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简介(历史上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的将军是谁前后灭三国)

如愿风 诗词赏析 25

苏定方简介 唐朝左武侯中郎将邢国公苏定方生平

苏烈,字定方,以字行世,后人通称为 。生于公元592年,汉族,冀州武邑(今属河北省)人,后迁居始平(今陕西兴平以南)。历任 左武侯中郎将、左卫中郎将、左骁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之职,封邢国公,加食邢州、巨鹿三百户。

大唐名将苏定方虽然知名度不高,但他真的是超有军事才华,不仅战功显赫,三擒敌主,而且海陆通吃。

苏烈,即苏定方,是中国唐朝初年的著名将领,出生于592年至667年间,原名苏烈,字定方,因其字而广为人知,是冀州武邑人。

苏烈字定方,大唐名将,邢国公 灭西突厥 平葱岭 夷百济 为唐朝拓地千里。 苏定方和苏宝同无任何关系。苏宝同,罗成,罗通,铁世文历史无此人。罗艺有。

在中国的“大奸臣”苏定方,为何会被韩国人建祠庙敬仰?

有这么一个人,在中国是人人唾骂的大奸臣,但在韩国,他却被当做神一样的供奉。并不是他为韩国做过什么功事,而是他灭了韩国!

生平简介:贞观初年苏定方为“降将”归顺李唐,随名将李靖北伐,开始了他传奇的戎马生涯。38岁又重新被唐朝大将军李靖启用,显庆二年,苏定方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他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定方前后灭三国,纵横万里,为大唐帝国立下不世之功。

苏定方,字定方,唐朝初年的著名将领,出生于592年,冀州武邑人。他的父亲苏邕在隋末时期,率领乡亲数千人在信都郡(今冀州)对抗叛乱,苏定方自小勇猛过人,十五岁便随父参战,屡立战功,尤其在父亲阵亡后,他继承父志,于郡南击杀了张金称,又在郡西打败杨公卿,保卫了家乡,深受乡亲们的信赖。

历任匡道府折中、左武卫中郎将、左骁卫大将军等职。谥号庄。早年曾参加反隋义军,建立后跟随对西部侵扰唐朝的少数民族匈奴进行多次打击,有力地巩固了唐朝边境的安全。后又指挥大军参加平定百济的战争,立有卓著战功保郡安民御寇靖边末年,十几岁的苏定方便跟随父亲征讨匪寇,常常率先攀登城围,冲锋陷阵。

第一次是在作为主帅征讨阿史那·贺鲁叛乱,苏定方以少胜多,“贺鲁率十姓兵十万拒战,轻定方兵少,舒左右翼包之。定方令步卒据高,攒槊外向,亲引劲骑阵北原。

苏定方是唐高宗前期著名的军事家。他从小就“骁悍多力,胆气绝伦",是一位少年英雄。隋炀帝大业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底层秩序大乱。

苏定方是苏轼后人吗?

不是。 1 苏定方(592年/600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冀州武邑县(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初年名将。 2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 不是。

原本是唐朝一颗耀眼的将星,但是以后却被后人极力抹黑,而且《说唐》还将苏定方这样的大将写成了坏人,导致后世的慢慢遗忘,到现在的人也很少有人知道。

苏定方进击,大败百济军,斩杀数千人,余众皆溃。苏定方水陆并进,直趋百济都城俱拔城(今韩国全州)。距城20余里,百济倾国来战,被唐军击败,杀万余人,唐军乘胜追击,入其外城。百济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逃向北部边境,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率兵固守。

苏定方本名叫苏烈,他骁勇善战,智谋过人,少年时便已成名,曾经跟随父亲征讨叛贼,隋朝末年,苏定方投靠河北义军,直到唐太宗登基,苏定方才效力大唐,屡建奇功,也是击退东突厥的大功臣。

历史上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的将军是谁 前后灭三国

苏定方简介 苏定方(592年/600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冀州武邑县(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初年名将。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苏定方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

在电视剧《隋唐英雄3》和《隋唐英雄4》中,苏宝同是苏定方之子。 苏宝同是银国公苏定方之子,苏宝麟之弟,妹妹是苏宝凤。

首先他离我们已经一千多年了,要说他多厉害是不是真的只能去查找历史文献,但这些也可能作假,所以如果能找到他的墓研究一下这可能会比较准确一点。

因为唐初的名将太多了,苏定方当然在里面也可以排进前几名,但是一来有名将资格的人多,一二名之外的容易被忽视。

裴行俭的父亲是谁裴行俭的父亲裴仁基简介裴行俭,汉族,绛州闻喜人。唐高宗时名将。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早年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高宗废王立武时,裴行俭因私议论,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拜安西大都护,在西域时,诸部多慕义归附。

太宗派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率3万大军乘楼船渡海,入鸭绿水,于泊灼城(今辽宁丹东东北)大败高句丽军;655年,因高句丽与百济联兵入侵新罗,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兵击高句丽;658年,程名振攻克高丽赤烽镇(约在今辽宁海城境),斩首3000级;659年。

