会和战争情况都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正是因为西安事变终于停止了已经持续了十年的内战,大家都知道西安事变可以说是张学良一手策划和主导的,但是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表面上看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似乎是因为张学良不同意蒋介石的政策,认为攘外安内才是最应该做好的,所以才用西安事变来逼迫蒋介石划定统一战线,但是这是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吗?其实刚刚说的只是这次事变的一个直接原因罢了,至于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还应该从大局着手。
在讨论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之前,先来看一下当时的社会和战争背景。那时候日军已经在中国土地上十分的猖獗了,可是共产党几次作战都没有获得什么明显的成效,而北平又不断的有各种游行和示威的活动,希望国家可以停止内部的争斗,转而将外敌打退才是最主要的,但是蒋介石的态度却是十分强硬的,他认为必须先将国内的矛盾解决之后才开始开展对外作战,这样一来就和许多爱国人士的想法发生了冲突。
其实以上的种种现象已经早已表明,那个时期中日之间巨大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的矛盾了,在这个主要矛盾面前内战这种事情已经算不上那么严重,当前最应该做的就是解决主要矛盾。这样看来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中日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上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是迫在眉睫了。
猜你喜欢:
1. 西安事变80周年1500字观后感 西安事变80周年心得体会
2. 西安事变简介
3. 西安事变80周年感想 西安事变80周年心得体会
4. 国旗下讲话稿:西安事变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