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机和尚(作为唐僧得力弟子的他,为何却被腰斩于市?)

星空下的拥抱 诗词赏析 12

唐朝时期的公主,为什么喜欢故意去亲近僧人?

这是因为辩机和尚当时正值青春年少,长得也比较白净,而且能力很强。在辩机和尚的努力下,《大唐西域记》问世,秒杀一众作品。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属于政治联姻。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的婚姻属于政治联姻。房遗爱的父亲是李世民的重要大臣,房玄龄。

辩机和尚被腰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辩机和尚被腰斩的直接原因 辩机和尚因与高阳公主私通而被腰斩。这一事件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高阳公主身为皇族成员,身份尊贵,她的行为引起了皇帝和其他贵族的极度不满。为了维护皇室颜面和社会秩序,辩机和尚最终被处以严厉的惩罚。

唐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为了弄清佛经教义决心到元竺取经,他私自出境,冒着生命危险,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前后用十七年时间,来往万里路。

在历史上,唐僧并没有孙悟空这样的徒弟,但是玄奘法师确实有一个让他十分添堵的大徒弟,他就是辩机和尚。辩机和尚作为出家人,居然和大唐的公主私通,在知道他的人生结局后,也让人们感到唏嘘。

高阳公主为什么要谋反?

长子房遗直继承了梁国公爵位和财产。高阳公主觉得这对房遗爱不公平,于是多次找房遗直理论。李世民得知以后就训斥了高阳公主。

辩机是玄奘法师(西游记里的唐僧原型)的弟子,非常有才华,精通梵语,平时是负责帮助玄奘翻译从印度来回来的佛经。当时皇帝尊崇佛教,所以辩机作为玄奘的弟子,前途不可限量。

高阳公主平时有一大爱好就是喜欢游山玩水。一次,她遇到了当时文雅俊秀的会昌寺僧人辩机和尚,这年的辩机年龄尚不足20岁。那么,辩机和尚是什么来头?辩机和尚来历不凡,他15岁出家为僧,曾拜道岳法师为师。

辩机的家世和详细履历,今已难以详考。这是因为他获罪之后,僧传不敢为他立传,其他文献也尽量对他的事迹避而不提造成的。

作为唐僧得力弟子的他,为何却被腰斩于市?

没有辩机和尚就没有之后的《大唐西域记》。辩机和尚自小就熟读诗书,是一个比较有才华的人,这也正是玄奘法师看重他的原因之一。此外辩机这个人比较年轻,反应比较灵敏,而且长相英俊帅气,给人好感。在辩机的努力下,《大唐西域记》问世。这部著作也成为了经典。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的婚姻不幸。

和尚和公主谈恋爱那绝对是要上头条的。千年以前的唐朝辩机和尚,就因为他与唐太宗李世民的第17个女儿高阳公主擦出火花,造成既成事实,不断地被搬上银幕,成为了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花和尚。辩机和尚的师傅是中国最有名的和尚玄奘。

这位高僧叫做辩机,他被腰斩是因为和高阳公主通奸。如果单说辩机,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他是谁,但是说到他的师父,那就赫赫有名、如雷贯耳了。他的师父就是《西游记》中唐三藏的原型,玄奘法师,而辩机是他的大徒弟。

辩机和尚 历史上真有此人吗 有。 辩机(619~649),唐代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人。十五岁出家,师从大总持寺著名的萨婆多部学者道岳。 并驻长安西北的金城坊会昌寺。帮助玄奘翻译经文,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千算万算还真没算到小偷这里 原来是长安官府抓到一小偷,偷窃之物居然有皇室才能享用的枕头。不敢轻视,仔细盘问才问清楚这只枕头是偷自辩机和尚家中。

辩机和尚的因果,为何会有此劫难,将来会投胎去哪里

因此,辩机和尚的劫难,是由于他的行为违反了佛教的戒律而导致的。将来,他可能会投胎到其他地方,继续经历类似的因果报应。

辩机和尚与唐太宗之爱女高阳公主私通,后来高阳公主相赠之金宝神枕失窃,御史庭审之时发案上奏,发现高阳公主与辩机的私情,在《资治通鉴》中 记载,赐死又改为腰斩。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斩。

在大唐贞观年间,高僧玄奘取回真经,于是译经成了当时的一件大事。在他最早的一批译经助手中有一位高才博识、译业丰富、年纪轻轻的辩机和尚,他的成就除了译经工作出色之外,还帮助玄奘撰写了《大唐西域记》。

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史可谓是唐太宗的一大耻辱,因为虽然高阳公主年仅十七岁,但却已是宰相的儿媳妇,所以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这一段风流史才更加让唐太宗生气。接下来就详细介绍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史吧。

