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雄争霸,汉献帝为什么不自己拉人马去干,他的背景比谁都强?
董卓废汉少帝为弘农王,立陈刘王刘协为汉献帝,那时汉献帝年仅9岁。 自汉献帝登基就是董卓的人质,想大张旗鼓拉人马,怕是嫌命长。
刘协,字伯和 ,河南洛阳人。东汉末代皇帝。汉灵帝刘宏嫡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 早年得到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
他不怕当世,更不怕后世的谩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骂去吧!华歆去逼汉献帝“效尧舜之道”,他威胁汉献帝,不识时务恐遭不测。
刘协是汉献帝。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东汉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刘协早年受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汉少帝即位,封刘协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
汉献帝刘协是什么结局
汉献帝刘协的结局是被曹操俘虏并被迫禅让帝位,在被迫退位后,刘协被封为陈留王并被安置在许昌,成为曹魏政权的傀儡皇帝。在汉献帝被俘后不久,刘协在许昌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 ,河南洛阳人。东汉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嫡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
汉献帝刘协是被曹丕毒死的。汉献帝刘协,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被曹操等权臣所控制。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继位,进一步巩固了对东汉王朝的控制。曹丕为了彻底夺取皇位,采取了毒杀汉献帝的手段。关于汉献帝的死因,历史记载较为简略,但多数史料均指出曹丕是凶手。
导语: 汉献帝刘协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他的哥哥刘辩被董卓废除以后,他被董卓立为大汉天子。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公元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无奈禅位于曹丕。曹丕接受玉玺,即皇帝位,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随后魏文帝册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
曹丕不杀汉献帝的原因很多,其中曹家女人撑起的保护伞,功不可没。
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是什么结局?并不凄惨
说起来亡国之君这四个字,很多人想到的就是他们凄惨的结局,软禁还算是好的,很多亡国之君直接就被杀掉了。但是有这样一位君主,他也是亡国之君,但是结局却并不凄惨,可以说是得到了善终,后半生过得还挺不错的。
刘协的祖宗是刘秀。汉献帝刘协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直系后代。
曹丕即帝位后,也没有对汉献帝斩草除根,而是将汉献帝刘协封为山阳公,还赐了一块封地山阳城给刘协养老。
“率我唐典,敬逊尔位”,公元220年12月10日,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进入许都,改建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封逊帝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
汉献帝刘协最后的结局是寿终正寝。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在刘协禅位后,曹丕并没有将其杀害,而是封其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汉献帝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居住在山阳城(今焦作)。
刘协这一生都被人压着,就是个傀儡皇帝,他根本就没有权力决定谁当自己的继承人,你刘协想禅让给刘备,也做不到啊,别人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汉献帝刘协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刘协的真实结局是寿终正寝。
作为亡国之君的刘协,寿终正寝的结局确实是让人感到欣慰的。曹丕继位之后,刘协将皇帝之位禅让给他,我们不太能够确定到底是刘协看透一切自愿的禅让,还是被曹丕逼迫的禅让,总之,刘协真正的从那个让他痛苦一生的位置上面退了下来。
曹丕也没有为难他,封他做了山阳公,在那个地方,他可以继续当他的皇帝,甚至可以建汉宗庙以奉汉祀,因为曹丕知道,就算是这样,刘协也不可能会对他产生什么威胁。
离开了政治,他深入民间,体会百姓在这样的乱世之中的苦楚,学习医术悬壶济世。中药不还价,针灸不要钱,这个习俗相传就是从刘协那里流传下来的老规矩。刘协为百姓看病向来都是免费,针灸、拔罐等一文不收,只是对一些采购而来的药材,才会根据情况收取一些成本。
除此之外,刘协还兴办义学,修建学校,聘请有声望的人前来担任教师,不论是富人家还是穷人家,都可以来学习。
从山阳公国的发展来看,刘协的确是拥有治国能力,只可惜生逢乱世,原本就只是一个傀儡,从未执掌大权。好在他最终的命运也算是帮他发挥了余热,234年,刘协寿终正寝,走完了这悲愤而又平淡的一生。
汉献帝刘协最后的结局是寿终正寝。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在刘协禅位后,曹丕并没有将其杀害,而是封其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汉献帝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居住在山阳城(今焦作)。
他此时终于大彻大悟,抛弃了一切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和所谓的帝王之尊,做起了一个农民,在田地劳作。同时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医学才能,从窝囊的傀儡皇帝,摇身一变成为悬壶济世的郎中。公元234年,刘协寿终正寝,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
后世纪念
汉献帝死在葬于禅陵,其地位于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方庄镇古汉村南,南距修武县城约23公里,北依太行山,其余三面皆为平原。陵东南400米处有一低矮山丘,因禅陵在此而得名,曰古汉山。北约5公里的太行山中有一幽静凹区,曰百家岩,内有一高约10米的高台,当地群众相传,汉献帝常来此避暑游玩,高台上建有汉献帝庙。陵北500米处是因陵而得名的古汉村。
汉献帝陵坐北朝南,陵内有两个陪葬墓。一个陪葬墓位于禅陵东北130米处。此冢封土原比禅陵略小,但大部分已被平掉,所剩封土平面直径约2米,高约1米。另一个陪葬墓位于禅陵东南80米,封土呈半圆状,筑夯,现有高度约2.5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刘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