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决战2淮海战役 的观后感
小时候,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去看那正邪的较量。一切似乎很简单,把坏人打倒就行了。但是,如今的我,却不再满足那正邪决战的瞬间。我要深究我们胜利的原因,我要看到我们成功光芒透进的那扇窗!
就拿淮海战役这部片来说吧,这场战役可以说是中原百万人民推着独轮车推出来的,党 军 民 齐心齐力,那场面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疑问1 要是现在再打一次解放战争或者抗美援朝和中越反击战那样的战争现在的军队还会那么视死如归吗?还会那么一往无前吗?还会得到老百姓以死相助吗?
我们五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在小时候的乡村,生活上很清苦。但回想起当年的那些往事,却充满着童趣和快乐。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打响了,党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粟裕等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中野和华野,运筹帷幄,人民解放军奋勇善战以歼敌人数最多而且是以少胜多的伟大战役,淮海战役是解放军的六十万大军对国民党的八十万人马。
我们应该学习红军战士们的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努力建设美好的祖国!
关于徐州淮海纪念塔观后感怎吗写?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观后感 孙辛炫 西苑小学二(1)班小记者 孙辛炫 清明节这天,天气晴朗,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一路上,我的心情万分激动,想来想去还是想不出纪念塔是个什么样子。
偃师的名字来源于周武王息偃戎师,许多志书都有记载,如《通典》。偃师作为古都,可以上溯到三代的夏商时期。
提前做好功课,去了解下相关历史故事背景。描述参观过程,描述此次前行的目的,和路上发生的一些小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结合自己的观点,对此次前行的感受。范文示例:今年暑假,我和哥哥、弟弟有幸参观闻名中外的淮海战役纪念馆。
对战争有总结语录:士兵知道为什么打仗与为谁打仗是战争胜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强调与重视人民支持与支援。
求淮海战役电影观后感2500字左右
淮海战役过程中最明显的对比就在于团队作战协作,人事调配上,军队可以做到临阵换帅而军心不动,国民党军队却派系林立、勾心斗角、相互诬陷争宠;后勤保障上面,军队统一调配、自力更生而毫无怨言,国民党军却是为争抢补给大打出手、战争中还私藏物资兵力;战斗管理上。
塔上十大字闪闪发光“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望着这个百花盛开、绿色环绕的“世界”,我好像听到了有人在喊:“英雄们的伟大业绩与日月争辉!”“烈士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我明白了幸福的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会发扬英雄的精神,珍惜时间,好好学习,长大后向你们一样报效国家,你们放心吧!
这一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蔡洼红色基地位于宿州市萧县境内,这是一处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特色红色教育基地,作为淮海战役的纪念馆所在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参观,体验无与伦比的真实军事历史场景和画面。蔡洼是淮海战役中当中是个重要的地方。今天带着孩子一起过来学习革命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平津战役简介和观后感 作文
一、简介: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
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
二、观后感:
平津战役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正是在这场伟大的攻坚战中无数的英烈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宁和幸福。这段历史应该为每一个少先队员,团员所牢记。我们无法忘记是谁给了我们今天,是谁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托向了繁荣昌盛!
扩展资料
历史意义——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完全解放。一个多月后的3月15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到北平,人民解放军总部也随之迁到北平。又过了6个多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最后一个战役,此役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余人。这一伟大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从此写就新的历史篇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津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