辩机和尚历史上有此人。辩机,唐代婺州人。十五岁出家,师从大总持寺著名的萨婆多部学者道岳。并驻长安西北的金城坊会昌寺。帮助玄奘翻译经文,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大唐西域记》,地理史籍,又称《西域记》,12卷。玄奘述,辩机撰文。本书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贞观二十年成书。

哪个高僧大德没有被诽谤

自古以来,凡是要弘道的人,基本都会遭遇这样的事情——陷害和诽谤,或历经羞辱,或要赔上性命。这些都是历史上极普遍的事,以下的几位大德,都是曾遭受陷害诽谤的高僧贤德。

释迦牟尼佛被一女人诬陷众所周知的佛陀,不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是确确实实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后舍弃王位出家修道。证悟宇宙生命之大道后,他把自己彻证宇宙和生命实相的方法,完整地教授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能学习到的佛教。佛陀在世时,印度人是分等级的。而佛陀倡导中道与平等,甚至说“众生和佛也是平等的”。他的教育总是触动利益阶层。所以经常有人想办法陷害他,并且经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女人,比较有名的用女人陷害佛陀的事件。佛在舍卫国的时候,因为影响力很大,舍卫城的婆罗门诸外道买通一个名叫战遮的女人,叫她跟随舍卫城的信众到祇园精舍听闻佛陀说法。七八个月后,她在腹部内衣中系一个小木盆装作怀孕的样子。有一天,正当佛陀在法座上说法的时候,她突然从大众中站立起来向佛陀责问道:“你说法的辩才倒是无碍,但现在我要问你,你既和我发生夫妇的关系,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替我建造产室?你舍弃我不顾,真是一个没有情义的人!” 听到她这么说,听众之中,就是信仰不深的人都大惊失色,佛陀却威严不动地闭目坐在法座之上。这时候,这女人系在身上的木盆忽然“扑通”一声往地下一落,恶毒的计谋被揭穿,她这才羞惭得往祇园精舍的外面逃奔,佛陀仍然像没有事似地继续说法。至诚顶礼,南无释迦牟尼佛!

鸠摩罗什大师超级学霸震铄古今 两破色戒依然成就空前他半岁说话,三岁认字,五岁博览群书,七岁出家,一生两次被逼破戒又生子;他天赋异禀,精通多国语言,一代旷世奇才,两国为争夺他不惜开战;他出泥不染,悲心深广,经他翻译的文字永久的影响了中国大乘佛教发展,他被称为中国佛教八宗之祖,没有他,就没有中国大乘佛教。他是震铄古今的超级学霸,他的成就空前绝后,他就是一代高僧鸠摩罗什大师。天降神童 一代高僧震铄古今超级学霸 伟大成就空前绝后鸠摩罗什,是后秦高僧、国师、世界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成就巨大。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称“什门四圣”。鸠摩罗什(Kumārajīva,344-413), 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其祖上世代为相,倜傥不群,驰名遐迩。鸠摩罗什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并称中国佛教大译经家,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据史书记载,后凉建国初年,太祖吕光取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甘肃凉州,鸠摩罗什在甘肃凉州待一十七年弘扬佛法,学习汉文,后秦弘始三年(401)入长安,至十一年(409)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其中“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三论宗主要依据;《成实论》为成实学派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无比著名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心经》,就是鸠摩罗什大师所译。

旷世奇才 为抢高僧两国开战忍辱负重 身不由主酒后破戒鸠摩罗什12岁与母返龟兹途中,在疏勒驻留年余,修习阿毗昙及六足论,从大乘僧人、莎车王子须利耶苏摩诵读《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复从佛陀耶舍授读《十诵律》等。后佛陀耶舍一直和他合作翻译佛经。罗什回龟兹后,广习大乘经论,讲经说法,成为中观大师。时槃头达多从罽宾到龟兹,罗什晓以大乘宗义,使之垂信。博读大小乘经,名扬西域三十多国。于是罗什之名声大震西域周边各国,鸠摩罗什不仅相貌倜傥,而且字如其人,文笔也是潇洒清秀,堪称一流。

