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府和许敬宗(李义府《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二·许敬宗李义府传》)

忽燃又忽灭 古诗鉴赏 15

李义府《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二·许敬宗李义府传》

如意元年,武则天因李义府与许敬宗等人在永徽年间有辅佐之功,追赠李义府为扬州大都督,许敬宗为益州大都督,崔义玄为魏州刺史,王德俭为江州刺史。 长安元年,李义府的儿子李湛被封为左千牛卫将军,许敬宗的诸子封实封三百户,崔义玄的儿子封实封二百五十户,许敬宗的儿子封实封二百户。

唐太宗没有杀李义府,知道唐太宗驾崩李义府还好好活着呢。当时李义府龟缩着没什么动静。李义府早年以荐举入仕,历任门下典仪、监察御史、太子舍人、中书舍人。

开元盛世”奠基;“神龙革命”迫其退位,恢复... 本集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无可复制的传奇一生:十四岁时入后宫,唐太宗的“武媚”才人。

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袁公瑜这4个是武则天的铁杆

心里很不是滋味。在这个时候,李义府和许敬宗就出现了。他们是武则天的心腹,自然也是希望武则天能够成为皇后的,于是他们就向皇帝建议,武则天一来是太上皇送给你的,二来立她为后,是你们自己的家事,既然是家事,那别人也不能插手过问。

如何评价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感情经历?

没有李治,就没有一代女皇武则天,李治在感情生活中给皇后武则天的待遇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高宗即位后,李义府升任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晋升为弘文馆学士。他被长孙无忌所厌恶,被上奏斥为壁州司马。诏令还未下达,李义府向舍人王德俭咨询对策。王德俭是许敬宗的外甥,他脖子有瘤但很聪明,善于揣摩事情。他建议李义府可以利用武昭仪得宠的机会,向皇帝提议废后立昭仪,以转祸为福。

首先,在“废王立武”这件事情上,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政治利益诉求和想要达成的目标都是高度一致,完全是“夫妻一体”。因此如果许敬宗、李义府这些支持“废王立武”的官员算是武则天的人,那他们也肯定是唐高宗的人。其次,许敬宗早年是李治的东宫右庶子,是当时朝廷中少数不依附长孙无忌的唐高宗亲信。

.. 本质上,隋唐是关陇集团内部的权力流转,是中国古代贵族政治的缩影。 古代贵族政治 贵族政治,顾名思义,它是指由少数身份显赫的人掌握政权的组织形式。

李义府和许敬宗的关系 看电视剧《武则天》,观众对剧中两个人物非常痛恨,这两人就是李义府和许敬宗。他们陷害良辰,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忠诚事实却阴险狡诈。但这也只是电视剧的剧情,并不是真正的历史。

神龙元年十一月(705年),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武瞾逝世,谥号“则天大圣皇后”,顺应舆论,归还皇位给儿子李显。那么这种猝然驾崩是正常衰老病死吗?

[资治通鉴365]8.14笑里藏刀李义府 奴仆乱放各识家

8月14日 笑里藏刀李义府 奴仆乱放各识家 中书侍郎李义府,跟许敬宗一样,是个奸险小人。他在朝廷参加预政事,一时成为重要大臣。此人容貌温和,举止文雅,跟人说话总是面带微笑,神情安详。可内心却极为狡诈,手段也很毒辣,社会上都说李义府“笑里藏刀”。

表面上看,长孙无忌反对高宗李治废后,阻碍了武则天的皇后之路,被武则天蛊惑唐高宗李治将其除掉。

闻鸡起舞出自《晋书》,具体作者不可考;悬梁刺股典出《战国策》和《汉书》,但词语出于李渔;完璧归赵出自《史记》,作者为司马迁;三顾茅庐语出诸葛亮。

李义府和许敬宗小人得志。李义府和许敬宗两个小人得志,他们看着长孙无忌失去权利,所以就开始打击报复,而长孙无忌已经发现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处于劣势,只能装聋作哑。但是长孙无忌却低估了武则天的决心。