苏定方简介:保郡安民御寇靖边奔袭都曼登城百济

苏定方,唐初名将。冀州武邑人。父苏邕。历任匡道府折中、左武卫中郎将、左骁卫大将军等职。谥号庄。早年曾参加反隋义军,唐朝建立后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对西部侵扰唐朝的少数民族匈奴进行多次打击,有力地巩固了唐朝边境的安全。后又指挥大军参加平定百济的战争,立有卓著战功一、保郡安民御寇靖边隋朝末年,十几岁的苏定方便跟随父亲征讨匪寇,常常率先攀登城围,冲锋陷阵。父亲去世之后,郡守又令他带领乡勇民兵,继续保郡安民。匪首张金称流窜入境,在郡南一带杀掠百姓。苏定方闻讯,率众进剿。苏定方使出浑身解数,猛打狠杀。最终斩杀了张金称,平定了郡西。后来苏定方先后参加了窦建德、刘黑闼的起义军,多次立功于战阵太宗李世民即位后,苏定方应征参军,为匡道府折冲。贞观四年,随兵部尚书李靖出征突厥颉利可汗。到达碛口后,李靖派苏定方率二百骑兵为前锋,快速先行。快到颉利可汗的牙帐时,苏定方便如疾风扫地似的直冲敌营,斩杀近百人。回师以后,苏定方被任命为左武卫中郎将显庆元年十二月,苏定方跟随左卫大将军程知节出征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任前军总管。走到鹰娑川,两万突厥兵前来迎战,总管苏海政出阵交锋,互有胜负。这时敌方又来了两万援兵。正在歇马的苏定方隔着一座小山望见尘土飞扬,判断前方战事紧张,于是立即率领500名骑兵,疾驰十几里杀人战场。突厥兵溃败逃窜,他又追击20里,杀敌1500人,缴获马2000匹第二年,苏定方被提拔为行军大总管,奉命再次出征西突厥贺鲁。贺鲁亲率胡禄屋、五弩失毕等部兵马共十万多人,前来抗拒官军。苏定方率回纥与汉兵一万多人进攻。贺鲁指挥他的大军将苏定方团团包围。苏定方令步兵据守南面的小坡,自成圆阵,一齐手持长矛向外御敌,他带着汉军骑兵在靠北面的小坡上列阵以待。突厥兵先去攻击步兵,一连三次没有冲破圆阵,双方均有伤亡。这时,苏定方突然发起攻击,步兵也配合反击,打乱了层层包围,突厥兵溃退奔逃,苏定方又追击三十多里,杀人马数万第二天,苏定方整顿了兵马继续追击,结果,胡禄屋与五弩失毕率众投降。贺鲁与另外几个头目带着数百名骑兵向西逃走,苏定方下令再追。当时大雪纷飞,平地积雪两尺,众将领建议等待天晴,苏定方坚持乘胜追击。追至伊丽水畔,再次展开激战。苏定方大奋神威,几乎杀尽了所有的突厥,贺鲁仅带十几个骑兵乘夜逃脱,贺鲁被活捉。贺鲁的辖地归人唐王朝版图。苏定方以功勋卓著升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并封其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二、奔袭都曼登城百济显庆四年冬季,思结阙俟斤都曼先以武力统一了邻近的部落,而后带动疏勒、朱俱般、葱岭三国同时叛乱。朝廷命令苏定方为安抚大使,率兵讨伐。苏定方到达业叶水时,都曼据守马头川。苏定方掌握到准确的情报后,便选择精兵一万人、马3000匹,以长途奔袭的战术出击,一天一夜行军300里,天明时已到城西十里的地方。都曼赶忙召集兵卒出城抗拒,不久便败退回城。先头官军在外门扎下营盘。入夜,大军陆续到达,将城堡四面包围。同时就近伐木取材,制作攻城器具,摆放在城下。都曼看到这一切,自知插翅难逃,只好出城投降显庆五年,苏定方授熊津道大总管,率水陆军十万征伐百济。苏定方自成山入海,至熊津江口,遇敌挡路,便上到东岸,依山傍水摆开阵势,便与交战。其时后续战船源源不断地扬帆而来。百济兵败,死数千人,其余的人各自逃命。当时正遇涨潮,大船乘势人江。苏定方在岸上指挥,水陆并进,直驱真都。在离城20里的地方,百济集中全国的兵将齐出抵抗,结果仍然不堪一击。苏定方率军追击,斩杀俘虏一万多人,进而包围其城。百济王家族内部发生争权矛盾,王孙率先出城投降,百姓也跟着投降。苏定方命令士卒强行登城,树起官军的旗帜,城主终于开门投降。平定百济后,将其划分为六州。苏定方又带着百济王及太子献于东都苏定方前后扫荡三国,都生擒其主,献俘阙下,所得赏赐不可胜计。乾封二年病逝,享年76岁。高宗李治追悼惋惜,立即下诏赠幽州都督。

标签: 苏定方 突厥 名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