为争夺这位高僧,前秦后秦发动了两次战争。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劫持鸠摩罗什至河西走廊凉州(今)鸠摩罗什寺。三年后姚苌杀苻坚,灭前秦,吕光遂割据凉州,自立为凉主,鸠摩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鸠摩罗什寺达16~17年。关于鸠摩罗什“破戒”的记载,《出三藏记集》与《高僧传》是相同的,只是词字略有差别。 按上述两篇所记,与鸠摩罗什“破戒”相关的有两次事件,兹引《高僧传》所载。第一次是在苻坚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吕光破龟兹获鸠摩罗什后。【光遂破龟兹,杀(白)纯,立纯弟震为主。光既获什,未测其智量,见年齿尚少,乃凡人戏之,强妻以龟兹王女,什拒而不受,辞甚苦到。光曰:“道士之操,不逾先父,何可固辞。”乃饮以醇酒,同闭密室。什被逼既至,遂亏其节。】吕光其实比较昏庸,没什么法眼,俘虏了鸠摩罗什后,看不出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其时鸠摩罗什三十出头,吕光见他如此年轻,只是人长得帅气伟岸,就当作凡人戏耍,硬逼着鸠摩罗什与其表妹龟兹公主成亲。鸠摩罗什怎么也不肯答应,吕光就设计,强行给他灌酒,灌完后将其与表妹关在一间密室里,鸠摩罗什因此破戒。不仅如此,吕光又故意让鸠摩罗什骑牛、骑烈马,想把他摔下来。但鸠摩罗什忍辱负重,没有一句怨言。吕光也就觉得乏味,只好罢手。当时的鸠摩罗什尽管无法传授佛法,但志心不改,仍潜心学习汉语,直至精通圆熟,为以后弘法传教做准备。另一次是前秦灭亡后,后秦君主姚兴迎罗什入长安,拜为国师。罗什主持庞大译场,译出大量佛经,获得极大成就和声望。姚兴视罗什为奇才“圣种”,唯恐断后,便强迫罗什接受女人,以“传种接代”。【什为人神情朗澈,傲岸出群,应机领会,鲜有论匹者。笃性仁厚,泛爱为心,虚己善诱,终日无倦。姚主常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伎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以来,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

姚兴常常对鸠摩罗什叹说:“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双,可不能使法种无嗣啊!”总觉得鸠摩罗什如果不能留下后代,是极大遗憾。为能让其留下"法种",姚兴遂强逼鸠摩罗什接受伎女十名,不让他再住僧坊,另立一座房舍,殷勤款待随。吕光的逼婚毕竟是戏辱,而姚兴逼婚却可以算是愚昧之尊敬。一位绝世天才,如此际遇,确实传奇。出泥不染 显示神通吞针示警悲心深广 翻译经典法润后世鸠摩罗什娶妻生子一事,当时众人对此议论纷纷,毁谤渐起,在僧人中引起震动,有人对于鸠摩罗什大师生起轻慢心,有些僧人羡慕罗什的“艳福”,也妄想仿效。罗什大师便召集众僧,示以一满钵的针说:“你们若能与我同样,将一钵银针吞入腹中,我就同意你们娶妻蓄室。否则,绝不可学我的样子。”说罢,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一钵银针吃到了肚里,随即又一根一根将银针取出。诸僧见罗什有如此神通,不敢效仿,遂罢却了娶妻之意。鸠摩罗什仍不放心,每次登座讲法,必要对大家说:“我被逼无奈,娶妻蓄室,行为虽同常人,精神却超越俗事。譬如莲花,虽生臭泥之中,却能出污泥而不染,你们要像采撷莲花的芬芳一样,但取其花,不取其泥,我的戒行有亏,但是我翻译的经典,如果有违背佛陀的本怀,让我深陷地狱。如果我翻译的经典不违背佛陀的本怀,那么让我的身体火化之后,我的舌头不烂。”

鸠摩罗什不仅培养了大量人才,最伟大的功绩就是翻译佛经。从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到长安至公元413年圆寂,十一年中,他与弟子译经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他的译笔忠于原文,圆通流畅,典雅质朴,并纠正了四百年来他人译经之误,成为后世流传最广的佛教经典。所译经典,据《出三藏记集》,有三十五部二九四卷,若据《开元释教录》,则多达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罗什通晓多国语言,译文流畅简洁,相当准确地传播了大乘般若系经典和以龙树为代表的中观派论典。所译《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阿弥陀经》、《坐禅三昧经》、《十诵律》、《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十住毗婆娑论》等,对中国天台、三论、净土、禅宗等宗派的形成皆有重大而深远影响,中国佛教净土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当时曾与鸠摩罗什大师有书信往来,就佛教中的重大问题有过交流讨论,传为佛教史佳话。

万世不朽 人天眼目从此归去火烧不烂 舌舍利证佛心法印后秦弘始十五年四月十三日,鸠摩罗什圆寂于草堂古刹(西安草堂寺)。临终前曾嘱其弟子应以其著译而不以其生活行事为准绳。譬喻“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著作有为姚兴所写的《实相论》2卷;答姚兴《通三世论》书1篇;答慧远问大乘义十八科3卷,系后人所汇集,题为《大乘大义章》或《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大师圆寂前与众僧道别时曾说:“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了,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公元413年,大师圆寂,荼毗(焚化)后果然舌根不烂!大师圆寂时叮嘱弟子,要将火焚之后的舌舍利运往凉州鸠摩罗什寺(今甘肃武威鸠摩罗什寺)供奉,舌舍利而今还在,世界上唯一 一颗三藏法师舌舍利子,其见证了大师不世之伟大成就。至诚顶礼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大师!

