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代良相房玄龄简介 李世民的杰出谋臣
房玄龄,(579年~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章丘市)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
房玄龄的妻子并没有介绍详细名字,只是用卢氏称呼。 卢氏故事:唐太宗李世民下旨赐给了房玄龄两个美人儿,让房玄龄领回家去。
【人物名字:房玄龄】【拼音:FANG XUANLING】【字号:字乔】【所属朝代:唐代】【生卒年代:579—648】【籍贯: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人物简介:唐初大臣。随开皇时进士。为隰州尉,唐兵入关中,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唐高祖武德中,与长孙无忌等策划玄武门之变。
房玄龄(579~648),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出生于北周武帝元年(578),其父房彦谦,精于五经,有辞辩,在隋做过司录刺史,清廉善良,其俸禄,常周济亲友。他曾对房玄龄说:"人皆以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房玄龄才华横溢,辅佐李世民父子两代帝王,最后为何自缢身亡,你怎么看?
房玄龄是病逝的,被逼自缢的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李世民妻兄,高宗李治的舅舅,李世民去世之时,托孤长孙无忌。
房玄龄(579年-648年)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正直无私,为官清廉,著作等身,教育有方,为人谦虚。
房玄龄,字玄龄,又名房乔,汉族,出生于公元579年,逝于648年,是唐朝初期的杰出宰相,原籍齐州临淄(今山东省章丘市)。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学,18岁便被本州举荐为进士,历任羽骑尉、隰城尉等职。隋末社会动荡,房玄龄在李渊入关时于渭北投靠了李世民,此后成为秦王府的重要谋士。
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13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及机密枢要,李世民登基后担任宰相二十年,所以说房玄龄当了33年宰相。
房玄龄出生于官宦之家。曾祖房翼,北魏镇远将军、宋安郡守,袭壮武伯;祖父房熊,释褐州主簿;父亲房彦谦,好学,通涉《五经》,富有辩才,是魏、齐间的山东学者。房玄龄自幼耳濡目染,颇承其父遗风。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工草隶。
为什么有“房谋杜断”一说,唐代济南名相房玄龄有怎样的才华?
唐太宗贞观初年,房玄龄、杜如晦任左右相,珠联璧合,为“贞观之治”立下汗马功劳。
因玄龄善于谋划,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 房玄龄-开国功臣 房玄龄少年时代随父亲去京师,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大好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而且他不为国家长久之计,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
近日有网友提问:历史上的一代名相房玄龄,是济南章丘人还是淄博临淄人?为什么现在两地人都在争房玄龄的故里? 房玄龄是谁?
名 乔,字玄龄(因清康熙帝名玄烨,为避其讳,故在清代所重修 编的史书 和相关资料中又 房玄龄(579 年—648 年) ,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
> ,(579年~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其父房彦谦,大业(605至616)时为泾阳令,谥定伯。善草隶。《北史本传》。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
《唐律疏议》 《大唐新礼》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出生地有争议,一说齐州临淄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人,一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人,唐初政治家、宰相。
长歌行中房玄龄是好是坏?
好的。 在电视剧《长歌行》中,房玄龄是被塑造成了一个宅心仁厚的形象,对李长歌爱护有加,前期要不是房玄龄的暗中保护,李长歌早就下线了。
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而且于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全,不用草稿。高祖李渊也对房玄龄深加叹赏,对侍臣讲:“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
房玄龄(579年—648年),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名乔,字玄龄(因清康熙帝名玄烨,为避其讳,故在清代所重修/编的史书和相关资料中又追改其名为元龄,与初唐皇室一太妃"清河房氏元龄"名同)。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
雅量弘高,达见明远的意思是透彻而深刻,清朗而旷远。出自《晋书·贾充传》。作者简介: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唐代初年名相。他年轻时博览经史,18岁时中进士,官拜羽骑尉。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庄镇房庄村)[1] ,房彦谦之子。唐朝初年名相。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得力的谋士之一。
房玄龄的人生简介是什么?
房玄龄是唐朝初年的杰出政治家,被誉为“贞观之治”的重要人物之一。房玄龄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精通文史,善于谋略。他在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被任命为中书令,负责起草诏书,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房玄龄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学造诣,为贞观之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名 贵戚豪族英冠人杰——赵公长孙无忌,长孙无忌(?-659年),字机辅,河南洛阳人,是李世明的布衣之交 第二名 命世之才善建嘉谋——梁公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人。
李世民召来房玄龄对他说:“危险的征兆已呈现迹象,应该怎么办呢?”房玄龄回答说:“国家遭逢患难,古今没什么不同,不是英明的圣人,不能平定它。大王功盖天地,符合君临臣民的预兆,自有神助,不靠人谋。
(后世相书称其“龙目凤睛,三台位列。”)”(《新唐书·房玄龄传》)房玄龄有三子,房遗直、房遗爱、房遗则。玄龄公辞世后,承袭其“梁国公”爵位和偌大门庭的房遗直,违背祖训,德不压身,不知进退薛万彻简介,终致兄弟阋墙、遭人陷害,成为取败之由。
历史上,隋唐时期怕老婆的名人不少,宰相房玄龄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
唐朝初年著名良相房玄龄简介 李世民的杰出谋臣
房玄龄,唐初名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杜如晦,唐初名相。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
梁国文昭公房玄龄,唐代初年著名良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是一位出身“书香世家”的纯正儒生,跟随秦王十年艰辛征战;终生“效父清白”的饱学之士,辅佐太宗二十载稳任首宰。房玄龄智能高超、功勋卓越、地位显赫。但他善用伟才、敏行慎吉、自甘卑下、常行让贤。“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对他特有的名臣气度、良相风格的赞言。作为一名雅士,他颇具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勋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
房玄龄简介
房玄龄,(579年~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章丘市)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十一年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征等同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曾受诏重撰《晋书》。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玄龄公去世后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征同修唐礼;调整 *** 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谋杜断”。
房玄龄子女
子
房遗直妻杜氏;房遗爱妻高阳公主;房遗则妻荆王李元景之女;房遗义妻吴氏
女
房氏(传说名曰奉珠,韩王李元嘉王妃);房氏嫁莱州刺史兼莱州港造船使郑仁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