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诏简介(张献忠生平简介)

流泪猫猫头 古文典籍 16

大明第一督师作品简介

在历史的舞台上,一位文科系的才子意外降临,降临在明末大同府怀仁县曹家庄,附身于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泼皮身上。这个新身份让他与大名鼎鼎的人物紧密相连,他的堂兄曹文诏成为大帅,堂侄曹变蛟则成为总兵。

明末10大猛将排名依次有:李定国、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曹文诏、毛文龙、祖大寿等。 第一名、李定国(1621年—1662年),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

“闯王”这个名头不是李自成自封的,而是明末起义首领高迎祥的;“闯王”这个名号也不是高迎祥自封的,而是全国三十六路义军推封的。

凭心而论这四个栋梁之材在不同时期为大明王朝尽忠职守,可谓劳苦功高大气磅礴气壮山河,青史留名。

为剿流寇,崇祯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十三年中频繁更换围闯军的将领。这其中除熊文灿外,其他都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然皆功亏一篑。李自成数次大难不死,后往河南聚众发展。

崇祯四年(1631)六月,义军首领王嘉胤被南山总兵曹文诏部下杀害(一说为叛徒杀害),陕晋各路义军结成三十六营,迎祥为领袖之一,推称“闯王”。是时,李自成及侄李过、张献忠等部亦东渡与会,义军众20万。分道四击,相继攻克了宁乡、石楼、稷山、闻喜、河涧诸州县。崇祯五年(1632)王自用在河南济源病死。

如果曹文诏不去大同,坚决围剿农民军,会怎么样?

曹文诏本身就围剿农民军的明将 曹文诏本身就围剿农民军的明将

一说无此会),共商分兵定向之策。遂转战江北,河南,又入陕西,在宁州(今甘肃宁县)击杀明副总兵艾万年等。旋在真宁(今正宁西南)再败明军,迫总兵曹文诏自杀。九年,在高迎祥被俘杀后,被推为闯王。

崇祯八年,李自成在河南荥阳(一说无此会)与其他首领商议战略,转向江北和河南作战,在陕西宁州击败明副总兵艾万年,迫使曹文诏自杀。在高迎祥被俘杀后,他被推举为闯王,采用灵活战术,先后攻占阶州、陇州、宁羌等地,并在川中击败明军,击杀侯良柱。

大同是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 拓跋宏,即北魏第六代皇帝孝文帝。

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时颁布了五条军令,其中第二条便是“别男行女行”,规定男女不得授受相亲,虽夫妻亦不得同居。

张献忠生平简介

崇祯六年(1633年),张献忠率部进入河南,攻克大批州县。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被明朝将领曹文诏击败,转攻四川。崇祯九年(1636年),张献忠在谷城(今湖北谷城)二次反叛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张献忠攻克襄阳。崇祯十一年(1638年),张献忠被明朝将领左良玉及曹文诏击败,进入湖北。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2.先轸(兵家祖师爷,晋国名将,西距秦,南破楚) 3.介子推(割肉救主。

明末10大猛将排名依次有:李定国、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曹文诏、毛文龙、祖大寿等。 第一名、李定国(1621年—1662年),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

曹文诏在山西阳城县与王嘉胤的义军激战,义军士气高昂,王嘉胤指挥有方,明军屡战屡败。张立位说他是王嘉胤的妻弟,可用假投王嘉胤义军的办法,等待时机谋杀王嘉胤。这样,张立位受曹文诏的派遣,就到了王嘉胤那里,被王嘉胤封为帐前指挥。

明朝平叛农民起义的悍将曹文诏:最后自杀殉国

早年在辽东从军,历事熊廷弼、孙承宗,积功升至游击。1629年冬,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在抵抗后金侵略中有功。1630年7月,陕西民变势大,曹文诏被封为延绥东路副总兵,进行征讨。1631年4月,曹文诏击灭据守河曲的变民首领王嘉胤,以功升任临洮总兵官,又连续击灭点灯子、李老柴、一条龙、扫地王等民变首领。

1632年三月,曹文诏与变民军大战于西濠,斩首千级,生擒杜三、杨老柴。接着又击斩红军友。变民首领可天飞、刘道江等包围合水城,曹文诏前往救援。变民军将精锐埋伏起来,以千骑挑战,将明军诱到南原,伏兵大起。城上人说曹将军已经战死。曹文诏持矛左右突击,匹马出入万众之中。守军看见后,出兵夹击,变民军大败。曹文诏在陕西大小数十战,功劳最多,但洪承畴不帮他叙功。