支持武则天当皇帝的人很多,少一个李义府,丝毫不会影响武则天称帝,但是恰巧抓住机会,从此扶摇直上,甚至官拜照相。

总和李义府在一起的是许敬宗。他原在朝廷编修国史,后被参劾而贬到外地做刺史。因被视为忠于李治的人,经武媚娘活动又调回朝廷任职,从此感激涕零,忠于武媚娘。

武媚娘传奇中李义府是个怎样的人

武媚娘传奇李义府 李义府,河北饶阳人,唐朝宰相。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的李义府才华横溢,为李治的登基排除了其他的势力,他表面上和颜悦色、谦虚有礼,但实际上却是阴险毒辣、心胸狭窄。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李义府扮演者

李义府并没有多大的家世背景,他曾极其迫切想加入豪门大姓中,可见他对名利和身份是多么在意。贞观八年,李义府因为能写文章被巡查大使推荐为典仪。之后,又得到了举荐的机会便一直跟随在晋王李治的身边。唐太宗之后病逝,太子李治便登上了皇位,李义府便封为中书舍人。但由于他得罪了长孙无忌,被贬为司马。

在一次与王德俭商量对策时得知皇帝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但又害怕丞相不答应所以此事还没有进行。如果李义府能助皇帝一臂之力,那他就能转运。李义府听了便连夜上表,请皇帝废黜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皇帝本来就是有这种想法经过他的举荐更加开心了,并命人收回贬书将李义府留在原职上。

李义府凭借自己位高权重便开始胡作非为。当时,有个女子因为有罪被关入大牢,李义府看到她的美貌便命大理丞把女子放了,然后把这名女子纳为妾侍。李义府又担心这件事暴露了,竟逼迫大理丞自杀,此事皇帝虽然知道,但他也没有追究李义府的罪责。他仗着皇帝对他的宠幸,在朝堂上也是为所欲为。侍御史王义方对李义府所做的事情进行弹劾,认为擅自杀死大理丞应该治罪。李义府出来辩驳,经过王义方三次斥责,他才住了口,皇帝看到后,认为王义方有损大臣的颜面,出言不逊,随即把王义方贬为司户。李义府当然非常得意了,在退朝后对王义方进行嘲讽。

李义府和许敬宗的关系 看电视剧《武则天》,观众对剧中两个人物非常痛恨,这两人就是李义府和许敬宗。他们陷害良辰,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忠诚事实却阴险狡诈。但这也只是电视剧的剧情,并不是真正的历史。

电视剧《武则天秘史》李义府扮演者

读史书,看人物,不能只看到人物不好的一面,而不看他好的一面,不能只看人物的一时,而需要观察他的一世。对于历史学家对他们的评价,只能信一半并不能信全部,纵观他们的一生,可以看出他们的“奸诈”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个方面是他们在高宗时期非常忠诚,但当太宗当了皇帝之后便变得如此奸诈。史料记载,李许二人从年轻的时候就追随唐高祖和唐太宗,是著名的学士。但是为何对高宗如此忠诚,在太宗当政时期却狼狈为奸,只手遮天?究其原因,是因为太宗惜才,善于用人,所以这二人都尽心尽力,不敢越雷池半步;相比太宗,高宗就显得愚昧懦弱,才智不足以驾驭君臣,智惠又不足以辩别忠奸,因此两人后半生用自己的权利胡作非为。

另外一个方面是从他们打击的对象来进行辩论。通过史料,我们可以看出李许打击的是长孙无忌、诸遂良等门阀地主,而他们所拥戴的是寒族地主,门阀地主独揽政权,而寒族地主却疾苦交加。李许两个都出生于寒族,因此他们打击贵族拥护寒族。

我们看到他们奸诈背后的背景和原因之后,就不会盲目地去批判他们了。

李义府笑里藏刀 “笑里藏刀”是形容阴险小人在人前和颜悦色,但实际上却是阴险毒辣。这个典故出自于唐朝,成语的代表人物是李义府,他曾是唐朝的宰相。

电视剧《武则天》李义府扮演者

李义府从小聪明伶俐,也写的一手好文章,二十几岁的时候得到别人的推荐,于是唐太宗让他觐见,唐太宗让他以园林里的鸟为题让他吟诗。唐太宗听了他的诗句非常满意,便给他了一个典仪的官职,并在晋王府当差。之后,李义府的运气非常好,晋王升为太子,后来又当上了皇帝,他也跟着加官进爵。再后来,他帮助武媚娘当上了皇后,他那时的地位已经相当与宰相了。

