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唐李端(形容弹古筝的小女孩的诗句?)

侨乔 古诗鉴赏 20

听筝古诗的意思?

... 因此,通过欣赏筝乐来传承古代诗词的文化遗产,已成为一种古典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6.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 这首小诗轻捷洒脱,寥寥数语,就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线条流畅,动态鲜明的舞台人物速写图。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6.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形容弹古筝的小女孩的诗句?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 鸣筝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拂弦:拨动琴弦。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五言绝句《听筝》,诗的全文如下: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白话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诗鉴赏 筝,一种弦乐器。从唐诗中所描写的筝来看,筝是十三根弦,如:“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大艑高船一百尺,清声促柱十三弦”(刘禹锡《夜闻商人船中筝》)。

听筝唐---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大意: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纤纤玉手的美人坐在玉房前。为了赢得周郎的回顾,你看她故意的时时拨错了琴弦。碧磵驿晓思唐---温庭钧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楼主好 不知道这个合适吗 1 白居易: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注释]金粟柱: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评析]“听筝”应是听奏筝有感。但从题意看似乎应作“鸣筝”来得有味,来得生动。诗描摹了一位弹筝美女,为博取青睐而故出差错的情态。

李端《听筝》翻译及赏析

对一般浪荡子弟,她的故意错弹饱含着对这班人的嘲弄和蔑视,但总会有一天,真正的知音——她的“周郎’会听出那曲中的深意,从而向她投去会心的一“顾”的。

全诗内容: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扩展知识:白话翻译: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作品简介:《听筝》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听筝的古诗拼音正确版如下:《听筝》唐,李端 míng zhēng jīn sù zhù,sù shǒu yù fáng qián。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yù de zhōu láng gù,shí shí wù fú xián。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听筝》:唐·李端 míng zhēng jīn sù zhù,sù shǒu yù fáng qián。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yù de zhōu láng gù,shí shí wù fú xián。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唐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不乏经典之作。李端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婉约柔美著称。今天,我们来一起品味李端的古诗《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是李端的一首爱情诗,表达了诗人对心爱女子的思念之情。

听筝李端原文及翻译

一、《听筝》原文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二、《听筝》原文翻译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三、《听筝》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美人纤细的手拨弄着琴弦。为了博取心中周郎的青睐,她时不时就故意拨错了琴弦。

注释:

鸣筝:弹奏筝曲。

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柱:定弦调音的短轴。

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玉房:指玉制的筝枕。房,筝上架弦的枕。

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拂弦:拨动琴弦。

标签: 金粟柱 听筝 鸣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