达摩祖师 被投毒六次达摩祖师,,达摩祖师叫来诸弟子:“我本来是来传法的,但现在却被人讨厌至此,久住世间让人造罪也没什么益处。”也是古印度南天竺国香至王的太子,倾心大乘佛法,师从般若多罗大师。100多岁的时候,中国梁武帝时代,他从印度坐船来中国传佛心印,在广东登陆。皇帝向他问道,他也不迁就巴结,话不投机,就到现在少林寺后山的山洞闭关。他这一生虽然与世无争,但是也经历多次陷害,光被投毒,就有六次:第一次投毒,达摩吃完后“索盘吐蛇一升”。第二次投毒,“(大师)于大磐石上坐,毒出石裂”。如此五次后,终于在第六次被投毒时于是将佛祖传下的袈裟传给断臂求法的弟子慧可,并且对慧可说:“我缘此毒,汝亦不免此难。至第六代传法者,命如悬丝……”至诚顶礼 南无达摩大师!

二祖慧可 被诬陷迫害致死据河北省《成安县志》客籍人物篇载:约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慧可大师以107岁的高龄,来成安讲经传法,四面八方老幼听者甚众,匡教寺的僧人也听得入了迷。这一盛况,惹恼了此处嫉贤妒能的法师辨和,他便到县衙诽谤慧可,说他“离经叛道,标新立异,散布异端邪说。使农夫辍耕,商不启户,是大隐患”。知县翟仲侃听信了辨和诬告,对慧可加以酷刑拷打审问,罗列“十大罪状”层层上奏朝廷,后得到朝廷批准,最终将一代宗师迫害斩首。慧可被斩首后,尸首流出白乳,肉色如常。隋文帝了解后追悔莫及,曰:此真菩萨。传旨重新调查慧可被杀事件,对渎职官员严加惩处,并祭祀慧可,同时赐慧可“正宗普觉大师”的封号。贞观十六年,唐太宗李世民也派尉迟敬德监工为慧可修寺建塔安奉舍利。至诚顶礼二祖慧可大师!六祖惠能 被追杀躲藏十六年《坛经》里记载,惠能大师得道后,五祖弘忍大师就交代他:“汝须速去,恐人害汝。”自此,大师开始过着被追杀的日子,后来在猎人堆里藏了十六年,风头过尽,机缘成熟,才出现于世弘扬佛法。至诚顶礼六祖慧能大师!虚云和尚 百岁老僧被诬陷拘禁毒打近代虚云和尚112岁时,住持云门山大觉寺,被人诬告藏匿罪犯。全寺僧人120余人被包围。虚云和尚被拘禁于方丈室内,门封窗闭,绝其饮食,后四次遭人毒打,至头面流血,肋骨折断。老和尚阖目不视,闭口不语。据记载,“入夜后,侍者入室探视,见老人倒于血泊中,乃扶其坐于榻上,并侍候汤药。次日,那伙人见其未死,又予毒打,至四月十五日,老人渐渐倒下,作吉祥卧,经一昼夜,全无静动。侍者以手试其鼻孔,气息全无,手脉亦停,以为老人已死,唯体温尚正常,面色亦平静。次日早晨,忽听老和尚微微呻吟,并睁开眼睛。侍者见师还活着,十分惊喜,立即扶师起坐,并告以入定已八日整……”  虚云老和尚以112岁高龄,受此等酷刑,死而复生,足见其修行境界。事后他作诗一首感慨世道之艰难: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不受磨难不成佛,通过古往今来这些高僧大德的故事,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在娑婆世界弘法有多不容易,如果不是菩萨再来,根本难以立足,我们能够看到经典,能够看到三宝住世,更要加倍珍惜。誓护正法报佛恩,顶戴受持勤修习,广为他人说正法,生生世世令不绝!祈愿一切诸真善知识法体安康,长久住世,磨难消除,弘法无碍......——转自网络,仅供参考

标签: 辩机和尚 高阳公主 鸠摩罗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