变民军见陕西明军势大,都流入山西。朝廷命令陕西、山西诸将都受曹文诏节制,他多次击败变民军。1634年7月,清兵西侵,攻围怀仁县及井坪堡、应州。曹文诏驻扎在怀仁固守。八月,围解,曹文诏移驻镇城,出战失利,不久清兵撤走。十一月,曹文诏被论罪充军边卫,山西巡抚吴知道曹文诏知兵善战,推荐他为援剿总兵官,立功自赎。

当时,河南变民势大,朝廷命令曹文诏前往征讨。吴上书请求让曹先平山西,后入河南,朝廷不批准。曹文诏因为吴对自己有恩,竟取道太原,为吴所留。曹文诏整兵南行,1635年3月,于信阳与总督洪承畴相会。洪承畴大喜,令他出战,他于随州破敌,斩首380余级。四月,洪承畴因为变民军尽数退入关中,于是命令曹文诏入关,然后由阌乡取山路至雒南、商州,直捣变民军根据地,再从山阳、镇安、洵阳入汉中。5月5日,曹文诏抵达商州。变民军离城三十里安营,营火满山。曹文诏率其侄参将曹变蛟等夜袭,获胜,直追至金岭川。变民军据险以千骑迎战,曹变蛟大呼陷阵,变民军败走。曹变蛟勇冠三军,变民军听到大小曹将军的名字,无不惊惧。

悲壮的最后一战 李自成率众二十万进攻凤翔。曹文诏向洪承畴请求出战,获准后率三千人自宁州进军。高迎祥、李自成率部西走宁州,与活跃在庆阳一带的过天星、蝎子块、乱世王等合兵,筹划了围歼曹文诏的伏击战。

义军先于宁州湘乐镇巴家寨(巴家原)伏击了明副总兵刘成功、艾万年,游击王锡命带领的3000人马,明军大败,艾万年及副将柳国镇被杀,刘成功、王锡命负重伤脱逃。当时驻州(今陕西省彬县)的洪承畴闻讯后,忧虑万状,手足无措,唯有把希望寄托于爱将曹文诏。曹文诏闻知艾万年战死,怒不可遏,拔刀砍地,目大骂, *** 出征。承畴大喜说:非将军不足平此贼!曹文诏带领3000人马前往征讨,农民军在湫头一带埋下伏兵。

6月27日,曹文诏之侄曹变蛟统率锐师在前打先锋,文诏率步兵殿后,行至湫头岘子,义军伏兵突起,把明军截为两段,分兵围杀。曹变蛟抢先为战,斩杀义军500余人。义军佯装溃败,向东面的林区撤退,明军紧追30里,到达雕翎关。眼看明军进入埋伏圈,义军四面杀出,与曹文诏大战于湫头趟子坳。明军兵力分散,首尾难顾,丧失应战力,死伤惨重,暴尸山野,血流成河,尽染村庄。

次日,义军由乱世王当先锋,李自成居中,过天星继后,重又包围了明军。曹文诏左追右挡,且战且退,义军又诱敌西向。明军行至娑罗寨,义军埋伏万骑,四起合围,矢飞猬集。义军不知围住的是曹文诏。其时,明军有一小卒被缚,急忙大叫:将军快快救我!义军中从明军叛降过来的一小卒指着曹文诏说:这是曹总兵。义军欣喜万分,围攻更急。曹文诏疲于奔命,击杀农民军数十人,转斗数里,身受重伤10余处,经烟村堡子沟的红泥城,跑到姬家山,眼见内无战将,外无援兵,突围无望,乃拔刀自刎。洪承畴听到消息后大哭,崇祯帝朱由检也很悲伤,下令建祠祭祀。曹文诏忠勇冠于当时,他死后,变民军都互相庆贺。

这一役,李自成率领的义军重创明军,曹文诏部损兵大半,游击将军及材官殁者20余人。其弟文耀,从兄征讨,数有功,河曲之战,斩获多,后击贼忻州,战死城下,诏予赠恤传。

曹变蛟在曹文诏自刎地——罗川的姬家山碑子渠立碑一块,碑高7尺2寸,宽2尺5寸,厚8寸,上有二龙戏珠碑额,下为龟趺碑座。其碑文右上方纵书崇祯拾壹年拾贰月,中间纵书大字大明曹大将军平贼大战尽节处,左下方署名临洮总兵都督、侄男曹变蛟谨立。曹文诏自刎后抬至罗川北坡胡同沟口气绝,又在此立了绝气碑。古代人们称诸侯或大官之死为薨,曹文诏官至总兵,亦为高官,所以人们把停尸的村庄叫曹薨,后讹传曹文诏为曹洪。曹文诏埋葬的村庄人们称为冢巷村。明朝廷追赠曹文诏太子太保、左都督,令有司建祠,春秋祭奠。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