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汉乐府·长歌行》注释与赏析
汉乐府·长歌行① 青青园中葵②,朝露待日晞③。阳春④布⑤德泽⑥,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⑦至,焜黄⑧华⑨叶衰⑩。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⑾伤悲!【注释】①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②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③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长歌行的古诗词如下:《长歌行》(宋)黄文雷 君不见游尘着空生九州,人其中间悬两眸。杨花化萍无根蒂,风消水长东西流。红南下湿人易老,过尽岁年还草草。长留白日照人间,榆柳浮生转枯槁。扑纹带绕千花黄,青娥攒眉眉细长。莫言一尊千万寿,乃翁身命属渠手。
⑼老大:指的是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长歌行》古诗意思解释2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古诗赏析: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古诗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生都要好好的学习掌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长歌行的古诗译文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长歌行(节录)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30句,120字,以咏史抒怀为主题。 首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长歌行》(宋)黄文雷 君不见游尘着空生九州,人其中间悬两眸。 杨花化萍无根蒂,风消水长东西流。 红南下湿人易老,过尽岁年还草草。
古诗词长歌行全诗
长歌行 【作者】汉乐府 【朝代】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注词释义: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晞:晒干。阳春:生长茂盛。布:散布,洒满。德泽:恩泽。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华:同“花”。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徒:白白地。古诗今译: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
《长歌行》古诗词鉴赏1 古诗原文 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寸阴无停晷,尺波岂徒旋。年往迅劲矢,时来亮急弦。远期鲜克及,盈数固希全。容华夙夜零,体泽坐自捐。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俛仰逝将过,倏忽几何间。慷慨亦焉诉,天道良自然。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长歌行 唐朝:白居易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衰:读"cuī".古时候人们读的没有"shuaī"这个音。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
杜甫长歌行全诗?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唐代:李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长歌行》全文如下: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汉 ·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是一首由辛弃疾所作的词,主要讲述了作者对失去父亲、兄弟和朋友的悼念和对故乡的离愁别绪。
古诗《长歌行》以青葱的园中葵和朝露的生动画面开篇,形象地表达了阳春的生机与活力。诗中通过“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展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对青春不再、岁月如流的感慨。
《长歌行》是一首什么诗?
《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原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白话译文
青青的菜园啊绿葵儿青青,清晨的露珠啊要在阳光下消失。
和煦的春光啊普遍赐给了恩泽,大地上的万物啊都焕发出了蓬勃生机。
谁都害怕肃杀的秋天降临啊,将会威逼得叶黄枝枯花朵儿憔悴。
时光如东流大海的无数江河啊,什么时候有哪一条能够再西归?
人在少壮之年啊不去及时努力,到了老大一事无成啊只能白白地伤悲!
创作背景: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
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长歌行》古辞共三首,此诗为第一首,最早见于萧统《文选》。张玉谷认为,“此警废学之诗”。