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蜀素帖(蜀素帖是谁的作品)

柠檬花盛开 名人名言 13

蜀素帖是谁的作品

《蜀素帖》是米芾的作品。《蜀素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绢本墨迹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蜀素帖》为作者在蜀素上书其所作各体诗八首而成,其作品内容即为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

说书法家,米芾是个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无论在专业圈子还是民间舆论,这是比较罕见的。

在宋代元祐三年,三十八岁的艺术大师米芾受湖州郡守林希之邀,于苕溪畔流连忘返。这个时期的他灵感泉涌,创作了著名的书法作品《蜀素帖》。此帖因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在蜀素上书写诗篇而得名,其尺寸相当可观,纵长二百七十八毫米,横宽二千七百毫米,如今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之中。

蜀素帖是米芾写的。《蜀素帖》是北宋著名书法家、收藏家米芾的作品,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米芾蜀素帖》系“中国碑帖经典”丛书之一。向读者展示了米芾蜀素帖。本帖字迹匀称,笔势圆劲流丽,结构布局端庄秀美。

蜀素帖的作者是米芾。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芈,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蜀素帖》全文原文及翻译

蜀素帖原文:《拟古》原文: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种种出枝叶,牵连上松端。秋花起绛烟,旖旎云锦殷。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柏见吐子效,鹤疑缩颈还。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龟鹤年寿齐,羽介所托殊。种种是灵物,相得忘形躯。鹤有冲霄心,龟厌曳尾居。

拟古 其一 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种种出枝叶,牵连上松端。秋花起绛烟,旖旎云锦殷。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柏见吐子效,鹤疑缩颈还。

在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中,《蜀素帖》被尊为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并荣登十大传世名帖之列。这幅墨宝以绢本材质呈现,采用行书风格,展现出米芾大师的深厚功底。

此帖米芾平生造诣尽见,鹰扬一代,实非虚名。黄庭坚曾论米芾之书云:“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 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

《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用笔的快慢、轻重、起收及转折,不拘一法,收放自如。结体偏纵长倾侧,表现灵动。相同字都有不同的写法,极尽变化之能事。书风完全显露出米芾“不偶于俗”的人格特质。

米芾成就最高的书法

米芾的《蜀素帖》,可以说是他最巅峰的一部作品,用笔多样,颇有晋人之风,在笔法上保留了王献之的特色。米芾,字元章,湖北襄阳人,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与苏轼、菜襄、黄庭坚并称为“宋四家”。

米芾《蜀素帖》,纵29.7cm,横284.3cm,米芾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时38岁,录自作诗八首,计71行,658字。

米芾蜀素帖 米芾,字元章,汉族人,姓米也姓芊,陕西人,后来迁到了北襄阳,也曾在江苏镇江定居过,米芾是北宋的书法家、鉴定家、画家和理论家,在北宋当时很有名的“宋四家”中,其中一位就米芾,他曾经在学校里当过老师和书画博士,还当过礼部员外郎。

蜀素帖原文 《拟古》 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种种出枝叶,牵连上松端。秋花起绛烟,旖旎云锦殷。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柏见吐子效,鹤疑缩颈还。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龟鹤年寿齐,羽介所托殊。种种是灵物,相得忘形躯。鹤有冲霄心,龟厌曳尾居。以竹两附口,相将上云衢。

求蜀素帖原文译文

披星戴月乘船扬帆经过这里,远远地望见集贤林,见佳气盈盈、闻颂歌阵阵。这里路不拾遗,可知政之严肃;野外多滞留的谷穗,可见时局之和。天有秋凉暑热,可以让诗人吟咏;晴天带来了美丽的溪山让人沉醉。于是我捉蟾蜍研墨,写出的彩笺书信几可剪开宛若轻纱的江波。

第五首诗〈和林公岘山之作〉,字体更显纤细,笔势更见挺拔,随著用笔的快慢、轻重、起收及转折,收放自如,表现灵动,结体纵长倾侧,写法字字不同,及书变化之能事,展现米芾『不偶於俗』的个人特质,且因蜀素不易受墨,是而枯笔随著渐乾的墨渍,通篇墨色有浓有淡。

(按米芾落款,以“黻”、“芾”别早晚)。《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拟古》二首尚出以行惜,愈到后面愈飞动洒脱,神采超逸。米芾用笔喜八面出锋,变化莫测。

米芾《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是米芾三十八岁时(1088年),在蜀素上所书的各体诗八首。

米芾的《蜀素帖》有哪些特点和别人不同?

这正合米芾的脾胃,曾赞其字: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蜀素帖》为米芾的墨宝,此帖由于丝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米芾用笔如画竹,喜“八面出锋”。

释文如下:《拟古》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种种出枝叶。牵连上松端。秋花起绛烟。旖旎云锦殷。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柏见吐子效。鹤疑缩颈还。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龟鹤年寿齐。羽介所托殊。种种是灵物。相得忘形躯。鹤有冲霄心。龟厌曳尾居。以竹两附口。相将上云衢。

米芾蜀素帖作者是米芾。米芾(别名米襄阳、米南宫等,1051年-1107年),字元章,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出生于湖北襄阳,祖籍山西,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创立了“米点山水”,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芾《蜀素帖》《蜀素帖》为米芾行书的代表之作,风格极为突出,有如天马行空、云鹤游天。米芾本人天资极高,有深厚的临摹功力,其人其书都非同一般。如果没有较好的书写根底,没有较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其自然风骨、潇洒超逸的笔法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更无法体会其深层内涵。

蜀素帖是谁的作品

蜀素帖的作者是米芾。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芈,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米芾所书《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是天下第八行书,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米芾的趣闻轶事:

米芾喜爱砚台至深,为了一台砚,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顾大雅。一次宋徽宗让米芾以两韵诗草书御屏,实际上也想见识一下米芾的书法,因为宋徽宗也是一个大书法家,他创造的“瘦金体”也是很有名气的。米芾笔走龙蛇,从上而下其直如线,宋徽宗看后觉得果然名不虚传,大加赞赏。

米芾看到皇上高兴,随即将皇上心爱的砚台装入怀中,墨汁四处飞溅,并告皇帝:此砚臣已用过,皇上不能再用,请您就赐予我吧!皇帝看他如此喜爱此砚,又爱惜其书法,不觉大笑,将砚赐之。米芾爱砚之深,将砚比做自己的头,抱着所爱之砚曾共眠数日。他爱砚不仅仅是为了赏砚,而是不断地加以研究,他对各种砚台的产地、色泽、细润、工艺都作了论述。

标签: 蜀素帖 米芾 书法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