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武王赵佗简介赵佗是一个怎样的人
南越武王,赵佗(?-前137年),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今中国河北省正定县)人,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赵佗从前219年作为秦始皇平定南越的50万大军的副帅,一直到汉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去世,一共治理岭南81年。
是今天的广东省 南越国(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1年),是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4年建立。
南越王赵佗的名号是非常高的,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又派五十万军队南征百越,建立桂林,南海和象郡三个郡,位置大体位于今天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一带。
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恒山郡真定县(今中国河北正定县)人,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
南越王赵佗是谁的后代?
赵佗的祖上赵夙,赵衰,赵盾,赵朔,赵武,赵简子等世代为晋国重臣,赵佗的父亲赵迁是悼襄王赵偃的儿子,赵佗是地地道道的赵国贵冑。
南越国的政策及赵佗的历史贡献 南越国自公元前204年建立至公元前111年灭亡,历五代,共93年。 赵佗对南越国的广大地域实行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并取得成功。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赵佗被汉朝封为南越王,时年41岁。汉高祖吕雉王(公元前183年),赵佗自称南越武帝,时年54岁。公元前179年,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赵佗去帝号而复汉朝,仍称南越王,时年58岁。这就时说我们常说的赵佗归汉。
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即南越武帝,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秦朝南海龙川令,南越国创建者。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
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恒山郡真定县(今中国河北正定县)人,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赵佗是正定人,他的先人墓在现在石家庄赵佗公园。公园里有一个赵佗的雕像,看这个雕像,大家感觉非常普通。如果大家细心观察发现,他的手中握有书卷腰间还有佩剑。
刘邦去世后,吕后临朝称制,与南越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因此双方在长沙国南边经常发生冲突战争,赵佗也宣布南越脱离汉朝藩臣,他直接称帝。
南越国开国皇帝赵佗为什么长寿?
谢邀。关于赵佗的寿命到底有多长,史学界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活了103岁,有的说活了108岁,也有的说活了123岁。
赵佗(越南语:Triệu Đà;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南越武帝,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人,秦朝南海龙川令,南越国创建者。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前204年至前137年在位。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前进岭南百越之地。
没有这说法 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 ),即南越武王,恒山郡真定县人,秦朝南海龙川令,南越国创建者。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
2059年。 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即南越武王,恒山郡真定县人,秦朝南海龙川令,南越国创建者。 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 2059年。
南越王赵佗的突出贡献
在秦朝灭亡之后,天下大乱,楚汉争霸的中原更是乱得不可收拾,着段时间有一个小国南越国诞生了。南越的第一个皇帝是赵佗,一个秦朝人,曾经是秦朝的一员大将,奉命来攻占岭南,并且在岭南当上了县令。赵佗是最早在岭南地区建立政权的秦朝主将,还是第一个做出将中原文化传播到岭南地区的人,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赵佗为南越国为我们中国大一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秦始皇的梦想是实现大一统,不止是地域上的统一,还包括精神和文化上的统一。秦始皇在攻占了岭南地区以后,命令赵佗在岭南地区,将中原的文化传入岭南。可是秦朝末期,起义战争不断,后来还有楚汉争霸,为了防止中原的战火波及到安宁的岭南地区,赵佗率领士兵攻占了岭南地区的桂林郡和象郡,统一了岭南地区。为了稳定岭南的局势,赵佗在南海郡建立了南越国,自称为南越武王。
成为了南越国的皇帝之后,赵佗实行的是和辑百越的民族融合政策,安抚岭南越人。不仅如此,为了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岭南文化,他自己还亲自穿上了越人的服饰,头发的.造型也弄成了越人的模样,还将自己称作是蛮夷大长老。赵佗鼓励手下的秦朝士兵和当地的越人女子通婚,还带头让自己的儿女和越人联姻结为亲家。在赵佗的努力下,越人和中原人亲近起来,文化也逐渐融合。
刘邦结束了楚汉争霸战争后,建立了西汉政权,稳定了中原的局势。在公元前196年的时候,刘邦派陆贾到南越来劝赵佗归附大汉。赵佗没有拒绝,归顺了大汉,南越成为了汉朝的一个藩国,赵佗也成为了一个诸侯王。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将原本许诺赵佗的南越国的封地又分给了长沙王。吕后有民族歧视,规定南越相邻的那些大汉地区不能卖东西给南越,包括铁器和牛羊马什么的。不仅如此,吕后还派人去刨了赵佗的祖坟,把赵佗的亲戚朋友都杀了。赵佗自然是十分生气的,于是赵佗独立于汉朝,掀起了和汉朝的战争。
吕后去世后汉文帝刘恒继位,为了安抚南越王,刘恒派人到赵佗的祖籍地去给赵佗修好了曾经被吕后刨过的赵佗家的祖坟。还专门派人定期去扫墓,去祭奠赵佗的祖先。汉文帝还是派陆贾出使南越,在陆贾的劝说下,赵佗还是选择归顺了大汉。赵佗的这种行为可不是大度,你都刨了人家的祖坟了,即使修好了,可是做过就是做过,伤口依然还在那里。但是赵佗最开始是为了民族统一才去攻打的岭南,现在自己却将岭南独立出去了,如今有机会统一,赵佗自然是愿意的。而且岭南地区的人民也需要和中原地区的人民交流,为了岭南地区的发展,赵佗才归顺的汉朝。后人评价赵佗,他是第一个维护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政治领袖。
在治理南越的过程中,赵佗重视将文化也传播到南越去,重视以诗书而化国俗,他鼓励中原士兵和当地人结婚,自己也做出了融合民族文化的事情。后来他在当地推广汉子和汉语,教导越人学习中原的礼仪,使得蛮夷人也开始从礼化。在赵佗的推动下,岭南地区迅速发展。是赵佗的帮助,岭南地区的文明才开始成长起来。
赵佗还是中原先进耕作技术、打井灌溉技术和冶金、纺织技术的传播者、推广者。他和首批南迁的中原官民把中原耕牛犁田和使用铁制农具的技术传播到岭南,极大的促进了岭南农耕业的发展。他还出动官兵助民凿井,修渠灌田,推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直到今天,广州市发掘出的越王井,仍然被作为南越国时期重要的文化遗址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