手握大全的李义府表面上看起来态度谦虚、温和待人,跟人说话的时候总是和颜悦色,但他的城府却是极深的,他心胸狭窄,如果有人有忤逆他的意思他便会马上陷害对方,他“笑里藏刀”的作风在当时也是路人皆知的。有人还给他取了绰号叫龙猫,意思就是看他外表温顺但暗藏杀机。

李义府又喜好美色,有一次他对牢中的一个女子起了色心,命毕正义将女子释放,然后让这位女子做了他的妾侍。又怕事情败落逼迫毕正义自杀,来确保自己的安危。李义府非常铺张浪费、欺男霸女,仗着自己是宰相竟然狂妄到迁了当时唐朝最奢侈的祖坟,这令朝中官员极大不满,李治便警告他让他自己小心谨慎点,但李义府却不以为然,继续我行我素。

李义府怎么死的 唐朝宰相李义府,足智多谋、才华横溢,帮助武则天当上了皇上,又帮李治除去了长孙无忌的身边的势力,如此充满心机的人究竟是如何死掉的呢?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李义府扮演者

在李治最稳皇位后,李义府对他来讲并没有什么益处了,加上他与武则天的关系,李治逐渐意识到李义府的存在可能会失去他的皇位。李义府非常铺张浪费、欺男霸女,仗着自己是宰相竟然狂妄到迁了当时唐朝最奢侈的祖坟,这令朝中官员极大不满,李治便警告他让他自己小心谨慎点。但李义府却不以为然,竟然还反问李治是谁把这件事告诉他的。李治当然也很生气,如此高傲、目中无人的臣子是时候要教训他一下了。

李治与武则天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貌合神离,这对夫妻手下的支持者也已经分成两路,李义府平日里又与武则天交往非常密切,因此李治早就想收拾李义府了,想通过李义府给武则天一个下马威,让她明白谁是真正的统治者。

李义府察觉到李治对他明显很不满了,接着他又做出了一件很雷人的事情。他叫一位术士到他的府上望气,看看如何再得到李治的重视,术士告诉他只要他在某间屋子里积财二千万就可以了。李义府听了他的话想办法如何去凑钱,他把心思动到了长孙无忌儿子的身上。

李治听说了这件事,非常生气,李义府被免去了官职。还被流放到州。之后,武则天并没有把他给重新召回来,最终在府中病亡了。

李义府咏鸟 李义府出生于一个小官僚家族中,并没有什么威望。李义府自小聪慧,擅长于写文章,所写的文章当时也被许多人认同,他后来被唐高宗器重也是凭借了他写文章的才华。

《百家讲坛》李义府虚拟画像

贞观八年,李义府写文章的才能被巡查大使所赏识,便把他推荐坐门下省典仪,再后来得到他人的举荐,有幸在园林里见到了皇上。唐高宗听人说他写 *** 诗的才华了得,便让他以园林里的鸟为题做一首诗。李义府看到鸟便想到了自己的处境,随即作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日里r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唐高宗听后眉开眼笑,非常欣赏他的才华,立即封他为监察御史,并让他一直跟随在晋王的身边。那这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会让唐高宗如此高兴又马上给他一个官衔呢?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这些鸟白天在阳光中映着朝霞,夜晚又伴随这琴声啼叫,园林里有这么多树木,却不知道哪个枝条能托付终身。仅仅只是简短的诗句,却表达了他自己此刻的心情,他如此远大的志向却没有一个人能读懂他。于是,在唐高宗听后便笑着回答他说:“岂止是一枝树木,我把这整个树木都给你都没关系。”由此可见唐高宗是非常欣赏他的才情的。李义府也非常开心,因为终于有读懂他内心的人了,他为唐高宗鞠躬尽瘁,为唐王朝奔走驱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