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第二(为政第二原文及译文)

没有你的天空没有云朵 诗词大全 19

论语为政篇第二原文及翻译

论语为政篇第二原文如下: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翻译为现代汉语,意思是: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这段论语强调了道德在治理政事中的重要性。

《论语·为政》第二章: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总结:一切都是出于真诚的情感。”其实《诗经》这本书共收录了305首诗,而不是300首。

内容摘要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集中阐明了孔子“礼”和“仁”的学说,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原文】 2?21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 (1)或:有人。不定代词。 (2)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什么”。 (3)《书》:指《尚书》。 (4)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第二共有24句。

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译文:孔子说:“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为政第二原文及译文

为政第二原文及译文(节选)如下: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在自己的位置众星就会四面环绕着它。”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第二个问题,既然孔子有这么好的从政能力,为什么晚年不从政了?年轻的孔子,确实想从政,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恢复周礼,使其国泰民安。无奈在鲁国被排挤,周游列国14年,亦未能真正遇到能用孔子之人。并非孔子无能,而是孔子的理想,与各诸侯的想法不能一致。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等等并没有先后顺序,而且《学而》篇也并非只是说如何学习。

第你做到孝顺父母、爱护幼小,或者是你倡导孝慈,百姓就会对你忠诚。 “孝”是人之本。这个我们前面的论语就学过了。“其为人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如果一个人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那么是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的。

《论语·为政第二》通览:为政以德

《论语·为政第二》通览:为政以德 《论语·为政第二》凡24篇,734字。开篇孔子讲“为政以德”算是开宗明义。“德者,得也。”《论语·学而第一》重点讲“学而为人”,《论语·为政第二》重点讲为人,特别是为政方面如何做才能有所得。

所以,不要再说德对于治国来说一点用没有,只是你没能看到,没能想到而已,而孔子之所以在为政第二的第一段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就证明德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但这也仅仅只是稍微提了一下,并没有往细里说,等到大家逐渐的看完《论语》以后,相信会有更深的理解。

根据这个理解,可能反而不好明白孔子这里说的“德”是什么意思。总不是说,为政者要带着百姓登高,百姓自然跟随,都会环绕于他吧。自然不是这样理解,这里是说,德原来的意思是登高,后代可引申为进步的意思。如此,整句话就很好解读。从政者使百姓有所得,能吃饱穿暖,又能让他们不断进步。

这样说来,好像也说的通。只是,如果真是这个意思,孔子大可直接说“先行后言”,四个字就把意思说明白了,不需要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从正常语法上来说,不太合情理。前面已经多次说过,《论语》中的君子,有从政者的意思,重点突出是身份而不是德行与操守。

为政第二原文及译文

《为政第二》原文及译文:

【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在自己的位置众星就会四面环绕着它。”

【原文】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去引导,用刑罚去规范民众,老百姓就可免于犯罪,但他们却不知道羞耻;用道德来教化他们,用礼制来约束他们,老百姓不但会懂得羞耻,还会自觉的遵守法律走在正途上。”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向学,三十的时候有了自己的人生立场,四十岁的时候不再困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了天道运行的规律,六十岁的时候,就没有我不中听的事情了,到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随心所欲而不违背法度了。”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去顶撞父母。”樊迟赶车,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对他说:‘孝就是不要违背’”。

樊迟说:“什么意思啊?”孔子又说:“老人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仪侍奉他们;老人死了的时候,要遵照礼节安葬她们,按照礼仪祭祀他们。”

【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要先做后说。”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学习但不思考就会迷惘,光思考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原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孔子说:“钻牛角尖,是很有害的。”

作者介绍: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标签: 为政第二 原文 孔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