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有哪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事例?
埋头苦干:《史记》作者司马迁,为了搜集史料遍走各地,在牢狱之中仍不忘撰写著作,最终写出了旷世史书。
这个问题应该是指国内现代或当代舍己救人的英雄吧。首先向为了解放全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生命的先烈们致敬。
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到土牢里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将军,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杨增新——被历史遗忘的爱国将领 这位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杨增新。杨增新(1863-1928),字鼎臣。云南蒙自人。清光绪十五年进士。曾任甘肃河州知州,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入疆任镇迪道,后历任新疆督军,省长等职,直到1928年遇刺身亡,一生殚精竭虑治理新疆。
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
刘伯承元帅是中国著名的军事家,他的故事应该在民间广为流传,我今天就讲讲刘帅的最后一战。
历史上,前十的名将有着哪些?
(重要声明:原创文章,坚持原创) 历史上,前十的名将有着哪些?下面选出每个时代的最强者。
百战雄兵歌未彻,十年心血梦难成!岳飞勇抗金兵、保家卫国的事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然而可叹这南宋一代名将没有战死在疆场,却惨死于自家朝廷的牢狱之中。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
实属《原创》在我们的国家历史发展过程中,让人难忘的历史人物不少,最最让我深刻难忘的是最伟大领袖毛主席!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 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
中国有那些不屈不挠的英雄人物事迹?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
黄继光 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通讯员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刘胡兰 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员。
中国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的事迹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民族的脊梁。让我们一同探索这十大英雄的传奇故事,感受他们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中国英雄人物 概述: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英雄辈出。以下介绍几位具有代表性和广泛影响力的中国英雄人物。详细解释(按年代或类别介绍):1. 岳飞:南宋时期的军事将领,以忠诚和勇猛著称。他率领军队抵御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其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国际禁毒日。
中国古代时有哪些爱国将领?
古代爱国将领有以下五位:
第一:屈原。
对于华夏儿女来说,此人已经十分熟悉。屈原出生在战国末期,祖籍是当时的楚国人。屈原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和突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屈原有两个身份,诗人和政治家。
作为诗人而言,屈原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他所开创的"楚辞"文风,对后世整个古代文学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比如他的代表作《离骚》等。其诗歌作品主要表达的都是爱国情怀。
作为政治家而言,屈原在楚国官职做到三闾大夫,他举贤任能,属于抗秦的主战派。但是因其提倡的改革政策触及楚国贵族利益,被贬官放逐,以至于一身才能没有发挥之地。
2:屈原自杀。
屈原自杀,跟一般人自杀不同,屈原自杀在中国古代史上一直被看作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来看待。这里面大概有三种原因:一是屈原爱国之心,纯粹至极,赤诚至极,不能与国同生,于是选择与国同亡;二是屈原的爱国行为引发了民间的感动,遂使屈原的爱国之心和老百姓对爱国的定义产生了通感,在老百姓看来,屈原这样的才是真正的爱国,与国共存亡;三是屈原的爱国情怀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认知,在后世也多有效仿。
总的来看,屈原这个爱国人物,具有爱国情怀、行动、精神三要素,可谓是一个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完美的爱国人物。后世为了纪念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即端午节,都要做粽子吃粽子。另有传说把粽子投入汨罗江喂鱼,以免鱼儿吃屈原的身体。但是不管怎样说,到今天,粽子已经成为纪念屈原的特定食物,成为华夏儿女的一种习俗。
第二:杜甫。
在央视做的一套爱国节目中,杜甫作为重要的爱国人物,位列其中。那么杜甫的爱国表现,跟屈原不同,虽然都是诗人。杜甫的爱国表现体现的面则要窄一些,因为从行动、情怀、精神三要素来看,杜甫只具备其中一条,那就是情怀,当然不是说杜甫不想有爱国行动和精神,根据当时历史背景看,跟杜甫没有机会来施展自己的能力也有关。杜甫作为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写下了大量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其爱国情怀足以名流千古,为人所纪念。
第三:文天祥。
文天祥在古代史上是一个很突出的人物,从某些特点来看,他跟屈原有点像。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文天祥很有政治抱负,心怀家国,不惧生死,品质高洁,在当时又属于抗元主战派。但是文天祥有一个短板,那就是虽然报国心切,却没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但是文天祥有一副好骨气,虽然战败被俘,但是在忽必烈以大元宰相之位诱降他,他都不为所动,也真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利益不能诱惑"的典范了。
文天祥的结局在历史上一直被传为佳话,当忽必烈以大元宰相都不能令其归降之后,其实还是不想杀他的,但他却只求一死。而且在死前,一个文臣表现出了比武将更加硬气的铮铮铁骨,连行刑的刽子手都很敬佩。文天祥问刽子手南边在哪,刽子手告诉他后,他朝南行了跪拜礼之后,从容就义。虽然文天祥人死了,但是他有一句名言却激励着无数爱国人士前赴后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四:戚继光。
相比以上三位,戚继光在爱国事业上的贡献可谓成就最大。戚继光本人出生将门,本身具有非常杰出的军事才干,他撰写了《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两部重要兵书;
其次戚继光还是一位兵器、军事工程方面的专家,在这方面,他的才能跟诸葛亮有点像,诸葛亮造诸葛连弩和木牛流马,戚继光则发明和改进了各种火器等,比如戚氏军刀、火炮、狼筅等。这些发明在对付东洋倭寇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戚继光虽戎马一生,却不忘治学,其人的诗才也是一流的。比如他的《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再比如《登石门驿新城眺望》:"万壑千山到此宽,边城极目望长安。平生自许捐躯易,遥制从来报国难。"
戚继光一生最杰出的爱国战绩还是对东洋倭寇的毁灭性的打击,倭寇对于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侵害骚扰,从南北朝时期已经逐步开始,尤其对沿海居民造成了非常可怕的残害。但是历朝历代对于倭寇的打击虽然一直在进行,但是都不够彻底。到明朝时期,倭寇的力量越来越大,对沿海老百姓的侵害更加严重,烧杀抢掠,罪恶滔天。在这样的背景下,戚继光带领戚家军,痛打倭寇,彻底摧毁了倭寇的主力,彻底结束了倭寇对沿海百姓的残害。这项成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五:邓世昌。
日本这个国家就像一盆脏水,非常令人头疼。在明朝倭寇被彻底驱逐之后,到清末时候,小日本通过改革,提前进入工业时代,国家实力一时大增。于是,又开始了对清政府的侵略行为。在1989年9月17日,小日本的舰队发动了对清朝的侵略行动,即黄海大战。
在这次战斗中,爱国男儿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勇敢抵抗日军。但是清朝的战舰装备本身不如日本,再加上日本战舰较多,邓世昌的战舰被日军包围,在这样的困局中,邓世昌只好采取最好的办法,对战舰上的官兵说:"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后就瞄准日军主力舰"吉野"号冲去,但不幸被击沉。邓世昌沉海后,有官兵用救生圈救他,但被拒绝。在邓世昌看来,我的人生目标是杀日寇以报国恩,如今宁死也不能做日军的俘虏,遂自溺于水,以死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