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本名林漓,笔名秦情,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195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他的名字来源于武侠小说中的清玄道长。林清玄毕业于台湾的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是台湾的当代作家。
林清玄,出生于中国台湾高雄,毕业于世新大学,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
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过世,终年65岁。 林清玄(1953年-2019年1月23日),中国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
《情的菩提》 该书精选了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菩提系列散文精选集。
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台湾知名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而广受读者喜爱。基本信息 林清玄,本名林瑞图,出生于中国台湾。他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并曾在佛教寺庙修行,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他的作品多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呈现,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林清玄,著名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远亭等,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旗山,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剧本等,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莲花开落》 《冷月钟笛》 《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 《金色印象》《白雪少年》。
林清玄个人简介
林清玄个人简介 林清玄,当代知名作家,被誉为台湾文学界的散文大师。出生于台湾一个农民家庭,自小受传统家庭教育影响,深受中华文化熏陶。以下是对其个人的详细介绍:林清玄先生自少年时期便展现出文学才华。他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之后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散文风格独特,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著称。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文笔真的好好,我上初中时一接触到他的作品便深深的吸引了,他是1953年出生在台湾高雄旗山一个农民家庭。
林清玄,195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写作生涯跨越了新闻、出版、佛学等多个领域。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融合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清新脱俗的文字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独到见解。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作家。其人生履历丰富,自八岁立志成为作家,至五十二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清玄以文学之路见证了个人成长与时代变迁。青年时期,林清玄步入文坛,十七岁即发表作品,展现了其文学天赋与才华。
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如何评价其一生的成就和散文作品的艺术价值?
大约零二三年吧,还在上大学,去现场听林清玄的演讲了。同行的师妹对他的描述是,一个有趣的老头儿。
其他作品:《清净之莲》,《桃花心木》,《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1953~),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
林清玄追求的做人最高境界: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他的人生追求都提现到他的散文里。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以笔名秦情、景牛层林漓、林大悲等活跃文坛。一九五三年出生于高雄,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曾在《中国时报》海外版、《工商时报》经济版和《时报杂志》担任过记者、主编等职务。一九七三年,他的散文创作生涯正式开启,凭借流畅清新的文笔和醇厚浪漫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1953年2月26日,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县旗山镇。1967年起,住在台南,并在瀛海中学就读。1970年,在报纸上发表《行游札记十帖》。
林清玄作品有哪些 林清玄的作品介绍
林清玄的作品:《莲花开落》、《蝴螺无须》、《冷月钟笛》、《鸢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迷路的云》、《玫瑰海岸》、《紫色菩提》、《凤眼菩提》、《如意菩提》、《红尘菩提》、《随喜菩提》、《温一壶月光下酒》。
除上面作品之外还有一下作品:《烦恼平息》、《欢喜自在》、《有情菩提》、《文化阵痛》、《长在手上的刀》、《乡事》、《在刀口上》、《宇宙的游子》、《山中传奇》、《维鸟啼》、《在暗夜中迎曦》、《难遣人间未了情》、《谁来吹醒文化》、《处女的号角》。
扩展资料:
林清玄写作特点
1、林清玄写作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乡土情怀,积极投身自然。他出身于高雄一个农民家庭,恬静而与世无争的乡村生活,充溢着泥土芳香的空气,养成了他与大自然难以割舍的情感。
2、林清玄写作时善于观察,善于从一些看似平静,安宁的生活中领悟出内涵的哲理。他曾长时间在田间与农人一起劳作,并到台湾各地体验乡间生活。他散文中作品中展示的一幅幅饶有情趣的自然风光图与民俗画都是源于生活的。
3、林清玄的文字如水样清柔,语言亲切,文风质朴,中期作品透着宁静致远的境界,爱情观也透出中国传统的含蓄、深沉,没有如痴如醉的浪漫情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清玄
1、林清玄作品有:《莲花开落》、《蝴螺无须》、《冷月钟笛》、《鸢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迷路的云》。
2、林清玄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把自己的宗教体会和文学相融合,他结合自己的生活用优美的语言谈论佛教精神,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和佛教的亲密关系,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佛教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