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简介(张若虚简介)

恍惚一瞬苦相见 古诗鉴赏 24

春江花月夜作者简介

张若虚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张若虚,不仅他的生平事迹少之又少,而且他的诗作也长期湮没无闻。

出生时间:约647年(采《唐诗选》说法)去世时间:约730年(采《唐诗选》说法)主要作品:《春江花月夜》主要成就:著名诗人,传播了中华文化称 号吴中四士 职 业:唐代文人、兖州兵曹 信 仰:道学 张若虚的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曾任兖州兵曹。

被后人誉为“诗仙”,...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字、号均不详,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经历唐睿宗、武周时期,成名于唐中宗时期,在唐玄宗时期尚在世,曾任兖州兵曹。

作者张若虚简介 张若虚,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唐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张若虚简介

张若虚,字、号均不详,是初唐诗人。据史料记载,张若虚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年间,张若虚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当世众人将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张若虚所做的诗仅存两首,全部收录在《全唐诗》中。

张若虚是初、盛唐之交的一位诗人。[5]据旧唐书贺知章传和全唐诗记载,张若虚是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705年-707年)以文词俊秀,名扬京都。

张若虚写的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分别是《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简介 张若虚,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张若虚简介 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简介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今江苏扬州)人,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知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二首,收录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张若虚仅存的两首诗 张若虚仅存的两首诗:《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扬州人,唐代文人,曾任兖州兵曹。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诗两首。

张若虚,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千古名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作者张若虚简介 张若虚,唐代诗人,约生活于公元660年至720年之间,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以文词俊秀驰名京都,被誉为“吴中四士”。

张若虚简介

张若虚,这位扬州才子,曾担任过兖州兵曹,于中宗神龙年间(705~707)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和包融等文人一起以出众的文采在京都闻名,他们并称为“吴中四士”。在唐代诗人中,张若虚的诗作尤为引人注目,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当属《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是唐朝人。简介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初唐(660-720) 诗人,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

张若虚,是唐朝的诗人。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 曾任兖州兵曹。[1]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全唐诗中收录了张若虚二首诗。 张若虚,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曾任兖州兵曹。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

春江花月夜 唐 ·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张若虚的春江花夜月 是在哪里写的?

对此诗的创作地点有三种说法:

1、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

2、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认为,此诗作于瓜洲,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

3、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全诗(节选)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译文如下: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扩展资料: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目前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江花月夜

标签: 张若虚 与贺知章 四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