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杂诗(己亥杂诗,龚自珍原文和注释赏析?)

如愿风 古文典籍 9

龚自珍《己亥杂诗》

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译文: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注释: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

原文:《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翻译 想要这么大的中国重新变得朝气蓬勃,必须依靠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就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非常让人心痛。我想劝皇帝能够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恪守一定规格,重用更多的人才。

《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己亥杂诗不是王维古诗,是龚自珍组诗作品。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自叙诗,共315首。

己亥杂诗,龚自珍原文和注释赏析?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⑴离愁白日斜(xié),吟鞭⑵东指即天涯⑶。 落红⑷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⑸更护花。

清代诗人龚自珍所写的《己亥杂诗》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翻译: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己亥杂诗》原文:龚自珍(清朝)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翻译: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片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巨型组诗。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真可谓“浩荡离愁”。

己亥杂诗 偶赋凌云偶倦飞①,偶然闲慕遂初衣②。 偶逢锦瑟佳人问③,便说寻春为汝归。

《己亥杂诗》古诗赏析

己亥杂诗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龚自珍己亥杂诗共有315首。 己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在本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

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原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 一作:人材)《己亥杂诗》译文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也称为己亥年。 己亥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6个。前一位是戊戌,后一位是庚子。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注释〕1.龚自珍:近代杰出文学家。2.浩荡句: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茫之意。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3.吟鞭句:吟鞭,即马鞭;东指,出城门向东;天涯,天边。

己亥杂诗龚自珍

  作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1792年(壬子年)8月22日—1841年(辛丑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着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着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

   注释 :

  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2、吟鞭:抽响马鞭。东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3、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4、花:比喻国家。   5、护:保护。

   翻译 :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   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   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   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   化成了泥土,   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赏析 :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现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标签: 己亥杂诗 东指 龚自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